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rg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前预习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其不但是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关键,更是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的基础。不过当前初中英语课前预习还存在一些缺陷及不足,需要及时加以改善和优化。本文将简单介绍核心素养,分析当前初中英语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并就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初中英语教学的进步发展起到些许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课前预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培养已然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与环节加以落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其中,课前预习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的关键环节,通常被视作保障教学效果,强化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保障课前预习效果十分有必要。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背景下广受关注的学生应具的品格与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影响甚至决定学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要素。时至今日,核心素养已经渗透到了初中教育的各门学科之中,学生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知识,同时形成相应的核心素养。对初中学生而言,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及文化意识是其必须具备的三大核心素养,其中语言能力指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及技能,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如理解英语词汇和语法,有效进行英语的听说读译等。思维品质则是指学生能够准确把握英汉语言思维模式的差异,并能有效实现两种语言思维模式的转换。至于文化意识则指学生对英语文化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能够基于英语文化对英语进行深度学习和研究,逐渐形成国家化视野。而课前预习则是有效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基础,其不但能够有效改善英语教学效果,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探究,在保证教学、育人质量及效率的同时,增强核心素养培养。
  二、当前初中英语课前预习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缺乏兴趣。初中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兴趣较为缺乏,原因在于传统英语教学大多停留在语言能力方面,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等,大多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而且对所学知识与技巧的理解程度较低。如此一来,学生会觉得英语学习极为枯燥和乏味从而失去学习兴趣,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课前预习中来,导致预习效果较差。
  第二,流于形式。当前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师生互动较少。一方面,教师简单地将课前预习理解为学生在课前对相关知识进行提前了解,从而没有进行引导和管理,导致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毫无头绪,课前预习所能起的效果极为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语教学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关键在课堂上,并不在于课前预习阶段,从而没有从心底里加以重视,在预习过程中只是简单应付和敷衍,整个课前预习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实现和英语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第三,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不足。传统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语言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通常只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及技能,对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所不足。英语课前预习受英语教学影响,也没有深入践行核心素养培养任务,教师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任务及内容多聚焦于英语知识、技巧及听说读写能力练习,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提前了解和自主学习。在这种课前预习模式下,学生通常只会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英语知识,并没有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基于学习方法强化语言能力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不能简单地布置预习内容及目标,而是要针对课本内容向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技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准确理解和把握知识点,保障预习效果,并让学生在长期预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强化语言能力。例如,在布置七年级下册Unit 6 I’m watching TV的第二課时(SectionA 2d-3c)的课前预习作业时,我会对学生们说:“(1)学会本课时的单词并尝试背诵默写;(2)认真朗读2d的对话,找出英语中电话通话的交流套语,尝试跟同学做个对话;(3)通过朗读Grammar Focus的句子,尝试归纳现在进行时的用法、结构、有哪些标志性词,与一般现在时的区分是什么?(4)试着完成课本3a的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由浅入深地对课本内容进行了学习和研究,逐步掌握了知识点,强化了听说读写能力。而且通过课前预习,学生也对科学学习方法有了一定了解,能够在之后的预习中灵活应用。
  2.结合汉英差异锻炼思维品质
  初中生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还需要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快速而有效地实现汉英两种思维模式的转换。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英语思维模式进行思考,而非用汉语思维思考后再转换为英语。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当有人问你‘Can’t you come to my party?’时,你想去的话该怎么回答呢?这个回答方式和用中文回答‘你不能来我的聚会吗’是一样的吗?”这样一来,学生在预习时会尝试通过英语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从而形成思维模式差异意识。教师在课堂上再对汉英回答“Can’t you……”与“你不能……”的差别进行详细解析,引导学生形成英语思维品质。
  3.针对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意识
  文化差异是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须正确认知和理解的内容,这也是初中英语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所在。在平常的英语课前预习中,教师应当提前对汉英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讲解,或者为学生准备相应资料,让学生在预习时自主了解文化差异所在。例如,在教学九年级Unit 3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之前,教师对中英文化中人的性格差异进行简单分析,西方人更加直接大方,往往会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如果他们觉得什么东西很好吃或者难吃的话,通常都会不加掩饰地进行赞美或否定。而中国文化则更加内敛,中国人在吃到好吃的东西时也会由衷地进行赞美,但是在吃到不好吃的东西时,往往不会当面进行否定,而是会出于礼貌客套地表示“还不错”“挺好”之类的意思。学生对这些中英文化差异有一定了解后,在预习时能够更加有效地理解英语知识,保障预习效果。
  综上,当前初中英语课前预习还存在一定缺陷与不足,尤其体现在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不足方面。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时,必须采取合理策略,基于学习方法强化语言能力,结合汉英差异锻炼思维品质,针对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意识,全面改善教学现状,在保障学生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强化其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邓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 疯狂英语(教学版), 2017(4).
