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相关论文
《国学珍本文库》第一集由襟霞阁主人辑,《珂雪斋近集》为该丛书之第十四种,章衣萍校订,1935年12月中央书店排印。章衣萍《珂雪斋......
8月12日晴 公安,一个长江中游的弹丸小县,却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袁宏道,一个不为大多数国人所知的名字,却是我心中的永远。 少......
作为公安三袁重要成员的袁中道,其游记散文中所表达的“舟居”思想,体现了明代游记与小品文中共同的情感心理特征。作为对现实生活......
清华园是明代外戚李氏家族在北京西郊海淀地区所建的一座大型私家园林,也是清代第一座离宫御苑畅春园的前身。此园规模广阔,以水景......
《明儒学案》是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的重要学术著作,历来被认为是一部明代学术史著作。但如果按照严格的学术史著作来要求,则此书从......
李贽作为晚明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主张“革故鼎新”,在文学方面提出了“童心说”。李贽作为前辈,其思想人格与文学成就深受袁氏兄弟的......
在晚明公安派的性灵说中,袁中道虽然缺乏理论上的重要贡献,但在创作上却是性灵说的实践者.他一生创作出为数众多的哭悼诗,表达对亲......
袁宏道是明万历朝中后期著名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互为推扬,被称为公安派.他们标举“性灵”,猛烈抨击主张文学复古的七子......
公安派是明代后期出现的一个以“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公安三袁”......
袁中道的《导庄》以破执、自在解《庄子》的逍遥,以华严宗的"事事无碍"解庄子的《齐物论》,以缘督来养生,以退藏来处世,并说善生善死......
明代公安派的袁宏道曾赞其弟袁中道的诗说:"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他所说的"性灵"也谓之"性情",用今天的话......
【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二十五《子部·杂家类·存目二》: “《海蠡编》二卷,明袁士瑜撰。士瑜,号七泽,公安人......
晚明小品论略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一明代文坛或标举唐宋,或追踪秦汉,六经子史、韩柳欧苏,轮番上阵领风骚。可真正使明代文章独具面目......
【正】 三袁美学观及其时代折光明代中叶以后,人们的心灵世界,在不同程度上透露出丝丝缕缕的新时代的曙光。尽管微弱,但却表现了有......
生活于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的袁中道,与两位兄长袁宗道、袁宏道因在文学创作中唱响“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反拟古之音而名震晚明文......
一 引言李贽《焚书》卷一《答耿司寇》约六千字,是《焚书》中最长的信,也是李贽驳诘耿定向篇幅最大的一篇论战檄文,历来受到人们重视,......
对于潘之恒诗歌创作的评价,历来以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小传》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影响最大,认为其先追随七子派,再附和公安派,浮摇......
袁中道是公安派衰微期的理论代表,他一方面在维护袁宏道的同时,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纠公安派末流之偏,最后便向封建正统文学妥协,他在坚持......
“公安三袁”之一的袁中道一生饱受场屋之苦,他的作品中也有大量描写科举的文字。本文从他的主要著作《珂雪斋集》入手,多角度地阐述......
一、问题所在当《禅本草》这篇名字奇特的文章被收录于清代《四库全书》的《说郛》中时,其内容包括“禅”、“讲”、“戒”、“定”......
袁宏道与袁中道在"三教圆融"思想的统领下,采用"六经注我"的经典阐释方式,对《庄子》内七篇进行别具慧心的理解与发挥。"独抒性灵,......
《筼筜谷记》记录了晚明湖北袁中道的一座与众不同的私园,本文从古代文字中逐层解析其建筑学的内容。文中意向性地但尽可能逻辑化......
袁中道作为公安派最后的掌门人,他自身的生命态度和价值立场与袁宏道以及他自己的前期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与当时的文化语......
袁中道和钟惺的关系,经历了由友好到断交的变化。一般认为,袁、钟的关系变化,与事关钱谦益的万历庚戌年科考案有关。本文认为,袁中......
随着以泰州学派和李贽为代表的王学激进思想的日渐衰弱,晚明狂放的社会思潮渐趋消沉,整个社会进入到反思阶段,取而代之的是乘王学......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袁中道重视心性,追求面对生死迁变时从容不迫的生死态度。他爱惜心性,主张依靠本心而至安乐,遂提出"调心"的生死观,主张心随境变,主......
晚明旅游风气兴盛,一批旅行家和游记作家应运而生,袁宏道、王思任、王士性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本文的研究对象袁中道一生也与旅......
文人生活方式研究的一个目的是要尽力还原现实生活对作家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对某种类型文人、作家的具体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研究......
晚明时期,心学盛行,思想解放,政治的黑暗使得许多文人纷纷转向自然,在自然中寻求解脱,袁中道就是其中之一,他对于自然审美有着他独......
袁中道最早的诗集是《南游稿》,刻于万历二十二年,《小修诗》是其第二本诗集,刻于万历二十四年。这两部诗集作品现存《珂雪斋集》......
明代中后期兴起追求人性解放、反对传统封建礼教的思潮,公安派的文学理论是这一思潮的反映,它的代表人物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本文通过对袁中道晚年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的综合研究,全面阐述了袁中道晚年文学思想的转变,并将其置于万历后期文学思想的转变中,结合......
袁中道是晚明公安派的最后旗手。小修在中年前后的人生历程和思想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中年后,小修的生活变成了优雅名士的休闲......
以三袁在不同时期文学理论和创作方面反对复古、拟古的实绩为标准,公安派文学分为兴起期、鼎盛期和衰落期。1587年(万历十五年)袁......
公安三袁是晚明万历文坛上引领一代风气的兄弟作家。他们所倡导的“性灵”文学,为“后七子”模拟复古笼罩下的晚明文坛,吹来了一股......
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为首的公安派是中国古代散文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他们高举“性灵”的理论旗帜,对前后七子的复古文风进行......
袁中道,晚明诗文革新运动中公安派的重要代表。公安三袁中袁宏道无疑是公安派的理论领袖和创作主将,如果把公安派的首倡之功归于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