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在计算机速录课程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y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信息时代正在飞快发展,计算机自身的运行速度也正以成百上千倍的速度增长,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策划、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对信息处理的速度、效率的要求愈来愈高,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在各行各业中,已经普遍使用高效速记机(Stenography)实现办公自动化。因此,我国在中文信息处理方面,如何进一步提高汉字输入的速度和效率,应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速录 速入员 听打录入
  
  众所周知,“汉字高速录入”和“速记电脑化”是两个世界公认的难题,用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必将遇到汉字录入速度慢这一“瓶颈”问题。提高汉字录入速度,是解决这一瓶劲的惟一方法和途径。下面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简单谈谈计算机速录课程的可行性。
  一、计算机速录的特点
  (1)高速度。计算机速录的速度比一般汉字输入成倍地增高。无论是听打还是看打,长时间(两小时以上)的工作速度均可达200字/分以上。
  (2)多功能。计算机速录既能“听打”,又能“看打”和“想打”,也就是说,既能速记,又能速录。
  (3)高效率。计算机速录通过速录机的译码和编校系统,可以即打即显,投影屏幕,快速编校,打印成文。
  (4)新形式。计算机速录所使用的速录机机身玲珑,便于携带;键盘小巧,便于操作。
  以上特点,体现出计算机速录这种方法的时代性、先进性、实用性。
  二、计算机速录的易学性
  (1)容易理解。只要懂得“汉语拼音”,就能理解全部的计算机速录码结构系统。“汉语拼音”是我国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的课程,肯定不难。即使有些读者不会“汉语拼音”,也可按照书上的汉字注音学会。计算机速录码的组合,声韵系统分明,便于理解。
  (2)容易记忆。这里没有成串的条文要记忆,没有任何太难的规则要背诵。即使有些高频词语要记住,但规则简单,容易记忆,可逐步掌握。
  (3)在指法练习方面,计算机速录方法是“多键并击”,用两只手的几个指头,同时按几个键子。这对一个会弹钢琴、抚风琴的人来说,是很容易的。但是对一些不会弹钢琴、抚风琴的人来说,开始学习必然会有一些别扭,可是,一经练习,手指适应了,就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的左、右手的活动是与人的左、右两个半脑联系着的,而且左、右两个半脑有严格分工。左半脑管抽象思维,侧重于语言、数字、符号、逻辑推理等;右半脑管形象思维,侧重于想象、节奏、图形、位置、音乐、形象思维等。两个半脑有相对独立的支配能力,左半脑支配右手,右半脑支配左手。人们一般较多地使用右手,相应地促进左半脑发达,我们要是再多使用左手,必然会促进右半脑发达。如果我们同时使用左、右手进行多键并击,必然会促使左、右半脑同时发达。
  由此可见,凡是运用左、右两手同时进行操作的人,都能促使大脑的左、右两个半脑大幅度发展,充分发挥其潜力,使记忆和思维能力大幅度增长。
  三、计算机速录人员应用的广泛性
  (1)听打。速录人员将听到的语言信息,用计算机速录方法通过速录机立即将速录码传送给计算机,通过“译码、编校系统”(软件)译成汉字,然后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或通过投影仪投向屏幕。
  (2)看打。速录人员看着文字稿件,将稿件中的文字信息,输入到速录机,通过编校,打印成文。
  总之,计算机速录的应用,是灵活多样的。可以即打、即校、即显。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先存入速录机内经过翻译、整理以后再打印出来。
  四、计算机速录员的听打录入
  (1)重点记录
  就是把讲话中的重要或主要部分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大都是因为讲话内容没有详细记录的必要,或者是由于讲话人的口才欠佳,或者方言难懂,无法进行详细记录,只能记其重点。
  (2)详细记录
  比重点记录要详细,但又不同于全面记录。它可以把一些无关紧要的或重复的词、语、句略去,把讲话内容详细记录下来。
  (3)全面记录
  就是把讲话内容基本上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但是,由于口语和书面语有差异,听打速录稿比之原来的讲话,在语法和用词上,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这就要以客观要求或速录员的文化水平来决定了。假若主持人要求你全面记录,无论讲话内容有无差误,都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那就按照主持人的意见尽量全部记录,努力做到一字不漏。如果主持人要求你全面记录,记下以后,马上打印出来,那就要在语句通顺上加以注意了,这就需要速录人员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速录工作是一项锻炼人的工作,速录员不仅可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认识水平,加上手指的锻炼,还可促使大脑发达、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同时提高,这就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智慧、高技术、高品质的专业人才。
  总之,速度、时间、效率,是信息处理的主要要求,也是信息处理发展高度的里程碑。我国当前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速度、时间、效率的要求已愈来愈高。在这新形势下,计算机速录方法正是时代的需要,国家、民族的需要,也是我国中文信息处理领域里的又一次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唐亚伟.亚伟中文速录机——培训教程[M].
  [2] 吉早林.论高职院校速录人才的培养.
  [3] 张素德.关于速录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无疑是一场教学的革命,它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能充分地唤起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很多,其中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都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下面
【摘 要】《人琴俱亡》中王子猷的作法,集中表现了魏晋时期特殊的士人风貌:一往情深、率性自然、追求超脱。  【关键词】《人琴俱亡》 一往情深 率性自然 故作旷达    《人琴俱亡》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文,为我们记述了一个凄凉的故事,子敬病亡,子猷不为失去兄弟悲伤哭泣,而是坐在灵床上,取子敬的琴来弹,琴弦不协调,他便掷琴于地,大呼:“子敬,子敬”,昏绝了很久,过了一个多月也死了。文章内容简短,
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标的推出,如何才能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我们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又一难题。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教学效率。    一、恰当运用语言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即影响教学效果。我认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正在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学校里,一些学生表现出敌对、冷漠、忧郁、焦躁等令人担忧的态度,有些表现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这些现象仅靠学校中一位心理健康老师来帮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行动起来,向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样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营造出来的氛围以及无形的渗透都会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得先了解中学生心理发
【摘 要】新时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 创造性 思维 培养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思维好习惯,使学生具有独立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加快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步伐,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通应用,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整合的实用性,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多媒体 应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短跑是一项以无氧供能方式为主的速度力量性项目。强大的爆发性力量,较高的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合理的跑的技术,以及较强的心理能力是从事短跑运动的必备条件。多年来中学生的短跑很多的都集中在途中跑和冲刺跑的训练和学习上,而忽略了起跑技术的学习训练。在任何一个短距离跑的项目中,起跑对整个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要从根本上提高中学生的50米成绩,起跑技术应该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主要围绕:
摘要:小学高段数学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学习既是对小学前期数学内容的补充和拔高,也为初高中数学教学打下扎实基础的重要环节,因此学生和老师必须重视这一阶段的教学和学习。在这一阶段老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引导和鼓励,培养创新的思维模式和解题技巧。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     一、鼓励学生以质疑的态度提出问题     所谓探究性教学,它的显著特征就是集中在“究
【摘 要】“情境”是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对象共同创设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学习场景和氛围。以往语文课上常见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讲解、提问、阅读等手段来进行,因此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如何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景,进行愉快教学,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善学”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以情激趣 兴趣 以情动情 情感 以情促想想象     “情境”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