郝建梅主任医师应用“相火理论”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经验总结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文献研究整理总结中医有关“相火理论”的起源、发展与临床应用,结合中西医对肝纤维化病的认识与治疗方法,探讨研究郝建梅主任医师应用“相火理论”治疗肝纤维化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作用机制。收集郝建梅主任医师应用“相火理论”治疗肝纤维化患者的门诊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其进行数据分析,回顾性总结郝建梅主任医师“相火理论”治疗肝纤维化的用药规律和临床经验,更好的对其学术思想及经验进行学习和传承。
  对象:本资料均来源于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西安市中医医院郝建梅主任医师门诊处方,符合研究标准患者的临床基本信息和首诊处方。
  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相火理论”的起源、发展和各代医家对其理论的继承创新,临床新用。查询归纳传统中医药对肝纤维化的理论认识和临床诊疗,基于以上文献基础,将归纳整理郝建梅主任医师应用“相火理论”治疗肝纤维化的诊疗经验。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的证型统计分析、频数分析、性味归经统计分析等数据挖掘功能,将符合纳入标准病例资料收集、整理筛选后的治疗肝纤维化处方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实时分析处理,实现从数据录入到管理分析再到结果展示的完整数据挖掘过程。分析总结导师治疗肝纤维化的用药配伍规律及用药特点。为郝建梅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的借鉴及传承奠定基础。
  结果:结合“相火理论”的起源、发展、历代医家对“相火理论”的新见解,临床新用及中西医对肝纤维化的认识和诊疗方法,郝建梅主任医师认为相火产生于肝肾二部,它是为人体提供生命能量的“火”,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相火理论产生的是以朱丹溪《格致余论》和《相火论》中有关的相火理论为基础,结合肝木易生火热之邪的生理特点及多年的中医肝病临床诊疗经验,按照肝纤维化患者病理特点和肝病的发展过程,将肝纤维化分为肝郁脾虚证(郁热相火)、湿热蕴结证(湿热相火)、气滞血瘀证(瘀热相火之实证)、气虚血瘀证(瘀热相火之虚证)、肝肾阴虚证(阴虚相火),并确立疏肝通络,祛湿通络,行气通络,养血通络,柔肝通络的治则。分别以和肝通络汤、桃红化浊汤、疏肝化瘀汤、疏络化纤汤、柔肝补肾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本研究共收集郝建梅主任医师基于临床治疗肝纤维化的五种证型中的门诊处方200张,其中肝郁脾虚证29次,湿热蕴结证55次,气滞血瘀证68次,气虚血瘀证30次,肝肾阴虚证18次,五种证型中以气滞血瘀证最多,湿热蕴结证次之。肝郁脾虚证(郁热相火)从药物频次上看,醋北柴胡、炙甘草、炒白芍、茯苓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药味,从四气上温、平、寒性药味居多,五味上以甘、辛为多,归经上以肝、脾、胃经为主。湿热蕴结证(湿热相火)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味是桃仁、佩兰、醋郁金、茯苓、炒薏苡仁等,从四气上寒、平、温性药味居多,五味上以甘、苦、辛为多,归经上以胃、肝、脾经为主。气滞血瘀证(瘀热相火之实证)从药物频次上看,醋北柴胡、炒白芍、鸡内金、炙甘草、茯苓、郁金、香橼、醋鳖甲、丹参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味,从四气上温、平、寒性药味居多,五味上以辛、甘、苦为多,归经上仍然以肝、脾、胃经为主。气虚血瘀证(瘀热相火之虚证)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味是黄芪、醋鳖甲、炒鸡内金、桑椹,从四气上寒、平、温性药味居多,五味上以甘、苦、咸为多,归经上以肝、肾、脾经为主。肝肾阴虚证(阴虚相火)从药物频次上看,生地黄、麦冬、北沙参、当归、枸杞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味,从四气上寒、平性药味居多,五味上以甘、苦为多,归经上以肝、肾、心经为主。以上结果均从分析的数据上体现了郝建梅主任医师应用相火理论治疗肝纤维化的用药配伍规律。
  结论:相火理论内涵丰富,有着充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临床应用范围。郝建梅主任医师创新性的将相火理论应用于肝纤维化的诊疗过程中,将肝纤维化不同病理阶段用相火理论去认识和辨证治疗,其不仅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更是对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补充。为肝纤维化中医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对中医学肝病治疗的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C系列氧化物的光谱是该文研究的重点.该文首先对C系列氧化物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从对称性,反应活性,分子稳定性,分子极性,红外光谱及电子光谱等诸多方面研究了CO(n=2ˉ5)的异构体.先通过分析色谱的结果或根据文献,确定应当 研究的构型;然后通过理论计算,用半经验AMI方法对CO、CO、CO和CO可能的几种异构体的构型进行几何全优化,计算了能量和分子偶极矩, 探讨了分子的稳定性;之后又计算了它们的
学位
