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化学是化学教学的启蒙,知识点的教学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观。渗透守恒的思想,学习科学进步的历史,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方法。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作为渗透化学学科内涵的重要一课。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 守恒 学科内涵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守恒观的一个良好切入点。在初三化学教材中,上册书首先在第46页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介绍到: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第108页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较为简单的提到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之后在下册书第31页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拓展视野介绍到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反应。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充满氧气的世界,于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阶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不仅揭示了一类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为学习物质间的反应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学生不仅能体会化学的神奇,也能感受到氧化和还原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教学目标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会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学会进行科学探究,并在合作交流中,提高科学素养学会探究的一般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介绍氧气的发现史,氧气性质的拓展。
【演示实验】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铁丝生锈;3煤气爆炸
我们把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上述实验中,有的缓慢有的剧烈,但都是氧化反应。
那么氧化反应定义中的氧,一定是氧气么?
那么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再判断。
观察
生思考,疑惑,不一定
体会化学的神奇
学习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认识不同的氧化反应。
设计悬念
介绍氧化还原反应
【演示实验】教师将一根红色的铜丝放在火焰上加热,之后请同学观察现象。
黑色的物质即为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丝和氧气发生反应。其中铜被氧化成为氧化铜。
写出这个反应方程式:
O2 2Cu2CuO
被氧化的铜还能变回去么?
师将灼热的氧化铜丝放入装满一氧化碳的集气瓶,瞬间,表面由黑色变回红色。
CO CuOCu CO2
这个过程就是氧化铜被还原回铜。物质的世界,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你从中发现什么规律么?
【板书】
氧化反应:得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氧的反应
非常好,对于氧化铜变为铜的过程称为还原反应,但是同时发生的即为一氧化碳变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氧化反应。大家觉得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感到合理么?
氧化铜将氧元素传递给一氧化碳而自身失去氧元素。
一氧化碳碳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是还原剂。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成铜,是氧化剂。因此,上述反应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有氧化性,提供氧、参与还原反应
还原剂、有还原性,夺取氧、参与氧化反应
铜丝表面变黑
生:应该可以
感到神奇
分析并回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并未改变。
铜得到氧元素称为被氧化。
氧化铜失去氧元素称为被还原。
合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元素不会消失,所以有物质得到氧元素必定有物质失去氧元素。
参与游戏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一氧化
碳具有 性。
在实验中引入课题,实事求是
训练观察能力,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化学世界
应用氧化、还原知识会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举一反 三,认识其他的物质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还有别的物质能够还原氧化铜么
裝置图教材P108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操作及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实质。
C 2CuO高温 2Cu CO2↑
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并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
反馈练习:氢气也能还原氧化铜,请标注方程式中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用箭头表示。
H2 CuOCu H2O
反馈训练:2Mg CO2 C 2MgO
可以夺取氧元素的物质
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性质
生答:氧化铜提供氧元素是氧化剂,氢气夺取氧是还原剂
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相关练习:
Zn 2HCl ZnCl2 H22↑
学会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
神奇的自然界也就反复发生着氧化还原反应。自然界中的铁总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描述道古代炼铁的方法。发展到现代的高炉炼铁等都是利用物质来还原。
讲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将化学联系生活。
探究实验
对暖宝宝的发热原理进行探究,对暖宝宝成分提出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小组合作
在实验中体会和学习
思考与拓展
课后思考:2Na Cl2 2NaCl 方程式中没有氧元素,还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发现反应中有化合价的升降。
课后探究
教学反思: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难度不可太大,又要讲述清楚其原理。故本课从实验开始讲述这个故事,之后让学生从游戏中体会元素传递的过程,同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又是中考要求掌握的部分,最后联系实际,在实验探究中体会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元素化合价有升降的部分作为课后学习的拓展。
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2004
[2]宋心琦,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和教材改革的看法.化学教育
[3]毕华林,杜明成.基于化学基本观念构建的教科书设计.化学教育
关键词:氧化还原反应 守恒 学科内涵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守恒观的一个良好切入点。在初三化学教材中,上册书首先在第46页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后介绍到: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第108页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较为简单的提到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之后在下册书第31页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拓展视野介绍到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来分析这个反应。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充满氧气的世界,于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阶段,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不仅揭示了一类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为学习物质间的反应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学生不仅能体会化学的神奇,也能感受到氧化和还原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教学目标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会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学会进行科学探究,并在合作交流中,提高科学素养学会探究的一般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介绍氧气的发现史,氧气性质的拓展。
【演示实验】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铁丝生锈;3煤气爆炸
我们把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上述实验中,有的缓慢有的剧烈,但都是氧化反应。
那么氧化反应定义中的氧,一定是氧气么?
