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毒的敲诈——挖坟盗割死人头颅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86520520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满释放,穷极生疯
  
  张光华是四川省简阳市新市镇的农民,现年28岁。在他28年的生活中,读书不是很用功,但出了学校,他在家种地还是爱动脑筋的,外出打工也很卖力气。1999年,他家修了房子。修了房子后,家里欠了一万多块钱的账。此后,他不知不觉地就接触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他把手伸向了别人的鸡鸭,后来又学会了翻墙入室。2001年,他的盗窃行为露了马脚,公安局把他抓到,判了他一年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出来,他曾经也决心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谁知时间过了一年多,他们家偏偏又出了车祸,母亲也生了一场大病。到了2006年,他们家穷得不能再穷了,加上那些债主又常常上门来要账。为此,母亲总唉声叹气,父亲也一筹莫展,而他也觉得他们家的确太倒霉,再这样下去真的不是一个法子。于是在整天的胡思乱想中,他突然就想到了民会村的沈志文。
  在他的印象中,沈志文是一个运气来足了的人。尽管沈志文也曾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可是当他创办了W集团公司后,那大把大把的票子就像海水一样流进了他的包包里。当然,沈志文有钱后,出手也是相当大方的,1998年,他在抗洪救灾中一下就捐了20万;2003年,为了家乡人民修路,他又毫不吝啬地拿出了30万;而他的父亲沈崇海寿终后,他也把他父亲的坟修得豪华无比。像这样的有钱人,如果找到他——不,找到他他也不会给钱。唯一的办法就是能找一个借口来要挟他,叫他乖乖地把钱拿出来!
  张光华这样一想,神经立刻兴奋起来。于是鬼使神差地,就想到了沈志文已死了好几个月的父亲,想到如果把他父亲的坟挖了,再拿着他父亲的头去向他要钱,他肯定就会一口答应。因为在当地,很多人都认为沈志文对父亲是相当孝顺的——父亲病后,他曾不惜重金为父医治;父亲死后,他更是把父亲的丧事办得风风光光。此外,他把父亲埋了后,据说还专门请了一个人来帮他看管父亲坟地,每个月都要给看坟的几百块钱。
  想到这,张光华更加坚信,只要把沈父的坟挖了,然后再轻轻地吭上一声,有钱的沈志文就会乖乖地把钱拿出来。假如他就是不拿,自己所冒的风险也不很大——首先。只是挖了一个坟,其次,要砍的也只是一个死人的脑壳——活人的脑壳不好砍,死人的脑壳砍了总犯不了什么大罪。
  对于犯法,张光华多少还是有些忌讳的。因为他曾经坐过监狱。但是当他想到只有这个办法还比较容易整到钱时,似乎又忘记了生活曾留给他的教训。接下来,他当然又想起了认识的另外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是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的农民朱军,一个是简阳市江源镇的农民黄永志。早在几年前,他和他们就有了交往。尽管朱军才19岁,可是胆子很大,黄永志30岁,也是一个不怕死的人。如果有他们壮胆,这件事情就更好办了。想到这,他便决定找他们一起干,于是一个电话,他就把他们从河南和宜宾喊了过来。
  朱军和黄永志还以为张光华真的在简阳揽到了一桩大生意,过来后,才知道他是想约他们一起去挖沈志文的祖坟。但是听他说后,由于法制观念淡漠,而且家里仍然很穷,发财心也很急的他们不但没拒绝,相反的,也认为如果挖了沈志文家的坟,沈志文会拿出一大笔钱来,于是反反复复地商量后,他们就积极地行动了起来……
  
