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火调经汤治疗流产后肾阳虚型月经过少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tong8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导师自拟中药方益火调经汤治疗流产后肾阳虚型月经过少,观察肾阳虚型月经过少患者的月经量变化、中医症候积分变化及子宫内膜厚度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系统分析,阐明益火调经汤的疗效与安全性,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流产后肾阳虚型月经过少患者60例,通过随机样本抽样方式,将6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益火调经汤)和中成药对照组(定坤丹)每组各30例。待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服药,连续服用至下次月经来潮(月经期停止服药),以服用1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停药。服药后于下次月经来潮前5~8天指定专人及同一B超机监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同一患者治疗前后需采用同一途径的B超监测(腹式或阴式)。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月经量、中医症候积分及子宫内膜厚度以及PBAC评分的变化情况,注意患者服药后有无不良事件的发生。
  结果:(1)中医症候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73.3%,P=0.197,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积分10.40±2.50,对照组治疗后积分12.07±3.7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7,P<0.05。治疗后治疗组积分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说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单项症状: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单项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在月经量、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方面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益火调经汤对改善月经量、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状较中成药定坤丹治疗效果好。(4)观察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厚度: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0.88±0.11,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0.84±0.12,治疗后两组患者内膜厚度的比较,P=0.12,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对照组子宫内膜偏薄型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内膜厚度明显增加,子宫内膜正常或偏厚型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内膜厚度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说明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量的多少不呈正相关,无论薄型子宫内膜还是正常或者厚型的子宫内膜均会引起月经过少,同时说明益火调经汤对于子宫内膜具有双向调节作用。(5)月经失血图法评分:治疗组治疗后积分38.33±2.20,对照组治疗后积分35.63±1.71,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积分,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通过对比发现,益火调经汤与定坤丹相比在改善月经量方面治疗效果显著。(6)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及恶心、呕吐、腹痛、心悸、便血等不良事件。
  结论:益火调经汤治疗流产后肾阳虚型月经过少能够有效改善月经量,可以改善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中医证候,并对子宫内膜有双相调节作用,使薄型患者的子宫内膜可以增长,并且改善内膜血供,使正常或者厚型患者的子宫内膜不变或者恢复正常,并且使该类患者的月经量增加。与对照组定坤丹相比在改善月经量、中医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定坤丹,并且可以得出结论流产后的月经过少与子宫内膜厚度不呈正相关,无论薄型子宫内膜还是厚型子宫内膜,均可能发生月经过少。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期间60例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及恶心、呕吐、腹痛、心悸、便血等不良事件。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220例贵阳城区65岁以上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并及其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锻炼频率、病程、病情、中医证型等的相关性;为制定适合本地区65岁以上FC患者防治便秘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65岁以上FC患者;由
目的:  本研究课题是通过观察柔筋止痛汤治疗瘀血型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通过本研究探讨柔筋止痛汤治疗瘀血型紧张型头痛可能的作用机制,并为临床上采用柔筋止痛汤治疗该疾病提供出一定的客观依据,为中医中药治疗TTH提供新的方法及思路。  方法:  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选自2017年3月-2017年11月,就
目的:通过研究对消瘿灵方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气阴两虚夹痰瘀型)的临床观察,评价消瘿灵方治疗桥本氏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传统医学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拓宽思路。  方法:将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的6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药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消瘿灵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及甲状腺自
目的:观察参苓固肠颗粒联合金双歧治疗脾虚湿滞型功能性腹泻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MTL、SS的影响。  方法: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联合用药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20例。其中,联合用药组予参苓固肠颗粒加金双歧,两药口服间隔两个小时,参苓固肠颗粒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温开水150-200毫升冲服,金双歧每日3次,每次4片。中药组予参苓固肠颗粒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温开水150-200
目的:1.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咳嗽、咳痰、咽痒、口干、饮食、大便等临床相关症状的变化,客观评价消风止咳颗粒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拓展治疗该疾病的治疗思路;  2.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尿白三烯-4(LTE4)的水平,初步探索消风止咳颗粒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机制。  方法:选用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间,在我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儿童(符合纳入标准)90例,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予中药(消风止咳颗粒
学位
目的:客观评价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彭玉教授应用康香散香囊佩戴防治肺脾气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探索康香散对鼻粘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应用康香散佩戴防治小儿呼吸道感染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拓展新的治疗途径与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招募自愿参与临床研究的90名儿童,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1∶1∶1的比例分正常组(30例)、复感儿组(30例)、易感儿组(30例),采用随
学位
目的:本课题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黄建业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病证的原始病历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整理和分析,探索黄建业教授治疗咳嗽相关病证的遣方用药规律,总结黄建业名老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常用药物、核心用药规律,各证型常用药物、药物组合与药对等处方规律,以及咳嗽与药性、剂量、治法等关联性,了解咳嗽证型—症候、证型—药物、药物—药物等之间的关联性,为推广应用名老中医药专家治疗咳嗽临证经验和学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使用射干麻黄汤前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IL-35含量、肺功能(FEV1%、P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症状、体征的变化,以了解射干麻黄汤对哮喘患者IL-35的影响及对哮喘的疗效;通过观察使用射干麻黄汤前后白介素35(IL-35)在哮喘大鼠肺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与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以探讨IL-35与哮喘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①探讨聪耳通窍颗粒对特发性耳鸣患者的疗效。②探讨聪耳通窍颗粒对特发性耳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③探讨聪耳通窍颗粒对于特发性耳鸣患者精神心理特征分析。  方法:①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特发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两组均口服甲钴胺片的基础上,治疗组予聪耳通窍颗粒口服,对照组予银杏叶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两周。②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复诊
目的:通过以养血行血法组方治疗有缺血性改变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简称DR)临床疗效的观察,为DR治疗提供新思路,并为开发中药新方法创造条件。  方法:选择同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DR患者60例60只眼,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30眼))和对照组(30例(30眼))。对照组: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在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予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