  [2] 王仕才.初中英语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式探索[J].考试周刊,2019(13).
其他文献
【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数学能力,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数学思想主要是问题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类型,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五要”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积累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问题设计;规律推导;知识形成;例题教学;解题训练  数学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就必须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贯彻呢?笔者认为,必须坚持“五要”方法,使学生通过数
【摘要】我国体育教学不断发展,针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越发得到教师重视,新课改对小学体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已经成为教育事业的重要开展目标,对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思想品质有重要影响作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是为了能够提升小学生各项身体机能,需要通过漫长的训练来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适应社会对学生的体能需求。本文浅谈了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渗
【摘要】“一般法则”与“特殊性描述”构成了地理教学的密切统一。农业主题历年来都是高考考查的重头戏,但农业题目区域性强,非常灵活,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笔”,所以,本文以“新疆伊犁河谷薰衣草种植”为例,尝试对于“一般法则”的归纳总结,同时也尝试运用“一般法则”进行逻辑的、科学的、专业的“特殊性描述”,以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农业主题综合题解题能力。  【关键词】地理教学;农业;特殊描述  农业主题历年来都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是构筑文章大厦的材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反复推敲、揣摩领悟、仔细品味阅读,才能领会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体会语言的感情和表达的作用,进而真正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一句话,语文课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中
【摘要】在学习中,有些孩子看上去很努力了,可是学习效果却总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学习效率太低。要提高学习效率,除了要提高学习兴趣,还要高效的学习方法。思维导图作为辅助思维能力的图形工具,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它简单、有趣又新颖。巧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巧用思维导图;有趣;英语  兴趣是促使人探究事物的主要动力。小学生首先要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激起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老鼠和猫做朋友了。”这个消息是由森林里的小广播小鹦鹉通过微信群发出的,五秒之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知道了。有的小动物议论道:“不可能,猫和老鼠一直都是死敌呀,怎么会做朋友呢?”还有的说道:“猫和老鼠几千年来可都没做过朋友,怎么今天还做朋友了呢?”  就在大家都议论纷纷的时候,猫和老鼠一起牵着手出去玩了,它们决定乘小船出去游玩,他们一起建造小船,一个小时过去了,一条漂亮的小船造好
王凤利——幸福源动力教育体系创始人,Dic国际合作项目学期组负责人,国家十一五课题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发潜能教育研究组研究员。北师大学前教育博士,澳大利亚巴拉瑞特MBA硕士。广东省文化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会长,被权威机构评选为”全国家庭教育专家”十大领袖。  幸福源动力理论解读——教育的本质是爱与幸福  在开展近二十年的DIC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中,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就是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在
【摘要】随着国家对学校书法教学的强调,书法教育日益受到关注,书法教育从学校延伸至社会各个层面,成为全民、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对于传统中国书法的学习存在着不同发展层次、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任务等各方面的差异,而传统的师徒教学方式不适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不适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本课题通过开展“单元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在教学中通过设置单元小组,形成以唐楷、魏碑、汉隶三个学
作文来源于生活,与日常生活的的点点滴滴息息相关。我在农村任教10多年以来,感觉作文教学很难,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更难,他们孤陋寡闻,阅读量少,索才有局限性,农村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接触的新鲜事物少,见识面窄。所以,作文对孩子们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愉快的写作呢?在教育中我深深的知道: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
本报综合报道8月27日上午,东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援助专家)团队成立仪式暨见面会在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召开。  此次会议的召开旨在借助优质的专家资源,做好东莞市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探讨东莞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和新做法,促进东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发展。  会议首先宣布东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心理援助专家)团队成立并为专家颁发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