  勒索信公然贴在桥头
  
  2006年8月13日的晚上,对张光华三人来说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夜晚,同时也是一个罪恶的夜晚。那天晚上天空没有星月,是人们所说的“月黑头”。他们到了沈志文父亲的坟地后,一切都超乎想象的顺利。大约只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他们就挖开了坟,砍下了沈志文父亲的脑壳。砍下来后,他们不敢多停留,在返回的路上,他们也没把沈志文父亲的头像宝贝一样地留着,走过一个水池边时,他们就把它丢了进去。
  丢了沈志文父亲的头,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善罢甘休,因为他们挖坟,目的就是想要钱。所以过了一天后,他们就先打电话给沈志文的一个熟人,要他转告沈志文,说他父亲的坟被人挖了。到了16日,他们又把勒索信用红纸写出来公开地贴在了崇海桥的桥头上。在那封勒索信上,他们只随便地写了几句:“沈志文,你父亲沈崇海的坟已经被挖,欲知详情,晚上12点必须联系……”
  得知这一消息,正在外面洽谈生意的沈志文震惊不已。但由于身在外地,他只好喊他的助理火速回简阳处理他家祖坟被挖的事情。沈的助理回来后,很快便确认沈志文父亲的坟的确是被人挖了,头也被砍了。确认后,他们马上就向省市和当地公安机关报了案。报案后,省市公安机关和当地派出所都极为重视。为了摸清挖坟者的底细,他们首先指示沈的助理先和挖坟者联系,看看他们挖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再看看他们究竟是什么人。
  沈的助理答应后,马上就拨通了勒索信上所留下的联系电话。电话接通后,挖坟者居然说的是一口外省话,说他们是一个团伙,还说是有人花了20万块钱,请他们来挖了沈志文父亲的坟。来之前,他们本来是准备把沈的父亲的坟炸了的,但来后又觉得那个地方风水好,所以就会干那最缺德的事情。为此,沈的助理推说还要印证一下,于是挖坟者就说:“你要印证一下也好,但下午4点钟,你必须在成都找一个公用电话再与我们联系……”
  为了进一步掌握和了解犯罪分子的动向,新市派出所当即决定派一个公安人员和沈的助理一起去成都。于是晚上再联系时,挖坟者那贪得无厌的嘴脸便暴露了出来:“如果你们的董事长还想要他父亲的头颅,你就在成都买一张139的卡,把80万存进去……”
  听了他们开出的天价。沈的助理张大了嘴,但接下来,他还是和他们讨价还价,可讨价还价到最后,他们还是一口咬定非要80万不可。如果不答应,过一天他们就增加20万,三天以后他们就把人头丢了,一切的一切也就不用再谈了。听了这话,沈的助理同和他在一起的公安干警交换了意见,又打电话向沈志文通报了情况。谁知到了晚上9点,挖坟者又打来了电话,同时也把要价涨到了100万。当然,这都是他们认定了沈志文有钱,加上在他父亲的问题上,他们也相信他绝对不会吝啬。可是当沈志文听说父亲的坟被人挖了后,当时就气愤到极点,加上公安机关介入了此事,他们的阴谋又怎么能够得逞呢!
  
  卫星定位,终于锁定犯罪嫌疑人
  
  张光华等人一心想要发一笔大财。在无数次的通话中,他们不但把要价开得很高,而且还一次又一次地谎说他们是一个团伙,是受香港黑社会的一个老大指使。对此,公安机关开始也以为是沈志文在生意中与他人有钱财方面的纠纷或矛盾,要不就是得罪了他手下的员工,可调查下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存在的。排除了这种可能,他们便一致认为,这是一起蓄意偷盗他人头颅,想在死人身上发财的案子。至于挖坟者所说是省外的一个黑社会团伙,也有可能是骗人的鬼话。于是警方便指示沈的助理与挖坟者联系的时候尽量地拖延通话时间,以便卫星定位系统能准确地锁 定对方所在的位置。
  时间在一次又一次的通话中过去了。到了8月17日晚上9点钟,沈的助理和他们最后讲定了交换的价钱,那就是沈志文出价88万,但他们必须把沈志文父亲的头颅交出来。讲好价钱的第二天,心有疑虑的挖坟者又提出,他们不要联号的新钱要旧钱。与此同时,他们也警告沈的助理不许耍花招不许报警。警告的同时,他们还口口声声地说他们是啥也不怕的,哪怕就是“交货”的时候来一二十个警察也没关系,好像他们真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团伙似的。此后,他们又数次电话联系“交货”的地点。而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联系中,沈的助理每次都把通话的时间拖得很长。在最后一次通话时,卫星定位系统终于锁定了挖坟者的准确位置!
  据测定,当时挖坟者就坐在一辆由资阳开往简阳的中巴车上,正在朝着简阳方向行进。为了迅速将他们捕获,案件指挥中心立即电告新市派出所,要他们配合行动,一定要拦住那辆中巴车。当时,时间大概已是下午的7点钟了,接到指令,新市派出所迅速地作了安排布置。全面布控后,他们果然就在距新市镇加油站不远处将那辆中巴车挡了下来。
  中巴车停下来后,坐在车上的张光华和黄永志还以为是中途有人要搭车。见有人上车后,他们没有理会,也仍然还在做他们的黄粱美梦——因为那天晚上。他们已和沈的助理联系好了最后的“交货”地点,再隔不久,那88万块钱的人民币就是他们的了。他们认为沈志文和他的助手有可能没有报案,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很小心,生怕出了啥问题,所以在讨价还价和究竟在什么地方“交货”的问题上,他们也绕了很多弯子。可是当“交货”的时间越来越近的时候,他们的头终于昏了。于是当一串手机的铃声突然响起来时,他们还以为是沈的助理又打电话联系他们了(其实是公安干警打的电话)。就在他们伸手去摸手机的时候,公安干警抓住了他们……
  抓住了张光华和黄永志,干警们松了一口气。当张、黄二人承认就是他们挖了沈志文家的坟,而且还有一个同伙就住在张光华在简阳的出租屋里时,参战干警文连夜出动,很顺利地把那个年仅19岁的朱军也一起抓了起来。
  
