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你的教法,就是你的活法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孩子们的身上,我渐渐明白:有时候,我们做老师的并不需要说很多、做很多,也许孩子们只需要一句鼓励的话语,也许只需要几行加油的文字,有了这些,他们就会拥有前进的希望和奋斗的信心。作为老师,应当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做了我能为你们做的事。虽然有很多不足和遗憾,但我尽力了。”
  青春语文大师王君老师说:“你的教法,就是你的活法。”这句话也常常让我反思,自己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姿态教着,怎样的姿态活着。工作以前,不管做什么,我总希望和别人不一样;工作以后,仍希望坚持自己的本性,找到适合孩子们的语文学习方式,并将这种适合发挥到极致。
  学会观察,为文字添一抹亮色
  以前,班上的孩子们写作文时总是走不出“生病时妈妈悉心照料”“下雨时爸爸及时送伞”“运动会时同学加油鼓劲”之类的旧圈儿。究其原因,是缺少对生活素材的观察和积累。在和孩子们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我慢慢地找到了一套培养孩子们观察意识,提高写作兴趣的“葵花宝典”。
  班上好多孩子都将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带到了教室,每次孩子们读书的时候,我也禁不住沿着窗边走上一遭,有时摸摸苗苗的叶儿,有时闻闻花花的香,有时比比哪个塑料小瓶儿的花草更有长进。
  孩子们的宝贝中有一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却叫不上她的名字,只知道她的叶子绿绿的、窄窄的、长长的,比美似的向四方伸展着。正中央是一个纹理清晰的粉红色“手掌”,它笔直地挺立在绿叶中间,像个骄傲的小公主。我禁不住将手机拿出来一搜,哦,原来她的名字叫:紫花凤梨。凤梨?吃的!孩子们说轻轻一挤就能出水,难道此味儿清凉爽口,堪比凤梨?
  我心生一计,将这盆紫花凤梨抱起来,走到讲台,要求孩子们认真观察,给“紫花凤梨”重新起一个名字,并以此为题,进行一次细致的微描写。
  有了具体的观察对象,孩子们下笔轻松多了。看完作品,我暗自窃喜,这些家伙们真是深藏不露!不必说惊人的构思,也不必说风格迥异的语言风格,单是给这凤梨姐起的名字就能让人发出无穷的赞叹,比如豪放派的“爆雨紫花”“紫色岩浆”“千年老妖”,婉约派的“双紫戏叶”“紫衣兰”“万华凤羽”。没想到,大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么丰富。
  再看文字描写,有的充满着童真童趣,比如小王同学写的“紫花是顽皮的小孩,有时悄悄地躲在叶姐姐身后,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捂住姐姐的眼睛,说道:‘猜猜我是谁?’有时,居高临下地看着叶姐姐,淘气地说:‘嘻嘻,快来抓我呀。’面对如此顽皮的妹妹,叶子无奈地一笑,但还是不厌其烦地陪妹妹玩着”。
  还有孩子的文字体现出了人生哲理,比如小李同学写的“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结构,却让我觉得它比牡丹还要大气,比桃花还要娇艳,甚至比火红的玫瑰还要引人注目,它给了我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我爱花,更爱这样积极向上的花,此花只得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赏呢?”
  看,每个孩子的文字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这个小小的写作训练也让我明白,对孩子来说,写作最困难的事情是缺少观察,没有素材,而我要做的正是给他们一个杠杆,帮他们撬动写作星球,带领他们发现更多的写作奥秘。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十五年前,我遇到了一位语文老师,在一场全班五十多人参与的读书会中,她偏偏选择了默默无闻的我成为这场交流会的主办人。因为这次读书会,我和她走近了。我向她吐槽烦恼,她给我支招,给我鼓励和支持。在她的影响下,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毅然选择了中文系,毕业后也选择了成为像她一样的语文老师。我知道,如果我也能像恩师那样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对之加以鼓励和引导,能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对人生充满信心,这不仅对他们的学习,甚至对他们整个人生的成长都是有好处的。
  教过一个文采斐然的小伙子,那时的他比一般的男孩要矮一大截,戴着一副小小的眼镜,像个小学生。可写作文时,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我总觉得在他小小的身体里安装了无数的开关,只要让他写作文,他身体里所有的开关就都会打开,发出耀眼的光,这光照亮了他的小小的文学世界,也照亮了我的心。他的作文总能让人眼前一亮,时而让人忍俊不禁,时而让人陷入思考。
  我曾经写了很多鼓励的话在他的作业本上,没想到两年过去了,他还保存着。他拍了照片给我看,我既惊讶又感动,男孩子这么细心的还真不多见。同时,我也打心眼儿里为他感到高兴,为了写出更多优秀的文章,他一直保持着勤奋读书、勤奋练笔的习惯,有时痴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样坚持自己梦想,并为之不断奋斗的男孩子真的太帥气了!后来,我读到一句话:当你发现自己有某种天赋的时候,一定要努力攥紧它,如同攥紧自己的生命。我又在第一时间把这句话分享给了这个逐梦的男孩儿,希望有一天他的作家梦能真正实现。
  从这些孩子的身上,我渐渐明白:有时候,我们做老师的并不需要说很多、做很多,也许孩子们只需要一句鼓励的话语,也许只需要几行加油的文字,有了这些,他们就会拥有前进的希望和奋斗的信心,在合适的时候,他们一定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惊喜。
