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六磨汤直肠滴注对慢性肛裂患者术后血清胃动素的影响,从而客观描述六磨汤直肠滴注在缓解慢性肛裂患者术后腹胀、促进术后排便、排气等方面的机制,为减轻肛裂患者术后痛苦提供新的方案。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深圳市宝安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的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肛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术后第一天予以直肠滴注六磨汤,对照组患者术后第一天直肠滴注开塞露,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一天、第三天及第五天清晨抽取空腹血,检测患者血清胃动素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直肠滴注至滴注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第五天肠鸣音次数及疼痛评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一天和术后第三天血清胃动素的含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五天,治疗组患者血清胃动素的含量为(180.78±36.27)pg/mL,对照组患者血清胃动素的含量为(159.05±29.84)pg/mL,经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胃动素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血清胃动素含量(162.95±35.65)pg/mL与术后第五天血清胃动素含量(180.78±36.27)pg/mL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后第一天血清胃动素含量(160.20±31.15)pg/mL与术后第五天血清胃动素含量(159.05±29.84)pg/mL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观察,治疗组患者术后第一次直肠滴注六磨汤至滴注后第一次排便、排气时间及术后第五天肠鸣音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疼痛方面,治疗组患者术后第三天疼痛评分(5.20±0.72分)、第五天疼痛评分(4.68±0.66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六磨汤直肠滴注可以增加慢性肛裂患者术后体内血清胃动素的含量,对缓解慢性肛裂患者术后腹胀,促进术后排便、排气具有一定的意义;且六磨汤直肠滴注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深圳市宝安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的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肛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术后第一天予以直肠滴注六磨汤,对照组患者术后第一天直肠滴注开塞露,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一天、第三天及第五天清晨抽取空腹血,检测患者血清胃动素的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一次直肠滴注至滴注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第五天肠鸣音次数及疼痛评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一天、术后第一天和术后第三天血清胃动素的含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五天,治疗组患者血清胃动素的含量为(180.78±36.27)pg/mL,对照组患者血清胃动素的含量为(159.05±29.84)pg/mL,经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胃动素的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一天血清胃动素含量(162.95±35.65)pg/mL与术后第五天血清胃动素含量(180.78±36.27)pg/mL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后第一天血清胃动素含量(160.20±31.15)pg/mL与术后第五天血清胃动素含量(159.05±29.84)pg/mL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观察,治疗组患者术后第一次直肠滴注六磨汤至滴注后第一次排便、排气时间及术后第五天肠鸣音次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在疼痛方面,治疗组患者术后第三天疼痛评分(5.20±0.72分)、第五天疼痛评分(4.68±0.66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六磨汤直肠滴注可以增加慢性肛裂患者术后体内血清胃动素的含量,对缓解慢性肛裂患者术后腹胀,促进术后排便、排气具有一定的意义;且六磨汤直肠滴注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