  他们说,就是因为他们太穷了
  
  他们落入了警察的手中。戴上手铐的那一瞬间,他们一个个都吓白了脸,慌了神,尤其是作为主谋的张光华,更是吓得浑身都发起抖来。
  说实话,对于监狱里的一切,他都是熟悉的,也是有切身感受的。坐牢的日子是没有自由的日子,可是他出狱才多长时间啊,咋今天又会被抓起来呢!为此,他认为这都是因为他们家里太穷了,如果不是太穷,他也绝不会去想死人的钱,可是他们家修房子时借的钱要还,车祸和母亲生病时所欠下的账也不能不给,如果他要靠双手去挣,又何时才能还得清呢!
  当然,黄永志和朱军被捕后,同样也是这样说的。据说,他们两人的家里同样也很穷,就是因为穷,黄永志才跑到河南去挖煤,朱军也才只身一人跑到宜宾去蹬三轮。
  摆脱贫困应该靠自己的劳动,可是这三个人把脑筋动偏了。他们误以为挖一个死人的坟和砍一个死人的脑壳算不上是大事情,挖了坟砍了头后沈志文愿给就给一点,如果实在不给,他们也只当成是做了一场游戏……
  在我们国家,好像还从来没发生过盗窃死人头颅的事情。如今,他们开了一个先例,但同时也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前不久,此案已全部侦查结束,经审理,涉及此案的张光华、朱军和黄永志分别被判了七年、五年和三年的有期徒刑。
  
