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信息时代正在飞快发展,计算机自身的运行速度也正以成百上千倍的速度增长,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策划、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对信息处理的速度、效率的要求愈来愈高,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在各行各业中,已经普遍使用高效速记机(Stenography)实现办公自动化。因此,我国在中文信息处理方面,如何进一步提高汉字输入的速度和效率,应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速录 速入员 听打录入
众所周知,“汉字高速录入”和“速记电脑化”是两个世界公认的难题,用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必将遇到汉字录入速度慢这一“瓶颈”问题。提高汉字录入速度,是解决这一瓶劲的惟一方法和途径。下面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简单谈谈计算机速录课程的可行性。
一、计算机速录的特点
(1)高速度。计算机速录的速度比一般汉字输入成倍地增高。无论是听打还是看打,长时间(两小时以上)的工作速度均可达200字/分以上。
(2)多功能。计算机速录既能“听打”,又能“看打”和“想打”,也就是说,既能速记,又能速录。
(3)高效率。计算机速录通过速录机的译码和编校系统,可以即打即显,投影屏幕,快速编校,打印成文。
(4)新形式。计算机速录所使用的速录机机身玲珑,便于携带;键盘小巧,便于操作。
以上特点,体现出计算机速录这种方法的时代性、先进性、实用性。
二、计算机速录的易学性
(1)容易理解。只要懂得“汉语拼音”,就能理解全部的计算机速录码结构系统。“汉语拼音”是我国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的课程,肯定不难。即使有些读者不会“汉语拼音”,也可按照书上的汉字注音学会。计算机速录码的组合,声韵系统分明,便于理解。
(2)容易记忆。这里没有成串的条文要记忆,没有任何太难的规则要背诵。即使有些高频词语要记住,但规则简单,容易记忆,可逐步掌握。
(3)在指法练习方面,计算机速录方法是“多键并击”,用两只手的几个指头,同时按几个键子。这对一个会弹钢琴、抚风琴的人来说,是很容易的。但是对一些不会弹钢琴、抚风琴的人来说,开始学习必然会有一些别扭,可是,一经练习,手指适应了,就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的左、右手的活动是与人的左、右两个半脑联系着的,而且左、右两个半脑有严格分工。左半脑管抽象思维,侧重于语言、数字、符号、逻辑推理等;右半脑管形象思维,侧重于想象、节奏、图形、位置、音乐、形象思维等。两个半脑有相对独立的支配能力,左半脑支配右手,右半脑支配左手。人们一般较多地使用右手,相应地促进左半脑发达,我们要是再多使用左手,必然会促进右半脑发达。如果我们同时使用左、右手进行多键并击,必然会促使左、右半脑同时发达。
由此可见,凡是运用左、右两手同时进行操作的人,都能促使大脑的左、右两个半脑大幅度发展,充分发挥其潜力,使记忆和思维能力大幅度增长。
三、计算机速录人员应用的广泛性
(1)听打。速录人员将听到的语言信息,用计算机速录方法通过速录机立即将速录码传送给计算机,通过“译码、编校系统”(软件)译成汉字,然后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或通过投影仪投向屏幕。
(2)看打。速录人员看着文字稿件,将稿件中的文字信息,输入到速录机,通过编校,打印成文。
总之,计算机速录的应用,是灵活多样的。可以即打、即校、即显。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先存入速录机内经过翻译、整理以后再打印出来。
四、计算机速录员的听打录入
(1)重点记录
就是把讲话中的重要或主要部分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大都是因为讲话内容没有详细记录的必要,或者是由于讲话人的口才欠佳,或者方言难懂,无法进行详细记录,只能记其重点。
(2)详细记录
比重点记录要详细,但又不同于全面记录。它可以把一些无关紧要的或重复的词、语、句略去,把讲话内容详细记录下来。
(3)全面记录
就是把讲话内容基本上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但是,由于口语和书面语有差异,听打速录稿比之原来的讲话,在语法和用词上,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这就要以客观要求或速录员的文化水平来决定了。假若主持人要求你全面记录,无论讲话内容有无差误,都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那就按照主持人的意见尽量全部记录,努力做到一字不漏。如果主持人要求你全面记录,记下以后,马上打印出来,那就要在语句通顺上加以注意了,这就需要速录人员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速录工作是一项锻炼人的工作,速录员不仅可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认识水平,加上手指的锻炼,还可促使大脑发达、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同时提高,这就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智慧、高技术、高品质的专业人才。
总之,速度、时间、效率,是信息处理的主要要求,也是信息处理发展高度的里程碑。我国当前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速度、时间、效率的要求已愈来愈高。在这新形势下,计算机速录方法正是时代的需要,国家、民族的需要,也是我国中文信息处理领域里的又一次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唐亚伟.亚伟中文速录机——培训教程[M].
