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房山区的数学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陆房地区偏远,中学尤其是小学严重的缺少数学老师,所以每到接收新初一的学生老师们都非常头疼。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是差的一塌糊涂。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怎么办呢?校长说:借用咱们农村老百姓一句话:来什么孩子咱养什么孩子!咱们大家就学铁杵磨成针的精神,苦干三年,大多数孩子还是会成才的。针对山区中学生的特点,我对此作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山区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小学初中文化,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山区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山区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山区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
  (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就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
  (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为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积与商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思维从各方面发展。
  四、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如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44页,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开头提出的一个关于踢足球的问题,学生根本不知什么踢足球,这样的背景对学生的学习就没有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及时地将此背景巧妙地进行创改,如将上述问题改为:打篮球的问题(本地区的学生都打过篮球),就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 人才。
  
其他文献
学位
同学们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以上变化要求他们的认知结构要发生根本变化,而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中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因此同学们必须重视学习数学的方法。这里对学习数学的七个主要环节谈几点看法。
期刊
【摘要】著名数学科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罗巴切夫斯基也说:“不管数学的任一分支是多么抽象,总有一天会应用在这实际世界上。”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更会为生活服务。我们作为农村基层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数学与生活相依相存的思想,把数学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小学数学的高效学习服务。   关键词:小学数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教育关系到提高国民素质。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由课例可以看出,“探索性学习”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真正使今天的学习变为明天参与和改造社会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    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是落实全面发展教
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而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二位一体的共同活动。从教学过程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从学习过程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使教与学协调、有效地进行,让学生不仅能学习好双基,而且能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因此,作为教学工作的关键——课堂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的合理调控,有效地激励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提高每堂课的效率,方能大幅度、大面积地提高
期刊
本文主要研究LCD屏的静电防护机理和防护方法.通过对LCD屏的原理进行分析,推导静电防护的机理,进而找出静电防护的具体举措:必须隔离静电,切断静电传导途径,以提高LCD屏在应
国家的进步,离不开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征收拆迁却又是城市发展当中绕不开的难题。始于上世纪90年代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使城市房屋的征收拆迁变成一种必然,这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