  (责编:吴为)
其他文献
一名女子,在婚姻存续期间,因家庭纠纷受伤致残,历经两次离婚诉讼,执意与丈夫解除了婚姻关系。离婚后,女子便向前夫追讨在婚姻存续期间因人身受伤致残遭受的损失,并将官司打到了法院。那么,婚内人身伤害造成损失的,应当由谁负责?离婚后,受害一方能否向施害一方追偿?2010年6月29日,该起由婚内人身伤害离婚后追偿引发的纠纷案件,经江苏省无锡市两级法院的审理,终于有了答案。    婚内纷争  致妻伤残    
期刊
2009年9月,重庆一所大学校区内,突然冒出一个50多岁的男人,他手持一张与经管系19岁女生刘小静的合影,四处问询,声称要找老婆刘小静和他回家生子。刘小静的男友闻讯,难忍羞愤,当场和“情敌”激烈打斗起来。警察接到报警后,经过讯问和调查,竟然意外挖出一桩“案中案”。  原来,为了多获得2.7万元拆迁补偿款,刘小静的父亲竟然让读大学的女儿跟一个50多岁的老光棍假结婚。结果,被“女婿”盯上,对方在索财不
期刊
2008年4月9日,奥运火炬传递至美国旧金山时,CNN主持人卡弗蒂发表了恶毒的辱华言论,激起海内外华人的强烈愤慨。在多次要求其向中国人民道歉无果的情况下,纽约一位华裔女性扛起了捍卫祖国尊严的大旗,将这家堪称“美国最牛”的媒体告上了法庭,并索赔13亿美金。人们不禁要问:她能在这场艰难的较量中获胜吗?    辱华言论激怒“天妮女郎”    2008年8月的一天,记者穿过鲜花盛开的走廊,按事先约定在广州
期刊
在河南省方城县有一个家庭多名成员于今年8月4日同时获刑,包括一个死刑、两个无期徒刑……    抢金库大案发生在正午    时间追溯到2007年7月17日中午,正是吃午饭的时候。位于河南省方城县文化路中段的方城金店只有一男一女两名店员值班,男店员正在电脑桌前吃方便面,女店员正在做当日的销售账目。  这时,一名身着黑裙衫的年轻女子走进店里,直接来到了卖钻石吊坠的柜台,很快看中了一个吊坠。女店员介绍说这
期刊
“范跑跑”余热未过,“杨不管”又已登场。事发安徽省长丰县吴店中学,两名学生上课时打架导致其中一人死亡,授课教师杨某某却冷眼作壁上观,并不加以制止,而是继续上课直至下课。杨某某因此被冠以“杨不管”称呼,不少人认为他比“范跑跑”更为恶劣。  6月12日,吴店中学七年级二班上午的最后一堂课是地理。当课上到大概一半的时候,坐在第三排的陈某和杨某不知为什么突然发生了争执,随后两个人在课堂上当着正在上课的老师
期刊
日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提交国务院;草案规定了拥有个人信息的企业与团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该草案将禁止任何团体在未经个人同意的前提下,将个人信息泄露给第三方,但犯罪与税收记录以及媒体调查除外。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便捷的信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的隐私随时处于泄密的危险中,公民个人信息越来越容易被向公众暴露并被大量利用,因此而遭受的麻烦和骚扰随之产生。央视所作的一个调查显示,
期刊
法官哥哥因“涉嫌受贿罪”被收押,几天后竟暴死在看守所里,尸检结论为猝死,可尸体上却伤痕累累。心存疑虑的小妹认定哥哥是被害死的,决心自掏腰包,代表全家请求尸检,追讨真相。可尸检结果令她和亲人们更加气愤。坚强的小妹以不屈的行动,感动了死刑犯,感动了死刑犯的女儿,也感动了上苍,终于让哥哥的死因大白于天下……    哥哥暴死拘留所内    2007年3月22日中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法院民事审判员、38
期刊
人的一生中,难免有厄运和挫折横亘在各个关口,勇者和庸者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会向苦难低头。被高压电流斩断双臂的王争面对厄运,没有哭泣,他用坚韧和不屈的精神为自己重塑了一双飞翔的翅膀,穿越生活中的风雨,飞到大洋彼岸……    天使折翅,失去手臂还有双脚    今年27岁的王争出生在浙江宁波。他的童年是美好的,身体健康的他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下,像个快乐天使。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却折断了他飞翔的翅膀
期刊
旧情    2006年春节,正在欢度新春佳节的西南一个县的粮食局局长郭世豪接到一个娇滴滴的祝福电话:“郭大哥,新年快乐!”  郭世豪不禁一愣,平时大家都毕恭毕敬地称呼他郭局长,是哪个黄毛丫头敢这么亲昵地叫自己郭大哥?郭世豪觉得这个声音有点耳熟,脑子飞快地搜索着工作和生活圈子中的美女身影,实在无法对号入座,便问对方是谁。  “您送给我的那条金项链,十年来我日日夜夜戴在脖子上,想不到郭大哥竟把小妹给忘
期刊
一    2007年春天,对于湖北襄樊市襄城区的女孩夏美鹃来说,是个伤感的季节。她所在的单位——电子厂倒闭了。她成了失业大军中的一员。  夏美鹃的父母年事已高,经不起熬煎,经常为女儿的前途担忧,夏美鹃只有安慰他们:“放心吧爸妈,凭女儿的聪明,一切不是问题!”事实上,她自己也不知道路在何方。  为了不让父母看到自己愁苦的脸,夏美娟经常只身呆坐在小区的花园里,看人来人往。  小花园是孩子们的乐土,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