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通阻方保留灌肠对寒凝血瘀型EMs患者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全国名中医何成瑶教授经验方温经通阻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上整合素αvβ3基因的表达、子宫内膜RI、PI指数,比较痛经疼痛VAS指标、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观察并评估温经通阻方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药物作用机制,为传承推广全国名中医何成瑶教授之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并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温经通阻方保留灌肠组30例(简称实验组)和GnRHa组(简称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上整合素αvβ3mRNA的表达、子宫内膜RI、PI指数及痛经VAS指标、中医证候评分,实验组于月经干净开始用药,至下次月经来潮,经期停用;对照组予GnRHa皮下注射,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子宫内膜RI、PI指数及痛经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1.实验组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对照组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实验组治疗后子宫内膜血流PI、RI指数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血流PI、RI指数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3.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实验组、对照组评分较前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4.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有效率:93.33%VS43.33%,组间对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5.治疗后两组痛经疼痛VAS评分:均较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对比:两组痛经VAS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痛经程度的止痛极差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
  6.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中不孕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半年,停药后半年内实验组20例不孕患者中,妊娠9例,妊娠率45%;对照组16例不孕患者中,妊娠2例,妊娠率1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7.治疗全程实验组安全性检测正常,无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6例出现失眠、盗汗、阴道干涩症状,均在停药后自行缓解,两组均无病例脱落。
  结论:本研究观察表明:1)温经通阻方保留灌肠可上调寒凝血瘀型EMs患者着床窗口期整合素αvβ3的表达,以及降低子宫内膜血流PI、RI指数进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2)两组治疗均能改善寒凝血瘀型EMs中医症状,且温经通阻方保留灌肠对中医症状改善疗效优于GnRHa治疗;3)两组治疗均能改善寒凝血瘀型EMs痛经疼痛VAS指标,短期评价VAS评分两组皆有效,两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当;4)治疗前后疼痛极差疗效,实验组优良率96.43%,对照组优良率69.23%,实验组优于对照组;5)温经通阻方灌肠可改善寒凝血瘀型内异症不孕患者半年内的妊娠率;6)温经通阻方灌肠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课题是通过观察柔筋止痛汤治疗瘀血型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通过本研究探讨柔筋止痛汤治疗瘀血型紧张型头痛可能的作用机制,并为临床上采用柔筋止痛汤治疗该疾病提供出一定的客观依据,为中医中药治疗TTH提供新的方法及思路。  方法:  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选自2017年3月-2017年11月,就
目的:通过研究对消瘿灵方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气阴两虚夹痰瘀型)的临床观察,评价消瘿灵方治疗桥本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传统医学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拓宽思路。  方法:将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的6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消瘿灵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及甲状腺自
目的:观察参苓固肠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脾虚湿滞型功能性腹泻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MTL、SS的影响。  方法: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联合用药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20例。其中,联合用药组予参苓固肠颗粒加金双歧,两药口服间隔两个小时,参苓固肠颗粒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温开水150-200毫升冲服,金双歧每日3次,每次4片。中药组予参苓固肠颗粒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温开水150-200
目的:1.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咳嗽、咳痰、咽痒、口干、饮食、大便等临床相关症状的变化,客观评价消风止咳颗粒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拓展治疗该疾病的治疗思路;  2.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尿白三烯-4(LTE4)的水平,初步探索消风止咳颗粒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机制。  方法:选用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间,在我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儿童(符合纳入标准)90例,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予中药(消风止咳颗粒
学位
目的:客观评价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彭玉教授应用康香散香囊佩戴防治肺脾气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探索康香散对鼻粘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应用康香散佩戴防治小儿呼吸道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拓展新的治疗途径与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招募自愿参与临床研究的90名儿童,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1∶1∶1的比例分正常组(30例)、复感儿组(30例)、易感儿组(30例),采用随
学位
目的:本课题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黄建业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病证的原始病历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整理和分析,探索黄建业教授治疗咳嗽相关病证的遣方用药规律,总结黄建业名老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常用药物、核心用药规律,各证型常用药物、药物组合与药对等处方规律,以及咳嗽与药性、剂量、治法等关联性,了解咳嗽证型—症候、证型—药物、药物—药物等之间的关联性,为推广应用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咳嗽临证经验和学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使用射干麻黄汤前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35含量、肺功能(FEV1%、P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症状、体征的变化,以了解射干麻黄汤对哮喘患者IL-35的影响及对哮喘的疗效;通过观察使用射干麻黄汤前后白介素35(IL-35)在哮喘大鼠肺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与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以探讨IL-35与哮喘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①探讨聪耳通窍颗粒对特发性耳鸣患者的疗效。②探讨聪耳通窍颗粒对特发性耳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③探讨聪耳通窍颗粒对于特发性耳鸣患者精神心理特征分析。  方法:①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两组均口服甲钴胺片的基础上,治疗组予聪耳通窍颗粒口服,对照组予银杏叶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两周。②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复诊
目的:通过以养血行血法组方治疗有缺血性改变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简称DR)临床疗效的观察,为DR治疗提供新思路,并为开发中药新方法创造条件。  方法:选择同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DR患者60例60只眼,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30眼))和对照组(30例(30眼))。对照组: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予养血
目的:采用导师自拟中药方益火调经汤治疗流产后肾阳虚型月经过少,观察肾阳虚型月经过少患者的月经量变化、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及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系统分析,阐明益火调经汤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流产后肾阳虚型月经过少患者60例,通过随机样本抽样方式,将6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益火调经汤)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