  李镇西老师说:“要让别人因为你们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今年是我做老师的第四年,虽然我能做的还很少很少,但是第三十年的时候,我希望自己也能像李老师一样,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做了我能为你们做的事。虽然有很多不足和遗憾,但我尽力了。”
其他文献
“语文就是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  ──钱理群  语文在您的带领下,显得更有活力……  初次相见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您自信地走入教室,几句精炼的自我介绍后,您将曾经获得的荣誉证书在班里传开。一节课的时间,您让我们感受到了您的硕果累累……  求学之路上,语文对我是眷顾的,从小学的梁老师到现在的您,都在一步步让我感到学语文等于享语文。是您给予我们一个提升自我、增加自信的舞台。从阅读分享会
作为学校课程资源中心的主任,来自巴蜀中学的初中骨干教師李登竹全面负责巴蜀部的课程体系建设、学科教研和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可以说肩负着五十七中巴蜀部与巴蜀中学在课程资源上实现深度融合的使命。  在很多学校集团化发展的过程中,都提出要实现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同步,但在实际操作中想要真正融合,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为五十七中学子提供原汁原味的巴蜀教学,这中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平衡点。”李登竹所谓的“平衡点”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中医讲阴阳,论五行,十分重视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倡遵照四季五补的理论,来指导人们饮食用膳,就会起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作用。我们开辟“四季药膳”小栏目,每期针对当季高发病症推荐适宜药膳,帮助大家平衡阴阳,远离疾患。香椿豆腐鸡肉汤  食材:香椿尖1 0 0克,豆腐3块,鸡肉250克。  做法:先将香椿尖洗净,去除硬梗;豆腐每块切成6小块;鸡肉洗净,切丝。锅内加入
睡眠充足身体好。可是你知道吗?睡多了也可能是睡眠障碍的早期征兆,尤其是怎么睡也睡不够,明明比以往睡得多,却还觉得不解乏,那你就要注意了。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科专科主任医师李艳表示,睡眠障碍有时只是表象,很可能背后还伴随着其他疾病,比如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老漂族”心理问题应重视  李艳介绍,在广东省中医院睡眠专科门诊接诊的患者中,虽然有60%的患者为中青年群体,但这并不代表青少年和老年群体的患
●“问题孩子”的背后,有历史、教育、社会的原因,以及来自青春期自然成长的原因。而青春期暴力的心理因素是:沟通能力的缺失和信任关系被破坏。  ●解决青春期“问题孩子”的基本思路是:生命情怀、心理预案、有效沟通、持久信任、规则教育。  ●对待青春期的“问题孩子”,要保护生命、化解情绪、规范行为、发展个性,从而建立“公信、他信、自信”的校园生态。  ——詹大年关于“问题孩子”的三点探索  詹大年给自己开
在内蒙古的东部,大兴安岭向科尔沁草原和松嫩平原过渡地带,是蒙古族歌曲中传唱的“杭盖”,意为山林中的草地。这里有一所位于大草原上的始建于1946年的纯蒙古语授课的蒙古族学校。学校虽在草原腹地,但却一点不输旗里的学校。“我的家乡在这里,我想让家乡的孩子们不用走太远,就能享受一流的教育。”校长赖高娃这样说着,也这样做着,用自己的行动述说着草原上的教育故事。  要成为“有工作”的人  走上教育的路,还得从
近日,复旦大学几位师生联合发起2017年“一分钟行动”,号召大家“陪站”一分钟来体验或实践对路边乞讨儿童生命尊严的尊重。这项倡议得到了来自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教师的响应,也得到了南京大学朱虹教授創办的“半城读书会”等机构的支持。  不过,也有人对这项活动提出质疑,认为陪站一分钟或许会给乞讨儿童带来更大压力,不如直接给予救助,让他们不再乞讨,哪怕一次只能救助一人。
当教师是最正确的选择  我在一个教师家庭长大,小时候没人看管,爸爸妈妈就带着我上班。五岁开始,我就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听课,耳濡目染他们的激情,站在他们大大的办公桌边好奇地看着他们写教案,出卷子。那时候,爸爸义务教学校所有教师的孩子学奥数,我作为最小一位孩子也参与其中,爸爸规定每天不做完十张卷子不许吃饭,没有商量,铁的纪律,所有的小伙伴都一样。我几乎每天都是哭着在别人的饭香味中完成任务,然后最后一个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应与时俱进地站在全球化视野的高度,正视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足之处,既要恪守中国立场,又要超越地域局限,培养拥有世界情怀的中国公民。  全球化表现为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教育等领域的紧密联系。当今世界,每一个国家(地区)都已经不同程度地被卷进全球化浪潮。全球化在悄然影响着现实世界,包括教育。为此,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应与时俱进地站在全球化视野的高度,正视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
2011年6月23日下午,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举行首届学生毕业典礼,作为校长的薛志芳在致辞时突然有些哽咽。这几乎是他就任校长三年来在公开场合的第一次感情流露。三年来,薛志芳和他的战友们为这所学校投注了太多的心血和智慧,这些毕业生的身上也早已深深烙上了第二实验中学的印记。  从打造润泽生命的校园“文化名片”到浸润师生心灵的教育专属符号,从教师专业成长到卓越课程研发,从书香学校到完美教室,第二实验中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