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指导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la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探讨关于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指导。介绍消化性溃疡的定义,围绕与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方式上致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健康指导,希望通过本文让更多的人了解消化性溃疡,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生活方式 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 R57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241-01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一般将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DU)疡总称为消化性溃疡,本病是全球多发病,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在我国,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患者的饮食和心理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复发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做好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过程取决于损伤粘膜的侵袭力和粘膜自身的防御力的消长,当侵袭力增强或防御力减弱,就会产生溃疡。损伤粘膜的侵袭力指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粘膜自身的防御能力包括粘膜-粘液屏障、丰富的粘膜血流、上皮细胞的再生与更新等。导致溃疡的主要病因如下:①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② 胃酸分泌过多:溃疡只发生于与粘膜长时间接触的粘膜,抑制胃酸分泌可使溃疡愈合,这充分说明胃酸的致病作用;③药物因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在酸性环境中不能离子化,以原物溶解于胃酸,能穿透上皮细胞破坏粘膜屏障,且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干扰胃粘膜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使粘膜失去前列腺素的保护作用等;④其他因素:家族的聚集性O型血者易患十二指肠溃疡;持续过度的精神紧张等
  2 病理
  溃疡一般为单个,也可为多个,多呈圆形或椭圆形,DU直径小于10cm,GU稍大。DU好发于前球部,前壁常见,GU好发于胃小弯。胃角多见。溃疡边缘光滑增厚底部洁净,有肉芽组织构成,上面覆盖灰黄或灰白纤维渗出物,活性溃疡周围粘膜常有炎性水肿。溃疡浅至粘膜肌层,深者可累计肌层甚至浆膜层,可引起出血,甚至发生穿孔。
  3 护理评估
  注意观察其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疼痛的规律,其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心理状况。注意并发症。
  4 护理措施
  4.1 一般护理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生活有规律,戒烟酒,注意劳逸结合。疾病活动期或有并发症时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观察、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教患者识别溃疡复发、出血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疼痛、头晕、呕血、黑便、苍白、虚弱等以便及时就诊。
  4.2 疼痛护理
  向患者讲解疼痛原因,以去除加重或诱发疼痛的各种因素。要观察观察其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疼痛的规律,其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心理状况。
  4.3 饮食护理
  溃疡活动期每天进食5-6顿,充分咀嚼,宜清淡饮食为主;主食以面食为主,避免多饮牛奶或豆浆,戒烟酒,避免咖啡浓茶,忌食刺激性食物,食物温度适宜,过冷过热的食物也会刺激胃黏膜。
  4.4 心理护理
  长期心理应激状态,使胃黏膜损害因素增加,而保护因素削弱,因此心理护理对胃溃疡患者十分重要。护士应经常与患者接触,向患者说明本病规律及治疗效果,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和松弛技巧,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措施,尽可能满足护理需要。
  4.5 规则治疗1月应复查胃镜。停药后有条件者定期复查胃镜,停药或服药期间出现呕血、便血、突发的上腹疼痛应随时就诊。
  4.6 根据医嘱给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注意观察药效及不良反应。抗酸药如氢氧化铝凝胶等,应在饭后1小时和睡前服用。抗酸药乳剂给药前要充分摇匀,服用片剂时应嚼服。抗酸药与奶制品相互作用可形成络合物,要避免同时服用。酸性的食物及饮料不宜与抗酸药同服。H2受体拮抗剂药物应在餐中或餐后即可服用,也可把1日剂量在夜间服用,但不能与抗酸药同时服用。静脉点滴时,要注意控制速度,速度过快可引起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用药期间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和血象。
  5 健康教育
  5.1 注意复发
  去除和避免消化性溃疡的诱发因素,对预防复发尤为重要。
  5.2 饮食指导
  定时进餐,细嚼慢咽,餐间避免零食,不易睡前进食,避免进食过快、过饱;溃疡活动期每天进食5-6顿,待症状控制恢复等到一日三餐,注意合理搭配。
  6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化性溃疡的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年龄也渐趋于年轻化。同时,消化性溃疡是危害健康的常见疾病,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起来,及早发现,早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提高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摘 要】 艾滋病(AIDS)是一种通过性、血液与母婴等途径传播的严重传染病,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次于心脏病、脑卒中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第四位主要死因。由于艾滋病感染者需经历8~10年的时间才能最终发展为病人,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感染者不了解自身的感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艾滋病的防控和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介绍了艾滋病咨询工作的基本状况、艾滋病咨询过程中求询者提出的主要问题以及艾滋病咨询的形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二仙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二仙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强力脑清素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FSH
目的观察无痛性治疗慢性牙髓炎患者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慢性牙髓炎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分次性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所需资金量大,项目周期长,不确定性高,在管理、运营等诸多方面面临较大压力。开展机车车辆融资租赁业务,不仅符合融资租赁行业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特色,更可以通过灵
【摘 要】 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只是徒增医疗资源耗费的诊治行为。过度医疗是超过疾病实际需求的诊断和治疗的行为,包括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医疗不是诊治病情所需,起码不是诊治病情完全所需。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得从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模式的改造做起,加大大学医学生人文教育,改革医疗体制。斩断医疗的趋利性链条,回归医院的公益属性,让患者成为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药调剂在医院药房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改进对策,以推动药房工作的和谐发展。方法:以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采用在我院中药房用药的10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用药资料,总结中药调剂在医院药房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对策。结果:中药调剂管理在医院药房中存在处方不规范、药材质量不可靠、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责任心薄弱、中药调剂存在误差等问题,制定相关改进对策,可提
当前,各种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政策越来越多,民生政策涉及面很广、影响很大,媒体如能从中挖掘出群众所需要的贴身信息,必定大受欢迎。但政策条文本身往往是枯燥的,如何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