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线条的旅行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目标
  1. 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和旋律进行繪画,体验线条旅行的乐趣。
  2. 尝试用流畅的线条创作带有一定情境的图画,并大胆讲述创作的想法。
  活动准备
  PPT课件、展示板、彩带人手一根、牛皮纸若干、勾线笔等。
  活动过程
  一、彩带游戏引出线条,初步感知线条的变化,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师:漂亮的彩带会在老师手里变出什么呢?
  1. 教师舞动彩带,幼儿观察彩带的变化。
  ① 螺旋状:小朋友快看,螺旋形的小蜗牛来啦!还像什么?
  ② 波浪线:看谁又来了?请幼儿自主说一说。
  ③ 不规则Z字形:我的彩带又变成什么了啊?
  ④ 画大圆:大风来了,呼一吹,彩带又变成什么了?
  2. 分发彩带,幼儿自主玩彩带。
  师:你的彩带变成了什么?
  二、欣赏名画探讨线条画法,感受借形想象的魅力
  1. 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感知线条画的特点。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吴冠中爷爷画的画,仔细看一下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师:这幅画是用各种各样的线条来画的,这些线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线条就像我们听的音乐一样,音乐快的时候线条就快,音乐慢的时候线条就慢。吴冠中爷爷的这幅画都是由线条组成的,线条就像在旅行一样,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2. 欣赏微课,幼儿大胆猜想,感受借形想象的魅力。
  师:绘画大师吴冠中爷爷的线条会旅行,老师的线条也会旅行。线条在旅行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微课第一段)
  师:你们看我画出来的线条像什么呢?(微课第二段)你觉得小线条还会去哪里旅行?
  三、根据音乐的速度和旋律,尝试用线条进行作画并讲述
  1. 欣赏第一段音乐,幼儿闭上眼睛空画线条,进行大胆的想象。
  师:小朋友,伸出你的食指,它就是一条魔法小线条。请你们的魔法线条随着音乐去旅行吧!
  2. 请幼儿讲述线条旅行的故事。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小线条到哪里去旅行了?遇到了谁?你觉得小线条还会去哪里旅行?
  四、听音乐,幼儿分组创作线条画并大胆想象添画
  1. 播放第二段音乐,请幼儿自主选择绘画方式,用线条表现音乐的情境,大胆想象、画出富有情节的作品。
  2. 幼儿自主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交流展示、讲述故事、评价小结
  1. 请幼儿将画好的作品布置成画展。
  2. 作品欣赏,幼儿讲述线条旅行的故事。
其他文献
音乐教学最终目的是人的教育,培养人的健康人格、高尚情操、审美能力,而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音乐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从人文教育观出发,体现鲜明的人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而使音乐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同时要密切联系个人成长环境,联系学习音乐经验,联系人类生活、情感和文化,吸取人类历史文化营养。    一、放大闪光点,体验成功的快乐    “每个孩子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放大学
欣賞绘本《独一无二的你》《勇敢做自己》  1. 感知线条和图案的不同变化组合所展现的美,初步了解线描画。  2. 大胆运用黑白线描、彩色线描、水粉、衍纸等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表现线条和图案,体验创作的乐趣。  工具材料 记号笔、炫彩棒、彩纸、水粉颜料、水粉笔、衍纸材料及工具、贴纸。  小班:《妈妈的美裙》《漂亮的花》  幼儿发挥想象,在黑白线条装饰的基础上,运用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点点贴纸进行排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该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为了让幼儿美术活动更多元、更生动、更受孩子的喜爱,我们开始尝试在美术活动中融入多元体验,并有了一些收获。下面就以大班美术活动“寻秘风之谷”为例,谈谈多元体验下的幼儿美术活动的操作要义。  一、情境化的教学让幼儿身临其境  “寻秘
“老师,我孩子写的是哪张啊?”A家长一脸茫然,找不到自己孩子写的话。“老师,这张是不是我孩子写的?”B家长指着月牙形的小纸条不确定地问。“这孩子,想不到有那么大的心理压力,我平时真是太忽视他了。”C家长凝视着自己孩子写的纸条,一脸愧疚……  教室黑板上的“童心絮语”海报,成了家长们最关注的焦点。他们汇聚在教室的黑板前,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有羞愧难当的,有愁眉苦脸的,有作沉思状的,也有十分激动的……众
陈仙红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现任湖州市蓝天实验幼儿园业务园长。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教壇新秀”“湖州市教学明星”“湖州市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她热爱美术教育,热衷于创设美术教育环境,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美术材料,指导孩子进行美术创作。她在美术教学中,坚持让孩子自主选择,大胆创作。她支持孩子对于材料与梦想之间的建构,支持孩子情感的倾诉和表达,支持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她把创作看作是融合智慧、
一、娃娃读画  张露丹:家里了客人,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有火锅、手把肉、清蒸鱼……,啤酒、饮料,满满的一桌子。  王天琪:歌舞厅里有的人在跳舞,有的人在喝咖啡。  杨紫涵:夜晚,人们来到街边的烧烤摊,吃烧烤,嗶啤酒,整个桌子一堆垃圾。  林雨润:这是爸爸的实验室,桌子全是爸爸做实验的仪器瓶子。  韩六庚:公园里的一个游乐场,好多人都在玩套圈圈游戏。  徐佳琦:太空实验室,太空人在做拯救地球的科学实
《写并活着·井上有一》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期间,有场面向1~2岁幼儿开展的亲子艺术公教活动,让人记忆犹新。井上有一,20世纪后期日本艺术家,他的书法个性张扬,从不墨守成规。他在创作时常常挥运巨笔、无拘无束,这一创作状态和1~2岁幼儿在接触到美术材料时的状态很相似。本次活动充分运用了1~2岁幼儿的审美经验,不断激发他们的听觉、触觉、视觉和机体觉,让他们通过丰富有趣的音乐和美术活动,多通道感知艺术
一、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英语教学法》(Endish LanguageTeaching Methodolom)的英语编辑JaneHenry女士在1997年的一次讲座上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次她在公园中碰到几个中学生,大家对她的出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围拢过来抓紧机会练习口语,这在多年前是不多见的。Henry女士很高兴见到上海学生乐于交流,但在例行的问好、问姓名、问国籍之后,大部分学生已显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印染作品中构图的对称美。。  2.体验用石头等自然材料敲敲打打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植物叶子和花、鹅卵石、白布。  教具准备:三种对称的范画。  活动过程  一、开门见山激兴趣  师:小朋友想一想你们平时绘画活动使用了哪些材料?(幼儿根据已有经验个别回答)  师:今天绘画活动不用纸、不用笔、不用颜色,要用什么呢?小朋友仔细观察三幅作品就知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与用科学。”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才能。    一、课外开展小种植、小饲养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