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例相关论文
曾经在地方及朝廷为官20多年的吕坤,在上万历帝的《忧危疏》中提到社会存在无聊、无行、邪说、不轨等四种“幸乱之民”,其是国家治......
本文以新发现的吐蕃兵律文书为依据,对此文书的内容、形式、以及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文章总体结构分为总四大章、附录,以及若干......
摘要:中国古代成文刑法典中的概括性禁律源远流长。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中,概括性禁律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借助于司法过程的展开,概括性禁......
摘 要 本文指出,清代秋审、朝审制度乃国家大典,处理每一年度全国斩、绞监候案件。秋审和朝审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案件的京城内外之区......
摘 要 沈家本是中国近代著名法学家。庚子之变后,清廷下诏修律,沈家本是晚清修律的重要主持者。他以救國图强为出发点,切合国情,兼采中......
1907年7月14日,秋瑾被捕。第二天,浙江山阴县(民国后山阴、会稽两县合并为绍兴县)县令李钟岳初审,让秋瑾写供词。秋瑾去意已决,提笔写下......
许多人为了获得健康,吃高档的补品,买昂贵的有机食品,喝经特殊加工的水,还花大价钱办健身房的年卡,钱是掏了不少,但效果却未必令人满意,甚......
早在马可·波罗的时代,西方人就开始关注中国法律。但是,将全本律例翻译并在西方出版,使西方人对中国法律有全面的认识,则是一直到了18......
主要以清代官员樊增祥所著的《樊山政书》为例,对其所记载的案件进行分析,并且梳理《樊山政书》中有关婚姻类的案件,论述婚姻类案......
本文以清代“奸细”罪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清代有关“奸细”罪的律例基础上,将与“奸细”罪相关的律,即:漏泄军情大事、盘诘奸细、私出外......
唐代短篇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断案故事,仅本文搜集到的就有25例,有具体断案情节的22例。本文通过对这些断案故事的文本整理和分析,再现......
十年前的某日,笔者曾读到沈家本《寄文存》中的一篇文章,文中议论清代律学,指出,“当光绪之初,(律学)有豫、陕两派,豫人以陈雅侬、......
包世臣(1775-1855),字慎伯,号倦翁,安徽泾县人,清代嘉道年间著名的经世思想家,晚年“整齐旧业,勒成定本”①,总名为《安吴四种》.......
“西方法律在晚清中国的输入”这一题域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梳理汉译西方法律文本及法律语词在晚清中国的传播,尤为重要......
明清两代律例中的"雇工人"问题的研究,对当时经济史、法制史、社会史均有重要意义.作者自20世纪60年代初通过分析明清"雇工人"身份......
清代民间的宗族、邻佑、保甲、里甲、团练、民团等由国家推行的准基层组织,以及街坊、城乡等民间自然形成的团体,在维护社会治安中......
晚明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嬗变,民间婚姻缔结过程中悔婚现象日益增多,缘由也愈发纷繁复杂。财婚风尚悄然兴起,传统......
研究化学反应的有关原理和规律,对于掌握浩如烟海、数量庞大的化学反应及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来说大有裨益。现将中学化学中无机反应......
清代《大清律例》含有惩处吏弊的律条,但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吏弊都很突出。法治与人治博弈的结局是旧弊未除,新弊又生。吏弊难除的根......
清统治者深知贫民有困于饥寒而流于盗贼的可能,所以在财税法制中多有体恤贫民的条款,"盐法"例文中允许"贫难军民,将私盐肩挑背负,易米......
明清时期社会存在着许多民间宗教,依照社会学的观点,这些宗教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4种类型,各种类型虽然有明显的差......
清代律例中规定文武官弁有“务将所属地方实力稽查”的责任,而“捕役兵丁均有缉孥盗贼之责”,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维护社会治安是文武官......
汉代今文家攻驳《左传》不传《春秋》,古文家为强化《左传》的传经性质,努力缔构左传家的义例体系,因此《左传》凡例成为春秋学的研究......
对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论证,从而发现规律,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步骤之一.本文选取两道探究光学实验规律的试题,进行剖析、总......
清朝入关后的立法活动,虽以《大清律例》为代表,但不限于《大清律例》,除去律以外。还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法制建设。但最为重要和基本的......
期刊
通过对《樊山政书》的研究可以知道,“律例”和“情理”是清代州县词讼纠纷审断中重要的裁断依据。由于“律例”与“情理”所考虑的......
《大清律例·名例律》“流囚家属”是规定流、军、安置、发遣、缘坐等项犯人家属法律地位的律条。“流囚家属”律条的内容溯源可及......
中国古代盛世律例很重视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予以解读:一是古代律例中所表现的儒家元典精神和宪政情怀,这主要是《......
明代将僧人群体的管理纳入了世俗的行政体系,在保护佛教的同时,也创设了大量针对僧人的法律规范,并采用度牒制度控制僧人群体的整体规......
清代在适用名例律"恤幼"条文审理未成年杀人案时,对"幼弱"的衡量,从单一的年龄标准转向年龄上的"幼"和事实上被无理欺侮的"弱"两项......
清代“官员袭荫”律例界定袭荫的资格,惩罚越袭和冒袭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体现着自身的适用性。满族世职、西南土司等是袭荫官员中......
典雇妻女现象作为古代中国独有风俗,从其产生开始就受到官方文化的否定,并逐渐被纳入法律禁止的范围。可是,严历的法律不但没有根......
明清时期,“例”作为区别于“律”的一类法源形式被确定下来。与明代相比,清代刑案类条例数量有了极大增长。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在......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明代的律例严格禁止收继婚 ,可是 ,严厉的法律不但没有根除收继婚 ,收继婚反而作为社会一种风俗习惯而普遍存在。为什么法律严格禁......
清代以前历代律法中,未见"逆伦"一词,自清高宗后,使用逐渐增多,且词义缩小固定,特指杀伤祖父母、父母的行为。因婚姻、抚养等特殊......
本文以嘉庆九、十年间发生于湖南的两件侵贪案为例证,剖析嘉庆朝地方吏治领域的弊端,同时梳理了清代尤其是嘉庆朝惩贪律例的流变及......
明初颁行的《诸司职掌》,犹如唐代的"格"一样具有法律效力,在《明会典》颁行之前,一直奉行不替。因此考证《诸司职掌》的具体实施......
戏曲凡例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性特征。在戏曲文本中,凡例往往用以交代剧作的思想要义,帮助读者理解戏曲作品的意蕴;在戏曲理论中,凡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