[2] 吉早林.论高职院校速录人才的培养.
[3] 张素德.关于速录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
【关键词】计算机速录 速入员 听打录入
众所周知,“汉字高速录入”和“速记电脑化”是两个世界公认的难题,用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必将遇到汉字录入速度慢这一“瓶颈”问题。提高汉字录入速度,是解决这一瓶劲的惟一方法和途径。下面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简单谈谈计算机速录课程的可行性。
一、计算机速录的特点
(1)高速度。计算机速录的速度比一般汉字输入成倍地增高。无论是听打还是看打,长时间(两小时以上)的工作速度均可达200字/分以上。
(2)多功能。计算机速录既能“听打”,又能“看打”和“想打”,也就是说,既能速记,又能速录。
(3)高效率。计算机速录通过速录机的译码和编校系统,可以即打即显,投影屏幕,快速编校,打印成文。
(4)新形式。计算机速录所使用的速录机机身玲珑,便于携带;键盘小巧,便于操作。
以上特点,体现出计算机速录这种方法的时代性、先进性、实用性。
二、计算机速录的易学性
(1)容易理解。只要懂得“汉语拼音”,就能理解全部的计算机速录码结构系统。“汉语拼音”是我国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的课程,肯定不难。即使有些读者不会“汉语拼音”,也可按照书上的汉字注音学会。计算机速录码的组合,声韵系统分明,便于理解。
(2)容易记忆。这里没有成串的条文要记忆,没有任何太难的规则要背诵。即使有些高频词语要记住,但规则简单,容易记忆,可逐步掌握。
(3)在指法练习方面,计算机速录方法是“多键并击”,用两只手的几个指头,同时按几个键子。这对一个会弹钢琴、抚风琴的人来说,是很容易的。但是对一些不会弹钢琴、抚风琴的人来说,开始学习必然会有一些别扭,可是,一经练习,手指适应了,就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
人的左、右手的活动是与人的左、右两个半脑联系着的,而且左、右两个半脑有严格分工。左半脑管抽象思维,侧重于语言、数字、符号、逻辑推理等;右半脑管形象思维,侧重于想象、节奏、图形、位置、音乐、形象思维等。两个半脑有相对独立的支配能力,左半脑支配右手,右半脑支配左手。人们一般较多地使用右手,相应地促进左半脑发达,我们要是再多使用左手,必然会促进右半脑发达。如果我们同时使用左、右手进行多键并击,必然会促使左、右半脑同时发达。
由此可见,凡是运用左、右两手同时进行操作的人,都能促使大脑的左、右两个半脑大幅度发展,充分发挥其潜力,使记忆和思维能力大幅度增长。
三、计算机速录人员应用的广泛性
(1)听打。速录人员将听到的语言信息,用计算机速录方法通过速录机立即将速录码传送给计算机,通过“译码、编校系统”(软件)译成汉字,然后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或通过投影仪投向屏幕。
(2)看打。速录人员看着文字稿件,将稿件中的文字信息,输入到速录机,通过编校,打印成文。
总之,计算机速录的应用,是灵活多样的。可以即打、即校、即显。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先存入速录机内经过翻译、整理以后再打印出来。
四、计算机速录员的听打录入
(1)重点记录
就是把讲话中的重要或主要部分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大都是因为讲话内容没有详细记录的必要,或者是由于讲话人的口才欠佳,或者方言难懂,无法进行详细记录,只能记其重点。
(2)详细记录
比重点记录要详细,但又不同于全面记录。它可以把一些无关紧要的或重复的词、语、句略去,把讲话内容详细记录下来。
(3)全面记录
就是把讲话内容基本上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但是,由于口语和书面语有差异,听打速录稿比之原来的讲话,在语法和用词上,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这就要以客观要求或速录员的文化水平来决定了。假若主持人要求你全面记录,无论讲话内容有无差误,都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那就按照主持人的意见尽量全部记录,努力做到一字不漏。如果主持人要求你全面记录,记下以后,马上打印出来,那就要在语句通顺上加以注意了,这就需要速录人员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由此可以看出,速录工作是一项锻炼人的工作,速录员不仅可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认识水平,加上手指的锻炼,还可促使大脑发达、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同时提高,这就能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智慧、高技术、高品质的专业人才。
总之,速度、时间、效率,是信息处理的主要要求,也是信息处理发展高度的里程碑。我国当前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速度、时间、效率的要求已愈来愈高。在这新形势下,计算机速录方法正是时代的需要,国家、民族的需要,也是我国中文信息处理领域里的又一次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唐亚伟.亚伟中文速录机——培训教程[M].
[2] 吉早林.论高职院校速录人才的培养.
[3] 张素德.关于速录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