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为语文教学撑起了一片蓝天。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不但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而且能激发学生更主动、轻松、活泼、自由地参与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本文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等方面,来阐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
  [关键字]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 教学现代化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语文课堂那种“口授+黑板粉笔”的单一传统授课模式,正在被打破。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运用多媒体提供的友好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进行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突破口,也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率,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培养学生合理灵活的思维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把教学中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差异,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独立性、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信息处理的决策者。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能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促进了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的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等特点,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使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容易疲劳,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等方面的限制,直接展示各种事物的现象,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能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把内容教给学生。
  例如:《长征》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于1935年长征结束时创作的。由于学生对当时的情景不能充分感悟,思想上也不能产生共鸣,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大打折扣,特别是对“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等词句更是印象不深。为此,可以借助现代教育媒体的图片展示功能和动画演示功能,提供生动的声像资料,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弥补学生形象思维的空间。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现代媒体科学、准确、形象、生动、视野宽阔等方面的教学优势,通过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前寻找一些影视资料,先让学生有个视觉的感受。如教学《赤壁之战》这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加快学生的感知和理解的进程,增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又如《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录像片断,使学生形象、生动、具体地了解当时英法联军对我国圆明园收藏的稀世珍宝进行的凶狠无耻的掠夺、肆无忌惮的毁坏、灭绝人性的焚烧,以及侵略者的贪婪和残暴。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对学生进一步充分理解这篇课文提供了很大帮助;反之,如果仅采用传统的提问、讲解方法,不够具体、形象,方法简单、枯燥,学生不易理解,失去兴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就使教材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并能有效地缩减教学时间,减轻他们的疲劳程度,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发挥现代媒体的生动、形象和感染力强等长处,给学生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亲临其境的感受,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的讲解。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讲解比较空洞、枯燥,缺乏艺术气氛,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录音机播放朗读带,并用多媒体微机播放一些古诗里面出现的物象(古诗中的意象),物象的展示和美妙的音乐,使学生如同步入古诗歌的意境一般,去领略诗歌中的诗意。通过多媒体微机的教学,不仅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生所特有的喜欢直观形象性的心理,也决定了我们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以往僵化、死板的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而要辅之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多媒体电脑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这些很符合儿童的心理,使他们乐于接受,开启了其兴趣之门从而达到乐于学习、乐于探索的目的。
  如在教古诗《早发白帝城》一诗时,就让学生在网上自己搜索有关长江的资料,很多学生都找到了长江壮丽的自然风光,他们对所看到的景色赞叹不已。这样诗未讲,情已到。此时,再来顺手推舟,告诉学生我们这节课也将随着唐朝大诗人李白一同到三峡去游览一番,学生都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书,而且很多同学随口念了起来。由于一开始使用网络资源有效的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求知欲很强,整节课学得很积极、主动而且过程也很愉快。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育。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上网查找资料,可以运用教学软件系统。例如“k12”、“多媒体备课系统”、“三晨影库”等资料,做好每节课前的知识储备,可以调动学校教学资源库资料,自己设计并制作教学课件,然后通过校园局域网传输到所需的教室供上课使用,可以达到资源共享。
  总之,电教手段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好助手,充分利用集图文视听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对促进和推动小学各学科教学的优化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地使用电教手段,能使事物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通过事物的发展变化,直观形象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徐某在班级里由于基础差而逐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同时行为习惯也变得更差。上课注意力分散,不听课,小动作不断,扰乱课堂,课下不做作业。周围同学一直“告状”不断,任课老师怨声载道,让我好好管教。由于基础差,每次写的错误反思连句子都写不像样,几乎每个句子后面都要带个“吧”、“吗”、“啊”、“呀”等口语化的文字。每次找他谈,每次都信誓旦旦,但由于自制力差,三分钟热度后,又回到从前状态。期间也多次
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优劣是由学生的参与程度来决定的,学生的参与是知识内化的必要条件,学生的参与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标准。要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的能力。本文就此谈谈个人一些的做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意识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
和谐,一个独具时代意义的字眼,它是当今社会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所谓“和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就是配合得适当,是指在事态发展中的一种相对均衡、统一、协调的状态。  新课标指出: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给学生以一定成就感与时代感,需要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切实拉近学生与文本和教师的关系,在这样的“轻松和谐的语文课堂”中进行互动式地学习。那么怎样创设一种和
一、教育的怪现象  近几年来,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多次报道很多学生辱师、杀师事件,当辱师、杀师之类的消息见诸媒体,我看到的却是这样的评论:孩子就是一个孩子,孩子还小,孩子还在接受教育,孩子之所以犯错,是教育者没有教育好,错在教育者。那么接下来的评论就顺理成章了,这个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突然被乌云遮住了,灰暗无比,各种骂名随之而来。教师的形象几乎在一夜之间天翻地覆。这让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摘要: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重视人自身的发展价值。本文从个性心理特征入手,在兴趣、情绪、性格、意志等方面探讨了体育教学如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问题。  关键词: 个性 情绪 兴趣 意志 性格  个性是指具体人的具体心理,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
摘 要:随着中学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课的名称也从《体育》变成了《体育与健康》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被动参与的大有人在,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体育目标的实现。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因素;既有外部的,又有内部的因素。如何提高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正是当前体育课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体育;兴趣;培养;健康成长  体育学习兴趣是指学生个人会
摘要:朱永新教授说:书籍是我们了解历史和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人类的智慧和文明,只有书籍可以保存。书籍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走向未来得基石。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精神的提升和传承必须强化阅读。一个养成了读书习惯的人是一个自由而幸福的人。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外阅读 实验  古往今来读书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所熟知,对于学生,我认为作为处于为人生打基础的阶段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