那么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再判断。
观察
生思考,疑惑,不一定
体会化学的神奇
学习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认识不同的氧化反应。
设计悬念
介绍氧化还原反应
【演示实验】教师将一根红色的铜丝放在火焰上加热,之后请同学观察现象。
黑色的物质即为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铜丝和氧气发生反应。其中铜被氧化成为氧化铜。
写出这个反应方程式:
O2 2Cu2CuO
被氧化的铜还能变回去么?
师将灼热的氧化铜丝放入装满一氧化碳的集气瓶,瞬间,表面由黑色变回红色。
CO CuOCu CO2
这个过程就是氧化铜被还原回铜。物质的世界,事物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你从中发现什么规律么?
【板书】
氧化反应:得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氧的反应
非常好,对于氧化铜变为铜的过程称为还原反应,但是同时发生的即为一氧化碳变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氧化反应。大家觉得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感到合理么?
氧化铜将氧元素传递给一氧化碳而自身失去氧元素。
一氧化碳碳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是还原剂。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成铜,是氧化剂。因此,上述反应也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有氧化性,提供氧、参与还原反应
还原剂、有还原性,夺取氧、参与氧化反应
铜丝表面变黑
生:应该可以
感到神奇
分析并回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并未改变。
铜得到氧元素称为被氧化。
氧化铜失去氧元素称为被还原。
合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元素不会消失,所以有物质得到氧元素必定有物质失去氧元素。
参与游戏
氧化剂是 ,还原剂是 ,一氧化
碳具有 性。
在实验中引入课题,实事求是
训练观察能力,认识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化学世界
应用氧化、还原知识会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举一反 三,认识其他的物质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还有别的物质能够还原氧化铜么
裝置图教材P108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装置、操作及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实质。
C 2CuO高温 2Cu CO2↑
现象:黑色固体变红色,并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
反馈练习:氢气也能还原氧化铜,请标注方程式中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用箭头表示。
H2 CuOCu H2O
反馈训练:2Mg CO2 C 2MgO
可以夺取氧元素的物质
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性质
生答:氧化铜提供氧元素是氧化剂,氢气夺取氧是还原剂
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相关练习:
Zn 2HCl ZnCl2 H22↑
学会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联系生活实际
神奇的自然界也就反复发生着氧化还原反应。自然界中的铁总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描述道古代炼铁的方法。发展到现代的高炉炼铁等都是利用物质来还原。
讲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将化学联系生活。
探究实验
对暖宝宝的发热原理进行探究,对暖宝宝成分提出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小组合作
在实验中体会和学习
思考与拓展
课后思考:2Na Cl2 2NaCl 方程式中没有氧元素,还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发现反应中有化合价的升降。
课后探究
教学反思: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难度不可太大,又要讲述清楚其原理。故本课从实验开始讲述这个故事,之后让学生从游戏中体会元素传递的过程,同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又是中考要求掌握的部分,最后联系实际,在实验探究中体会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元素化合价有升降的部分作为课后学习的拓展。
参考文献
[1]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2004
[2]宋心琦,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和教材改革的看法.化学教育
[3]毕华林,杜明成.基于化学基本观念构建的教科书设计.化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