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生物教师的教学策略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n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影响的今天,生物科学技术也正在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显示出强劲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求,新课标应运而生。新课标下生物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才能适应这一改革需要,又怎样参与、实施和执行呢?现就此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注重学习,完善知识体系和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标提出的课程核心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即在原有“双基”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由此可见,新课标要求教师不应只是“一桶水”,而应是“一条流动的江河”。同时,要注重对新课标的学习,认真领会和掌握其精髓、实质和要求,抓住其突出特点。另外,更新教育观念更是实施新课标的基础和前提,新课标改革问题,从本质上说,是教师的自身素质问题,没有新理念的教师,就不会有新课程,也谈不上教育和教学质量,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思想和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因此,教师应加强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方面理论的学习,重新认识和反思自己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等教育思想和观念,真正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使新课改成为可能。
  二、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第二个基本理念。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宗旨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挖掘学生的潜能为目的,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因此,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实施新课标课程目标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生物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此项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己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就是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践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实际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式,形成自己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实验在生物课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生物教师要改变过去实验课仅仅是给学生讲一讲、让学生背一背或按书中实验步骤机械地照搬照做的做法和观念;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在实验中要改应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勤动手和善于动手;要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要敢于对书中实验提出质疑并加以改进。另外教师要联系生活、生产实践,启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地提出问题;同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到实验室进行各种实验,进而激发和满足学生不断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精神。
  四、倡导以人为本的课堂主体教育,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这就要求生物教学必须在传统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作根本性的调整与改革,要认识到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发展心智的活动,学生应该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所作为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都是以学生获得发展的需要为转移的,要为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因此,教师应做到三让:(1)让课堂时间给学生。让出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互动,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机、有活力。(2)让讲台给学生。让出讲台就让出了一片让学生思考问题的天空;让出讲台就让出了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出讲台就解放了学生的手、口、脑,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动起来,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真正体现出来了。(3)让发言权给学生。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大胆质疑、大胆讨论。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学生在发言过程会积极思考、认真准备,既锻炼了口才,又提高了思维能力。
  五、关注生物学发展,丰富学生课外知识
  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针对生物的发展形势,生物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和善于收集各种素材和生物学发展信息,特别是生物学新进展和热点问题以及生物学前沿理论、知识,并以生物讲座、生物小报、生物橱窗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宣传和教育,让学生随时了解生物发展动态和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关注生物学热点,丰富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一些从事未来教学模式研究的专家认为在21世纪这样一个信息时代,计算机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和生存能力。那么,计算机能力具体包括哪些层次呢?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就得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集思维。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
期刊
陶西平同志在《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一文中指出:教师是“伯乐”,伯乐善于相马,教师也要善于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但是,教师又不能只是伯乐,伯乐相马的目的是挑出千里马而淘汰其余的马,教师却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因此,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巨大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
期刊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现代数学教学理念认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是形成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这是发展
期刊
所谓专注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在心理学的范畴上,是指较长时间内把注意力保持集中在某一活动上的能力。专注力是幼儿发展的第一要素,良好的专注力能为其终身学习和成就事业奠定基础。所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很重要,应从小抓起。培养专注力和培养幼儿的兴趣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创设,让幼儿的专注力得到充分的发
期刊
教学能力主要是一种引导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把外在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内在的东西,成为支撑自己人生成长的重要能源。教学能力的形成与教师的经验、理念、学识和人格有密切关系。如何使人们对课堂教学能力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提高,这是摆在课程改革面前一项急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对课堂教学引导能力的评价  当前对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存在一定偏颇之处,这种偏颇表现
期刊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实验教学,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热情。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培养学习热情。注意授课艺术,做到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情感教育。  一、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1.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实验演示,激
期刊
当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他们所关心的诸如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以信服的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
期刊
新世纪更加强烈地呼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呼唤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围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理念、核心目标,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已成为必然。  教师只有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充实自己,才有可能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中心角色,才能确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教练”地位,将教与学有机结合,确保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修身学习打下坚实的
期刊
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现谈谈有效的课堂提问在物理教学中的一些作用。  一、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  通过提问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他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国际竞争十分激烈,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开展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所谓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寻找新颖独创答案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一套适合学生创新的办法。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