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晶:道具箱上的孩子爱唱歌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j198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具箱上的孩子
  
  记者:熟悉你的歌迷朋友都知道,你从小就受到父母亲的音乐熏陶,据说你小时候还有一个代表性的名字,叫“道具箱上的孩子”,是怎么回事给大家简单介绍介绍。
  谭晶:我父母原来都是当地文工团的独唱演员,在我不太懂事的时候一直带我到处演出,受音乐的熏陶真的是很多。听妈妈说,我经常会在道具箱上唱啊跳啊的,累了就铺个小褥子倒在那儿睡了,所以大家叫我“道具箱上的孩子”。
  那个时候可羡慕他们了,总觉得站在那个舞台上,穿着漂漂亮亮的衣服,那么多灯光打着他们,为大家唱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能那时候在自己心里种下非常深的种子,音乐已经成了我生命当中的一部分,也成了我现在的全部。
  记者:那时候你离舞台这么近,有没有机会登上舞台呢?
  谭晶:大概是九岁的时候,我妈妈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跟她一起唱了两首,一首叫《洪湖水浪打浪》,还有一首叫《妈妈教我一支歌》。效果很好,虽然我感觉掌声给了我,但是我觉得更多好像还是给我妈妈的,因为她是主角我是配角。
  记者:是不是看到你唱歌这么受欢迎,然后妈妈开始往这方面培养你。
  谭晶:可能是我妈妈觉得从小就有唱歌的天赋。听我妈妈讲,我两三岁的时候,就能哼唱《妹妹找哥泪花流》,虽然不太会说话,但是调已经能够掌握得很准了,所以她可能觉得我唱歌还是有天赋。大概是13岁的时候,就开始正式教我唱歌,妈妈是我的第一位老师。
  那时候正好是属于很叛逆的年龄,家里人越让你干什么你越不太愿意干。其实我那时候很喜欢唱歌,但是我喜欢唱的都是流行歌曲,比如喜欢唱邓丽君、毛阿敏的歌。我妈妈教我唱的是民歌,还要练声什么的,就不是特别愿意上课。
  但有一次印象特别深,从那以后我就不再贪玩了。妈妈有好几个学生都是农村的,每次骑着自行车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找她上一次课。当时妈妈跟我说完这个以后,我一下子觉得自己好像突然懂事了。守着这么一个现成的老师,我还这么不刻苦,别的孩子那么远来求学,我就觉得自己挺差劲的,从那以后我慢慢开始配合妈妈。
   记者:您考到山西大学音乐系没多久又退学了,然后又考上了中国音乐学院,这中间的曲折,给我们讲讲吧。
  谭晶: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妈妈在中国音乐学院进修了两年,她那个时候年龄已经很大了,没有办法坚持学下来,她就觉得特别遗憾,就将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
  
  记者:现在你作为公众人物,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还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我们都知道你是禁毒形象大使,参加宣传抗艾滋病的活动,你怎么看自己做的这些工作?
  谭晶:我觉得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能够起一个带头的作用,我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爱心的队伍当中来。其实,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你帮助别人同时也是在帮助你自己,你看到别人特别快乐开心笑的时候,自己也是快乐的。
  我还是“春蕾计划”的形象大使,主要是关注失学女童,在我的家乡也有很多这样的孩子。我在太原举办过一场义演,虽然我们没有特别豪华的灯光音响、漂亮的服饰,但那场义演来了很多观众。当时来了十个孩子,都是“春蕾计划”受资助者。她们要么父母早逝,要么家人卧病在床,家庭条件都非常困难,我一首《绿叶对根的情意》连着唱了四遍,现场的观众一直在捐款,一直在连续不断捐款,还有很多人从二楼往下扔钱,我当时非常感动。其实社会上还是有非常多的有爱心的人,只是大家没有做这样的事情号召他们,我想有更多人做的话就会有非常多的人加入到队伍当中。
  记者:对今后自己事业上的发展有什么新的打算吗?
  谭晶:我希望能够有更多更好的作品,献给更多的观众朋友,也希望能够把更多的中国民族音乐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更多地展示给我们海外的观众朋友们,让更多的外国人、外国观众了解我们的中国,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
  
