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对300例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的相关发病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比较全面的了解月经过少的发病因素及致病特点,以便预防和减少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的发生提供相关依据;2.探讨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药较规范治疗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提供辨证理论依据,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提高其治疗效果,以更好的指导高龄备孕女性受孕,提高受孕率。
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信息,填入统一制定好的调查表问卷,运用spss19.0软件系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高龄备孕女性月经相关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患者主要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占79.7%,非脑力劳动者占20.3%。(2)300例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患者有负面情绪的有181例(60.3%),其中易怒者占24%,抑郁者占16.3%,焦虑者占15.3%。(3)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患者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占47.7%(其中以熬夜者居多占36.7%),其次是劳累占30.7%。(4)六项激素检查:E2降低频率为41.1%、FSH升高频率为30.7%、P降低频率为15.31%。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者占23.67%,卵巢功能衰退者占8%,卵巢早衰者占6.7%。(5)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患者在经前5-7天所测子宫内膜厚度的平均值为7.0mm,薄型子宫内膜占50.5%。(6)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患者大多数存在多孕情况,孕3次及3次以上者占62%,孕2次者占25%,有258例有宫腔手术史,占86%,其中有人流术史者占54.3%。2.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肝肾阴虚型98例,占32.7%,脾肾两虚型81例,占29%,肝郁脾虚型52例,占17.3%,肝郁血瘀型34例,占11.3%,脾虚痰湿型19例,占6.3%,阴阳两虚型16例,占5.3%。
结论:1.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患者脑力工作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脑力劳动者;2.精神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是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发病重要影响因素;3.女性激素六项检测符合高龄女性年龄阶段特点;4.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以薄型子宫内膜为多数,月经量多少与内膜厚度有相关性;5.孕产次数及宫腔手术次数与子宫内膜厚度成负相关,孕产次数及宫腔手术次数与月经量多少有相关性;6.中医证候分布依次为肝肾阴虚型、脾肾两虚型、肝郁脾虚型、肝郁血瘀型、脾虚痰湿型、阴阳两虚型。
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信息,填入统一制定好的调查表问卷,运用spss19.0软件系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高龄备孕女性月经相关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及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患者主要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占79.7%,非脑力劳动者占20.3%。(2)300例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患者有负面情绪的有181例(60.3%),其中易怒者占24%,抑郁者占16.3%,焦虑者占15.3%。(3)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患者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占47.7%(其中以熬夜者居多占36.7%),其次是劳累占30.7%。(4)六项激素检查:E2降低频率为41.1%、FSH升高频率为30.7%、P降低频率为15.31%。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者占23.67%,卵巢功能衰退者占8%,卵巢早衰者占6.7%。(5)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患者在经前5-7天所测子宫内膜厚度的平均值为7.0mm,薄型子宫内膜占50.5%。(6)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患者大多数存在多孕情况,孕3次及3次以上者占62%,孕2次者占25%,有258例有宫腔手术史,占86%,其中有人流术史者占54.3%。2.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肝肾阴虚型98例,占32.7%,脾肾两虚型81例,占29%,肝郁脾虚型52例,占17.3%,肝郁血瘀型34例,占11.3%,脾虚痰湿型19例,占6.3%,阴阳两虚型16例,占5.3%。
结论:1.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患者脑力工作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脑力劳动者;2.精神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是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发病重要影响因素;3.女性激素六项检测符合高龄女性年龄阶段特点;4.高龄备孕女性月经过少以薄型子宫内膜为多数,月经量多少与内膜厚度有相关性;5.孕产次数及宫腔手术次数与子宫内膜厚度成负相关,孕产次数及宫腔手术次数与月经量多少有相关性;6.中医证候分布依次为肝肾阴虚型、脾肾两虚型、肝郁脾虚型、肝郁血瘀型、脾虚痰湿型、阴阳两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