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 寻找规律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5667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三种有效指导学生读写化学式的方法。
  先读后写,以读促写。化学式的教学出现在人教版《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中。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不少物质,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氯化钠等。教学化学式的书写时,教师先出示上述物质的化学式CO2、SO2、MnO2、P2O5、Fe3O4、NaCl,引导学生发现其读写规律:它们都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物,前四种物质属于 物,总写在后的元素符号是 ;读法的规律是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相反,即后读的先写。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让学生练习书写三氧化硫、二氧化氮、三氧化二铁等。学生在读中悟,悟中练,很快就把简单物质的化学式读写方法牢记于心。
  巧用口诀,书写化学式。上面的方法只对简单物质的化学式有效,一些结构复杂的物质,如氧化铝就不能采用这种方法书写,因为自然界中不存在AlO这样的物质,它的正确结构应该是Al2O3,这就引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化合价。在初中阶段,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可以简单理解成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失去电子的原子显正价,得到电子的原子显负价。那么,众多的化合价怎么记、怎么用?
  1.化合价记忆口诀化。化合价枯燥乏味,不容易记忆。教师如果将化合价编成口诀,学生记忆起来就省力多了。
  口诀一:一氯氟氢钾钠银,二硫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口诀二: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价硫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零价永不变。口诀三:正一氢,钾钠银;正二钙,钡镁锌;铜一二,铁二三,三铝四硅单质零。负一氯,负二硫,氧为负二要记清。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只有正一是铵根。借助口诀,对照教材中的化合价表,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各种物质的化合价。
  2.化合物书写口诀化。化学式的书写也是教学难点,尤其是酸、碱、盐等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学生常常出错。教学中,笔者除了指导学生掌握教材中介绍的最小公倍数法外,还根据学生实际创造出“十字交叉法”,并将其编成口诀:正价左,负价右,化合价,标上头,对角线,交叉走,先约分,后写数。根据这样的口诀,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氧化铝”等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
  重点难点,分散突破。初中阶段,酸、碱、盐类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是难点,尤其是涉及多种化合价的元素组成的物质,或含有多个原子团的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学生往往容易出错。为了降低教学难度,教师可以将重难点分散教学,逐一突破。
  第一,根据物质名称选用合适的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教学氧化亚铁、氧化铁的化学式书写时,教师可以先出示題目:在A.FeO B.Fe2O3中,B是氧化铁,另一种物质是氧化亚铁。做完这道题目,学生就会明白:一种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以显不同的价态;铁与铜都有两个常见价态,当显低价态时,命名为“亚”。有了这样的认识,氯化亚铁、氯化铁、硫酸亚铁、硫酸铁、氧化铜等物质的化学式写法就清清楚楚了。
  第二,根据化合价确定原子团的个数,正确选用括号,规范书写化学式。遇到含有原子团的物质的化学式,学生往往分不清什么时候该用括号、什么时候不用,导致化学式书写不规范。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学生知道了部分含原子团的物质后,整体呈现这些物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化学式中原子团是一个整体,书写时要根据原子团的化合价确定原子团的个数,需要在原子团右下角标注小数字时,原子团要加小括号。
  (作者单位:襄阳市保康县马良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其他文献
杜鹃花又称映山红,是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记忆里,故乡的山上也有映山红,但只是星星点点。  1974年的秋天,电影《闪闪的红星》公映,顷刻间风靡全国。冬至,我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军装走进了军营——新兵连驻训基地在陕西汉中空字764部队。那时,周末的文娱活动主要是去兄弟部队的大操场看电影。《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在我的记忆中,应看了不止一遍。“拉歌”是传统活动,但凡集体活动,前奏必是这个节目。兄弟部队
区域课堂教学是促进区域课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关键策略,是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能推进区域的整体办学水平,焕发课堂活力,打造优质课堂。现以樊城区为例,进行探讨。  近几年来,襄阳市樊城区教育局大力实施“以区域课堂教学改革为主干,以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为两翼”的教育“一主两翼”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以“个体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引导探究”为核心思想,以“导学、独学、互学、评学”为基本流
栏目主持人:姜楚华
复习课是巩固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以《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教学为例,谈谈实施有效复习的几点思考。  一、以学定教  想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师就要大胆放手,让复习任务适当前置。如:设计课“课前小研究”。教学《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时,教师设计了四道研究题目:1.我知道。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知识包括:( )的面积、( )的面积、( )的面积以
一、找到生活原型,重构运算意义  小学数学中的运算主要有加、减、乘、除四种。从这四种运算的定义来看,加法是所有运算的“源头”,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作如下梳理:  [加数(减数)不同加数(减数)相同加:5 7=12 乘:2 2 2=2×3=6减:6-4=2除:6-2-2-2=0 6÷2=3]  与这四种运算相关的问题是小学数学的基本问题。如何提炼它们的原型呢?其实,生活中的运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分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阅读诗歌时要“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可以从诵读正音明义、想象显象入境、比较品味悟情三个方面入手。  一、诵读成韵,正音明义  古诗语言精练,讲究平仄,严于用韵,所以在诵读中解决字音、字义的问题,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是理解古诗的首要任务。  1.正音  读准古音字。汉字的读音在语言发展历程中会不断地产生变化
三角尺是常见学具之一,但人教版的教材中却没有关于三角尺全面的、系统的教学内容。实际上,三角尺在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由于学生缺少对三角尺系统的认识,所以在实际使用三角尺时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经统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的教材中,涉及用到三角尺的教学内容安排是这样的:  [册数单元教学内容例题二下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例4.用三角尺画直角;  例5.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介绍锐角和钝角); 
部编本教材提倡学生多读书,读整本的书,但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读整本的长篇小说颇有难度。笔者将思维导图引入名著阅读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以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具体介绍这种方法。  借助思维导图,理清人物关系。这本书人物众多、个性鲜明,但他们都是围绕主人公汤姆而出现。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把核心人物“汤姆”作为关键词,把与之关联的人物分为敌人、亲人、朋友、情人、其他五类
《学记》说:“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意思是说,善于教学的老师,能让学生自愿地、主动地发扬他的志趣。要想让课堂真正具备“五味”,“善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在欣赏中激发兴趣  童诗是优美的,但由于学生接触的不多,他们对此并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在课前的调查中,不少学生反映童诗形式单一,既没有小说的跌宕起伏,
单元思维导图是将一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类,并用分层级的线条连接概念,搭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以便于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把握单元重要概念和知识体系的思维导图。它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沟通知识内在联系  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包含着许多知识点,它们分散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之中。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综合、整理,并用思维导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