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g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4例脑胶质瘤患者依据术前影像学测量结果行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其中行肿瘤全切除术35例,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术21例,部分切除术4例。结果 64例脑胶质瘤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后,显效39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60例有效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其中能正常工作及生活33例,生活能自理17例,生活不能自理8例,复发7例,复发率10.9%。结论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具有脑组织损伤小、切除率高、术后恢复好、能显著提高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显微手术 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10-0072-01
  我们知道, 脑胶质瘤是临床上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大约占全部脑肿瘤的35.2%~60.9%[1]。脑胶质瘤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就是侵袭性生长, 手术切除是临床治疗脑胶质瘤的最有效的手段, 手术切除越早、越彻底, 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越好。由于脑胶质瘤呈浸润性生长, 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没有明确的边界, 临床手术中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实施切除手术, 尽可能的保留脑组织的功能, 将手术损伤及风险降到最低, 是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问题。在传统的手术在肉眼下很难分清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边界, 而我们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肿瘤, 可显著辨别清楚界限, 有效提高肿瘤的切除率,2009~2013年,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64例, 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本科手术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64例, 全部均经头部ct或mri证实。mri显示不规则的长t1、2信号, 增强后肿瘤内斑点状及不均匀强化。ct显示病灶不均匀强化, 瘤周边界有大范围、不规则水肿带。患者年龄16~72岁, 平均42.6岁, 男37例, 女27例, 其中肿瘤部位:额叶16例, 颞叶8例, 丘脑16例, 脑室内2例, 小脑及小脑蚓部5例, 丘脑4例, 顶叶12例, 枕叶1例, 病变涉及2个或以上脑叶者13例。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肢体无力等。患者发病时间20 d~11个月。
  1.2 治疗方法
  64例患者常规全麻下开颅, 完全切除者不需去骨瓣减压, 次全切除者去骨瓣减压, 以利于术后放化疗。我们在打开患者硬膜后应用显微镜。首先释放脑脊液以减低患者颅压, 仔细分离蛛网膜, 一般肿瘤位于脑白质内, 呈鱼肉状, 大多颜色为黄褐色、暗红色以及瓷白色。仔细操作, 分离界限是从肿瘤外围水肿带或胶质增生带进行分离, 同时术中应注意肿瘤的供应血管, 注意保留供应正常脑组织的血管, 术者随时应用脑棉片保护周围正常脑组织, 将肿瘤完整切除, 彻底止血。如果肿瘤分界不清, 则先行瘤内切除、内减压后, 然后再从周边胶质增生带分块切除, 如果肿瘤较大, 则先行瘤内部分切除, 然后再分离肿瘤边界。
  1.3 疗效判定标准[2]
  (1)无效:肿瘤缩小在25% ~50%之间。(2) 有效:肿瘤缩小在50%以上;(3)显效:肿瘤病灶消失。
  2 结果
  64例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后, 显效39例、有效22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95.3% 。术后随访3个月~2年, 34例患者能正常工作及生活, 24例患者生活能自理, 6例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7例患者复发, 复发率10.9%。
  3 讨论
  我们知道脑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 患者治愈率低, 同时预后大多不良。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以及死亡率都较高, 根据临床资料统计, 手术切除瘤体是目前治疗脑胶质瘤最有效的手段, 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则需要注意尽可能彻底切除肿瘤病变组织, 同时以最小的脑功能障碍, 获取最大的治疗效果是胶质瘤手术治疗中应遵循的原则[3]。以前多采用开颅肿瘤切除术, 手术过程中难以分清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边界, 大多手术容易损伤肿瘤周围正常的脑组织和周围重要功能结构, 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 手术医生为了减少术后患者的并发症, 不得不缩小手术切除范围, 这样就会造成难以肿瘤完全切除, 术后复发率也高[4]。这样一来患者术后复发率就会升高, 同时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所下降。
  而目前采用的显微外科手术可以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设计手术切口, 可以利用有效的骨窗从而减少了患者脑组织的暴露, 可以有效的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手术时则可以经正常脑沟入路, 松解脑表面的蛛网膜, 更加有效的释放脑脊液。在手术显微镜下我们一般沿着肿瘤表面, 用双极电凝电灼肿瘤表面血管, 然后紧贴瘤表面边缘进行分离, 可以完整切除肿瘤, 减少对周围脑组织牵拉, 对于肿瘤较大, 我们则可以先从肿瘤组织内进行切除, 肿瘤体积缩小后再作全切除。如果肿瘤与周围正常脑组织无明显分界, 在显微镜下观察, 肿瘤组织表现为色泽较深、质地较脆, 肿瘤表面血管增粗、迂曲, 而正常脑组织是光滑的、白色的, 质地相对较韧, 两者之间通常会有水肿区或者胶质增生带, 在显微镜下容易区分, 可以达到肿瘤全切的目的。在手术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肿瘤的供应血管, 注意保留供应正常脑组织的血管, 切除肿瘤时要沿着血管仔细的分离, 在不损伤这些血管的前提下将肿瘤组织切除, 同时对于一些较粗大的引流静脉, 要分清其来源, 引流正常脑组织的血液回流的静脉, 则要加以保护。
  总而言之, 显微手术可以有效使胶质瘤的全切除率大大增加, 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切除率,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以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杨磊,黄斌. 顯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56例临床分析[J]. 西部医学. 2010(03)
  [2] 崔彦魁,王卿峰,张彦杰,宋伟,夏国庆,韩东.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02)
  [3] 毕唯静. 胶质瘤的化学治疗进展[J]. 华西医学. 2010(01)
  [4] 王同力,马晓东,许百男,余新光,狄淬砺,李方晔,张义鹏. 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手术适应征及预后[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过度医疗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医疗不是诊治病情所需,起码不是诊治病情完全所需。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得从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模式的改造做起,加大大学医学生人文教育,改革医疗体制。斩断医疗的趋利性链条,回归医院的公益属性,让患者成为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在医院药房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改进对策,以推动药房工作的和谐发展。方法:以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采用在我院中药房用药的10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用药资料,总结中药调剂在医院药房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结果:中药调剂管理在医院药房中存在处方不规范、药材质量不可靠、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责任心薄弱、中药调剂存在误差等问题,制定相关改进对策,可提
当前,各种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政策越来越多,民生政策涉及面很广、影响很大,媒体如能从中挖掘出群众所需要的贴身信息,必定大受欢迎。但政策条文本身往往是枯燥的,如何将重大
【摘 要】 本文探讨关于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指导。介绍消化性溃疡的定义,围绕与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方式上致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健康指导,希望通过本文让更多的人了解消化性溃疡,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生活方式 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 R5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241-01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
【摘 要】 当前我国的临床药学在发展中出现了不少问题,集中在"以药补医"的制度背离了药师的职责、药师参与医疗活动缺乏法律保障、缺乏合理的药师薪酬激励机制以及药学教育的滞后这四个方面。在当前的医改背景下,要想使药师和药学服务不断发展就得完善有关药学的法律法规、构建科学的药学人才培养机制并逐步实行医药分家。  【关键词】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
目的:观察封闭疗区重性精神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封闭疗区重性精神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
本文从“混合学习”的定义入手,论述了基于Web2.0平台的大学英语混合学习方式以及给我们的教学带来的启示。实践证明,混合学习必然为我们的英语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