  (中央电视台《音乐人生》供稿 王敏 赵世民 整理)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2011年5月23日晚,“理想之歌——傅庚辰作品音乐会”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隆重上演。  这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作曲家傅庚辰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用他的话说,这次音乐会就是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通过音乐作品反映革命家诗作中蕴含的革命理想和信仰情怀。”当晚的演出,由指挥家陈燮阳执棒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联袂李双江、郁钧剑、王宏伟、秦鲁峰、黄华丽、孙丽英、霍勇、
2010年8月1日至6日,在中国北京举办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大会所征集的论文(论文集收录的合作性研究论文,以第一作者所在工作单位或机构为准)共录用了979篇论文(其中包括专题研讨·圆桌会议论文245篇),论文按地区分类统计结果如表-1。    笔者将从六个方面说明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状况②。  一、学校教育研究  本届音乐教育大会,学校音乐教育专题研究以音乐教育课程与理念、模式、现行
离开中国本土在国外建立民族乐团,早已不是新闻,例如新加坡华乐团、马来西亚槟州华乐团、美国纽约长风中乐团、美国旧金山火凤青年国乐团等等。时至今日,可以说,凡是有众多华人居住的地区或国家,就有民族乐团,尽管其规模及称谓各自不同——民乐、华乐、中乐、国乐。这其中有一个共同点,即乐团成员虽为不同国籍,但均为华裔。然而,全部由非华裔的外国人组成的民族乐团,在当今世界却极为鲜见,这就是成立于1997年6月的日
  
2007年11月22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了“国际现代音乐协会”及“亚洲作曲家同盟”的联合国际现代音乐节,十天内共排出24场音乐会,演出了156首现代作品。同时亦有6节学术研讨会,发表了14篇论文,探讨现代音乐方向。来港参与音乐节的包括51个国家及地区的240多位音乐家、作曲家、学者、学生及媒体人士。除了香港的演奏家外,亦有来自中国台湾、四川以及阿根廷、卢森堡、荷兰、日本、韩国的表演队伍。主办单
近些年,伴随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入驻,东湖高新区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对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光谷地区以每年400-600人的规模招聘新教师。教育规模快速扩张是光谷教育发展的机遇,更是挑战,特别是对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东湖高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坚持基于学校、师德为先、知行合一的原则,探索出“一三五”培训模式,即“入职内一周,岗前封闭学习;三年
2009年4月15日—18日,国家大剧院上演了普契尼的名剧《托斯卡》,为国家大剧院首届“歌剧节”揭开了序幕。我有幸“观看”了18日晚的由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张立萍教授饰演女主角(托斯卡),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饰演男主角(卡瓦拉多西),李心草指挥、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及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的新版本。在进入剧院的时候,人们对另一对男女主角的演出已经好评如潮,即在15日和17日由奥地利女高音
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在京启动  本刊讯 3月31日下午,“2011中国音乐“金钟奖”流行音乐大赛”在京正式启动。本届金钟大赛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共设有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西安、沈阳、武汉、石家庄以及全新的台北和港澳赛区等10个地面分赛区。为了吸引更多有梦想、有才艺的音乐人参赛,本届“金钟奖”还首度设置了11大网络赛区。今年“金钟奖”将继续探索“专家
十九世纪末,西方调性音乐被逐渐瓦解,由此逐渐开始了音乐的现代化历程:印象派音乐、序列音乐、先锋派音乐,直至当下的后现代主义音乐,多元化、复风格成为当前学术型音乐创作的主流。中国传统音乐在遭遇现代音乐思潮的过程中也在寻求着自己的语境:如何将现代手法的探索和传统民族原生态音乐相结合成为时代所趋。以打击乐为素材进行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探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郭文景的铙钹三重奏《戏》、瞿小松的《曦》、贾
2010年11月27日晚,在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举办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内蒙古音乐家协会、内蒙古电视台承办,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协办的“难忘的歌——阿拉腾奥勒作品音乐会”。音乐会由姜金一担任乐队指挥,来自内蒙古歌舞剧院、内蒙古广播电视艺术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单位的二百余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