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导师自拟中药方益火调经汤治疗流产后肾阳虚型月经过少,观察肾阳虚型月经过少患者的月经量变化、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及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系统分析,阐明益火调经汤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流产后肾阳虚型月经过少患者60例,通过随机样本抽样方式,将6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益火调经汤)和中成药对照组(定坤丹)每组各30例。待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服药,连续服用至下次月经来潮(月经期停止服药),以服用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停药。服药后于下次月经来潮前5~8天指定专人及同一B超机监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同一患者治疗前后需采用同一途径的B超监测(腹式或阴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月经量、中医症候积分及子宫内膜厚度以及PBAC评分的变化情况,注意患者服药后有无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果:(1)中医症候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73.3%,P=0.197,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积分10.40±2.50,对照组治疗后积分12.07±3.7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7,P<0.05。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说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单项症状: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单项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在月经量、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方面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益火调经汤对改善月经量、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状较中成药定坤丹治疗效果好。(4)观察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0.88±0.11,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0.84±0.12,治疗后两组患者内膜厚度的比较,P=0.12,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照组子宫内膜偏薄型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内膜厚度明显增加,子宫内膜正常或偏厚型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内膜厚度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说明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的多少不呈正相关,无论薄型子宫内膜还是正常或者厚型的子宫内膜均会引起月经过少,同时说明益火调经汤对于子宫内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5)月经失血图法评分:治疗组治疗后积分38.33±2.20,对照组治疗后积分35.63±1.71,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积分,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对比发现,益火调经汤与定坤丹相比在改善月经量方面治疗效果显著。(6)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及恶心、呕吐、腹痛、心悸、便血等不良事件。
结论:益火调经汤治疗流产后肾阳虚型月经过少能够有效改善月经量,可以改善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中医证候,并对子宫内膜有双相调节作用,使薄型患者的子宫内膜可以增长,并且改善内膜血供,使正常或者厚型患者的子宫内膜不变或者恢复正常,并且使该类患者的月经量增加。与对照组定坤丹相比在改善月经量、中医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定坤丹,并且可以得出结论流产后的月经过少与子宫内膜厚度不呈正相关,无论薄型子宫内膜还是厚型子宫内膜,均可能发生月经过少。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期间6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及恶心、呕吐、腹痛、心悸、便血等不良事件。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流产后肾阳虚型月经过少患者60例,通过随机样本抽样方式,将6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益火调经汤)和中成药对照组(定坤丹)每组各30例。待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服药,连续服用至下次月经来潮(月经期停止服药),以服用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停药。服药后于下次月经来潮前5~8天指定专人及同一B超机监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同一患者治疗前后需采用同一途径的B超监测(腹式或阴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月经量、中医症候积分及子宫内膜厚度以及PBAC评分的变化情况,注意患者服药后有无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果:(1)中医症候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73.3%,P=0.197,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积分10.40±2.50,对照组治疗后积分12.07±3.7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7,P<0.05。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说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单项症状: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单项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在月经量、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方面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益火调经汤对改善月经量、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状较中成药定坤丹治疗效果好。(4)观察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0.88±0.11,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0.84±0.12,治疗后两组患者内膜厚度的比较,P=0.12,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照组子宫内膜偏薄型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内膜厚度明显增加,子宫内膜正常或偏厚型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内膜厚度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说明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的多少不呈正相关,无论薄型子宫内膜还是正常或者厚型的子宫内膜均会引起月经过少,同时说明益火调经汤对于子宫内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5)月经失血图法评分:治疗组治疗后积分38.33±2.20,对照组治疗后积分35.63±1.71,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积分,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对比发现,益火调经汤与定坤丹相比在改善月经量方面治疗效果显著。(6)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及恶心、呕吐、腹痛、心悸、便血等不良事件。
结论:益火调经汤治疗流产后肾阳虚型月经过少能够有效改善月经量,可以改善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中医证候,并对子宫内膜有双相调节作用,使薄型患者的子宫内膜可以增长,并且改善内膜血供,使正常或者厚型患者的子宫内膜不变或者恢复正常,并且使该类患者的月经量增加。与对照组定坤丹相比在改善月经量、中医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定坤丹,并且可以得出结论流产后的月经过少与子宫内膜厚度不呈正相关,无论薄型子宫内膜还是厚型子宫内膜,均可能发生月经过少。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期间6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及恶心、呕吐、腹痛、心悸、便血等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