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服用产后生化汤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jbj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化汤,是一剂自古至今长期流行的产后理血方药,某些地区习惯将此方作为产后必服之剂。中医认为,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本方能化瘀生新,所以名为“生化汤”。方剂来源于清代《傅青主女科》。
  【药物组成】
  当归:性甘味辛温,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功效。
  川芎:性温味甘,具有活血行气、袪风止痛功效。
  桃仁:性平味辛,有活血袪瘀、润肠通便等作用。
  干姜:味苦涩,性温,入肝、脾经,辛温可增行血气之力,有温经止血、温中止痛之效。
  炙甘草:味甘,有补中益气之效。
  【作法】当归八钱、川芎各24克、桃仁14粒(去皮尖,研磨)、干姜2克、炙甘草2克,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现多用水煎服即可。
  清代著名医家萧埙的《女科经纶》中记载:“产后气血暴虚,理当大补,但恶露未尽,用补恐致滞血,惟生化汤行中有补,能生又能化,真万全之剂也。”生化汤顾名思义乃“生”新血、“化”旧瘀,主要功能为排除恶露、调节子宫收缩、帮助子宫复旧、减少宫缩腹痛、防止产褥感染。产后第三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剂,自然产连服十剂,剖腹产在排气后连服七剂,一般来说,除非是有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大出血或伤口感染情况,才禁止服用生化汤,所有产妇皆可服用生化汤,如果产妇有发热、感染情况,必须先暂停服用生化汤,请中医师诊断后再决定生化汤方中加减何种药材。
  生化汤不只能促进子宫收缩,生化汤的加减方具有更多用途,如产后血晕血瘀,恶露不下或量少,小腹疼痛、唇舌发紫、脉涩,治疗以生化汤加减(当归、川芎、桃仁、黑姜、丹参、荆芥、大枣),元气虚者,可加黄芪、山药、党参,恶露排出不尽,新血不生者,可加益母草;产妇元气虚、血崩血晕、形色俱脱者生化汤加人参;产后有血块、下腹痛,生化汤加肉桂、红花,散块止痛;产后失血,心神失守、语无伦次,生化汤加茯神、枣仁、远志;产后大便日久不通,因血少肠燥故也,宜服生化汤。
  生化汤虽然是一剂良方,但是也不可滥用、错用、混用,现在听过很多吃生化汤吃出问题的案例,都是因为使用方法错误造成的,不能完全归咎于药方出问题。
  在产妇住院后,亲友常带来些药膳、补品等,让产妇养生、补身,这些所谓的补品中可能含有中药成份,一般人都会忽略这一点,同时服用补品、西药、生化汤等,无意间将中西医药并服,相互作用下易发生问题。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产后生化汤与西医开予子宫收缩药物合用,两种药物都是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恶露排出,同时服用容易造成产后大出血,或恶露越来越多,且颜色鲜红。另外也有服用生化汤产生许多不良的状况,如子宫收缩不良、伤口瘀肿疼痛、高血压等,还有产妇产后体力不足,素体瘦弱、虚弱,服用生化汤后承受不了强烈的子宫收缩,造成体力耗损、下腹疼痛、大出血等等。
  其实,生化汤毕竟也是一剂“药”,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每个人体质、症状都有不尽相同,用同样一副药剂也必须针对个人来调整、加减药方,所以产妇在要服用生化汤前,依照中医师针对个人体质、特殊症状开生化汤之加减方,会更为安全又有效。
  坐月子服用生化汤要注意避免过量,以及滥用、错用、混用,把握“重质不重量”的原则最重要。
其他文献
做网站,听起来很简单,但 亲手做就不那么容易了, 特别是对于一些只是想过过网站瘾或者对设计制作一窍不通的文学爱好者,都不大想花太多的精力在网站的设计以及制作上面。而榕
目的探讨CB1R(大麻素受体1)在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大鼠海马中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方法采用海人酸(KA)腹腔注射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并于癫痫持续状态30 min后终止发作,在终止发作后的4 h、1 d、1周、1个月、2个月,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CB1R的变化情况。结果KA组大鼠在癫痫持续状态后CB1R在海马CA1区的平均吸光度(IA)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1周之内CB1R逐
作者简介:王凤岐教授、中医内科专家、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药事业及临床50多年,曾负责组织全国著名中医专家为国家领导人进行医疗保健,本书内容涵盖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养生误区和现象。作者以多年的临床经验给时下一些养生保健热点问题赋予新的解读,不仅令人耳目一新,且剖析了当下养生热潮下的值得人们反思和重视的一些健康问题。既有高屋建瓴的养生大道,也有具体病症的解说剖析和养生方法的指导。本文选自作者的《健
期刊
与天天的相逢是在一个QQ的聊天室中,我们天南海北的一通胡坎后,把对方加为了好友。天天不像有些网友一上来就开始查“户口”,而我也没有兴趣了解那些无聊的东西,所以当时我们
期刊
儿童“脾常不足”,常易为饮食所伤,故临床多见脾胃疾患,如积滞、疳证、呕吐、腹泻等。常用的按摩手法有:    摩 腹  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抚摩,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患儿取仰卧位,术者用掌心或四指在腹部顺时针抚摩,每天一次。    揉足三里  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揉足三里,每天一次,有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益气养血的作用。    捏脊法  通过按摩督脉和膀胱经,能通经脉、平阴阳
期刊
4月份有两个节气:清明和谷雨,它对应阴历的三月。这个月对应十二消息卦的夬卦。夬,决也,增益不绝就会决口。这两个节气里,是人的气血从内脏向外走的过程,主要是肝引导气血向外发散。肝气郁结无法向外舒发,就像闷壶一样烧着,人体就会出现阳气越来越盛,如不注意保肝,可能诱发高血压等疾病,如果血压反复升高,还可能引起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农历三月护肝是健康的主题。  据《宋史·太祖本纪》载:有一
期刊
ITSM是一套很好的方法论,按照这套方法论实践的话可以很好地管理网络。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虽然ITSM这一理念非常的先进,可是在国内,成功实施的ITSM项目却少之又少。
{运动养生}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中外科学家的共同认知。人如果没有自觉的运动,而是安于休息,那么他的生命周期就会缩短。基于这种认识,我每天坚持慢跑3~5公里。人体最完美的运动
期刊
想拥有健康的身体,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健身房?不用担心,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就能达到目的。    ←马步增强平衡感→  扎马步有助锻炼平衡感,特别是对中老年人。具体做法是,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身体挺直,吸气,呼气时膝盖弯曲,将意识集中在肚脐下5厘米的点上,放慢呼吸。每天练习,会提升平衡感,也可预防关节疾病。    ←后仰放松脊椎→  长期伏案工作让脊椎不堪重负,不妨让它轻松一下:身体站直,两手背
期刊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脑病科的病房里,曾收治过一名老军人,是个84岁的老太太,她患颈椎病已 经有20年了。老太太在描述病情的时候说:“我现在不仅脖子疼,而且还整晚失眠。脖子稍微一动,整个脑袋就开始眩晕。以前我经常做按摩,效果都不太好。”   主任医师王新志在检查老太太的颈部时,发现她颈部的生理弯曲已经消失,按上去能感觉到有条索状物存在,并且,她还有压痛感。  医生问:“您平时做按摩时都按哪几个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