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大学莫砺锋先生曾说:“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本民族文化的精神血脉,是维系该民族的精神凝聚力,是实现民族认同的利器。”因此,汉字就是我们实现民族认同的利器。我们不禁追问,汉字的书写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作为艺用性质的书法教育又是何时兴起的?众所周知,汉字书写的历史有数千年之久,它记录了中国古老文明的灿烂辉煌,宣扬着华夏历史演进的波澜壮阔,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纽带。伴随着文字识字教育的是书写教育,这自文字诞生之初就出现了,故而可以这么说,书写教育的历史也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东汉灵帝时期,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专门培养文学艺术相关人才的官方机构,其中书法教育是其中一项,这标志着艺用性质的书法教育开始从实用的书写教育中剥离出来。
那么,问题也随着我们对历史的追问而来——源远流长的书法教育在今天这种信息时代究竟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书法不同于写字,写字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而书法是建立在写字基础上的艺术,它析天地之美,含万物之理,是一种意蕴丰富的艺术。因此,在青少年中普及书法教育,可以在提高他们写字能力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先民创造文化的天才显现,让他们认识到书法艺术的大美,让他们敬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敏感度,让他们养成以本土文化观念作为思想认识的出发点,从而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
“独立空山始大悟,世间无物非草书。”人与万物须臾不可分离,唯有人能够体悟上天所赐的丰富宝藏,而书法艺术与日月星辰、山川大泽、风花雨露等世间万物有着意象上的紧密联系。在书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将奔未驰的骏马、变化无定质的夏云、狂肆雷鸣的浪涛等意象,虽然这些意象不如绘画中具体,但在义理上却是相通的,甚至更加传神,得其意思所在。因此,在青少年中普及书法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对外界世界的探求意识,对自然万物所蕴含的精气有所感悟,从而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敬惜。
书法艺术更是关于人的艺术,是自我向内探求的艺术,是自我认知的艺术。刘熙载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因此,书法是与一个人的学识、才华、志趣息息相关的艺术,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显现。那么,在青少年中普及书法教育真可谓益处良多,可以促进他们“认识你自己”,可以激励他们发现自己的才气所在,可以培养他们认识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才须学,而学须静,书法恰恰是居静以制动的艺术,青少年学习书法可以得静气,可以使他们的内在精神专精而不涣散。书法艺术讲究筋、骨、血、肉、神的统一。普及书法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悦志悦神”的审美志趣,培养其浩然正气,可以使青少年的人格意志得到淬炼,可以使俗念邪思无隙可入。 (作者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那么,问题也随着我们对历史的追问而来——源远流长的书法教育在今天这种信息时代究竟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书法不同于写字,写字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而书法是建立在写字基础上的艺术,它析天地之美,含万物之理,是一种意蕴丰富的艺术。因此,在青少年中普及书法教育,可以在提高他们写字能力的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先民创造文化的天才显现,让他们认识到书法艺术的大美,让他们敬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敏感度,让他们养成以本土文化观念作为思想认识的出发点,从而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
“独立空山始大悟,世间无物非草书。”人与万物须臾不可分离,唯有人能够体悟上天所赐的丰富宝藏,而书法艺术与日月星辰、山川大泽、风花雨露等世间万物有着意象上的紧密联系。在书法中我们可以看到将奔未驰的骏马、变化无定质的夏云、狂肆雷鸣的浪涛等意象,虽然这些意象不如绘画中具体,但在义理上却是相通的,甚至更加传神,得其意思所在。因此,在青少年中普及书法教育,可以培养他们对外界世界的探求意识,对自然万物所蕴含的精气有所感悟,从而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中一切美好的敬惜。
书法艺术更是关于人的艺术,是自我向内探求的艺术,是自我认知的艺术。刘熙载称:“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因此,书法是与一个人的学识、才华、志趣息息相关的艺术,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显现。那么,在青少年中普及书法教育真可谓益处良多,可以促进他们“认识你自己”,可以激励他们发现自己的才气所在,可以培养他们认识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才须学,而学须静,书法恰恰是居静以制动的艺术,青少年学习书法可以得静气,可以使他们的内在精神专精而不涣散。书法艺术讲究筋、骨、血、肉、神的统一。普及书法教育,可以培养青少年“悦志悦神”的审美志趣,培养其浩然正气,可以使青少年的人格意志得到淬炼,可以使俗念邪思无隙可入。 (作者系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