抗生素是人类医学史上的巨大发现,除临床使用外,在预防和治疗动物传染性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抗生素被大量地应用于农业和养殖等领域,并通过畜禽与水产养殖废水废物以及生产企业的工业废水废料排放、粪便农用等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中,随着抗生素在各行各业的频繁使用甚至是长期滥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细菌耐药性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为自身基因突变和耐药基因的获得,其中耐药基因的
学位
抗生素在医疗、农业和畜牧业等领域大规模无节制的使用,致使抗生素的污染暴露具有“低剂量和混合存在”等特点,给环境生物以及人体健康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威胁。低剂量的抗生素暴露会对细菌的多种生理指标表现出低浓度促进和高浓度抑制的Hormesis效应;多种抗生素的混合的暴露会随着剂量和时间的改变而产生不同的联合毒性效应,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多未知的威胁;同时抗生素的暴露下细菌的耐药途径和机制也一直没有探明。因此
学位
在抗生素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采用化学合成手段生产抗生素的过程中,企业会产生含有抗生素以及大量有机污染物的制药工业废水,其中氮、磷污染物也相对较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需要妥善的进行处置。以头孢制药行业为例,目前企业通常采用以常规生物处理手段为主,化学氧化手段为辅的方法处理头孢制药废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头孢制药废水得到了治理,但是限于常规活性污泥并不能接受废水中存在大量头孢类抗生素活性结构以及
某污水厂位于大型印染产业集聚区内,主要处理来自以印染企业废水为主的工业废水以及城市生活污水。根据国家标准及当地政府地区行业整治提升方案文件,要求印染废水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到COD≤60mg/L。为了实现达标排放,该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长期居高不下,又面临着巨大的提标改造压力,急需进行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的应用性研究和技术储备。  本文以该污水厂现有工艺处理出水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印染废水出水COD降至
学位
柯桥区是有名的纺织区,2010年启动了印染产业集聚工程,把占全区80%产能的印染企业集聚到一个区块,打造绿色印染研发生产基地。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内污水以综合印染废水为主,占90%以上。  该集聚区配套建有20万吨/日污水处理厂一座,自2015年1月1日后,该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指标要求按照《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直接排放标准执行,要求排放指标TN为15.0mg/L以下
学位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排放,这些复杂多样的水体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加剧,给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硫醇及硫醇类的衍生物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当吸入浓度较低时会引起头痛、恶心,浓度较高时会引起呼吸困难而麻痹致死)。即使残留浓度低、时间短,但仍会引发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和人类生存问题。因此,环境中硫醇
目的:观察、评价湿润烧伤膏治疗白疕血燥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62例符合白疕血燥证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口服当归饮子加减,治疗组在皮损处外用湿润烧伤膏,对照组采取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共观察1个月,记录两组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观察药物安全性。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创愈液湿敷对急性湿疮小鼠动物模型抗炎实验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初步探讨创愈液湿敷对急性湿疮的抗炎作用机理及疗效,为创愈液治疗本病提供实验及临床依据,并拓展其外治法治疗的思路。  方法:本研究通过两个部分进行:  1.创愈液湿敷治疗急性湿疮(湿热浸淫型)的临床疗效观察。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确诊为急性湿疮(湿热浸淫证)的3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用创愈液湿敷患处并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六磨汤直肠滴注对慢性肛裂患者术后血清胃动素的影响,从而客观描述六磨汤直肠滴注在缓解慢性肛裂患者术后腹胀、促进术后排便、排气等方面的机制,为减轻肛裂患者术后痛苦提供新的方案。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深圳市宝安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的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肛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术后第一天予以直肠滴注六磨汤,对照组患者术后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