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90后的妈妈越来越多了,街上随处可见辣妈和酷宝。然而很多中国妈妈都不太愿意进行母乳喂养。各式各样的奶粉广告总是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大多数都很有创意,甚至让妈妈们觉得孩子吃了配方奶更加聪明。母亲们担心母乳喂养后身材走样,难以恢复;同时婴儿的吸吮会刺激乳头导致妈妈的不适;再加上很多新手妈妈没有生育经验,没有掌握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以至于总是担心孩子吃不饱或吃太多。
母乳喂养看似有那么多缺点,那是不是给宝宝吃配方奶就更加合适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母乳喂养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而且对于母亲和宝宝都是好处多多。妈妈们应该对母乳喂养更了解,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才能作出较好的判断。
母乳是婴儿生长发育期的最佳食物,其不可替代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个健康的母亲一般可提供足月儿正常生长发育到6个月的各种能量、液体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
母乳的营养生物效价很高,易于被婴儿利用。母乳含必须氨基酸比例适宜,为必须氨基酸模式。其中的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比例为1:4,与牛乳(4:1)有明显差别,易被消化吸收;另一个与牛乳的差别在于母乳中铁含量与牛奶相似,但母乳中铁吸收率(49%)高于牛奶(4%)。同时母乳喂养婴儿很少产生过敏。此外,母乳中乙型乳糖含量丰富,利于脑的发育;利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并产生B族维生素,利于促进肠蠕动;所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初乳中更高,同样有利于脑的发育。
母乳也具有强大的生物作用,原因是母乳中含有的免疫成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物质。人乳中的SIgA在胃中稳定,不被消化,可在肠道发挥作用。SIgA黏附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封闭病原体,阻止病原体吸附于肠道表面,使其繁殖受抑制,保护消化道黏膜,抗多种病毒、细菌。不仅如此,母乳中还含有大量的免疫活性细胞,初乳中更多。这些免疫活性细胞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低聚糖是人乳所特有的,人乳中低聚糖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黏附抗体的结构相似,可阻止细菌黏附于肠黏膜,促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母乳的生物作用不容小觑,婴儿出生后只喝配方奶,缺少营养性被动免疫,很容易发生肠道感染。
母乳喂养还有温度适宜、便捷、经济、利于婴儿心理健康等诸多优点。在妈妈给宝宝喂奶的同时,还可增进母子感情。母亲哺乳可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的机会。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更低。专家们表示这项新的研究可以证实母乳喂养的确对母亲的健康有着长远的有利影响,母乳喂养不仅有助于预防乳腺癌,而且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严重性。
然而有些母亲虽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但因为没掌握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导致她们一再失去信心而放弃。由此可见,不仅仅是思想,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哺乳是一种自然行为,每次一般为20~30分钟,根据哺乳的环境,可采用摇篮式、环抱式、交叉式和侧卧式等姿势进行,以母婴舒服体位进行哺乳。哺乳前母亲应做好清洁措施,洗净双手并用温水擦拭乳房和乳头。哺乳时,母亲及婴儿可按照习惯选择最舒适的位置,一手拇指放在乳房上方,其余四指放在乳房下方,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用手扶托乳房,尽量不要让婴儿的鼻孔被乳房堵住而呼吸困难。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乳房。每次哺乳后,母亲可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吐奶。哺乳后母亲应佩戴合适棉质乳罩,对乳房进行护理。
若母亲发生乳胀,大多数是因为乳房过度充盈及乳腺管阻塞所致。此时母亲应当学会镇定对待此类事件的发生,而不是焦急恐慌,迫切求医。具体的方法如下:在哺乳前可用湿毛巾热敷乳房3分钟左右,同时轻柔地按摩乳房。或者婴儿处于饥饿状态是,可以频繁地哺乳以便排空乳房,缓解胀痛。若乳头发生皲裂,症状不严重的话可以继续哺乳。在哺乳前同样先热敷3分钟左右,此时为了使乳晕变软可挤出少量的乳汁,以利于婴儿含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哺乳过后可挤少量的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干燥,加强护理清洁。但是皲裂太过严重的话,应该停止哺乳,以免加重母亲的不适感与皲裂程度。此时可挤出或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后喂给婴儿。
判断母乳充足的标准是:每日满意的母乳喂养8次左右;婴儿每日排尿5~6次,排便2~4次。婴儿体重增長及睡眠情况良好。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若母亲确实乳汁不足,应及时补充配方奶。不要因为坚持只进行母乳喂养而使婴儿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最终婴儿发生营养不良的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哺乳、实施24小时母婴同室,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提倡母乳喂养2年以上纳入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之中。母乳喂养的好处远比我们能想象到的多。然而目前我国6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只有27%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希望越来越多的母亲们能够意识到母乳喂养的益处并且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增添重要的一环。
母乳喂养看似有那么多缺点,那是不是给宝宝吃配方奶就更加合适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母乳喂养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的,而且对于母亲和宝宝都是好处多多。妈妈们应该对母乳喂养更了解,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才能作出较好的判断。
母乳是婴儿生长发育期的最佳食物,其不可替代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个健康的母亲一般可提供足月儿正常生长发育到6个月的各种能量、液体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
母乳的营养生物效价很高,易于被婴儿利用。母乳含必须氨基酸比例适宜,为必须氨基酸模式。其中的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比例为1:4,与牛乳(4:1)有明显差别,易被消化吸收;另一个与牛乳的差别在于母乳中铁含量与牛奶相似,但母乳中铁吸收率(49%)高于牛奶(4%)。同时母乳喂养婴儿很少产生过敏。此外,母乳中乙型乳糖含量丰富,利于脑的发育;利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并产生B族维生素,利于促进肠蠕动;所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初乳中更高,同样有利于脑的发育。
母乳也具有强大的生物作用,原因是母乳中含有的免疫成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物质。人乳中的SIgA在胃中稳定,不被消化,可在肠道发挥作用。SIgA黏附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封闭病原体,阻止病原体吸附于肠道表面,使其繁殖受抑制,保护消化道黏膜,抗多种病毒、细菌。不仅如此,母乳中还含有大量的免疫活性细胞,初乳中更多。这些免疫活性细胞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低聚糖是人乳所特有的,人乳中低聚糖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黏附抗体的结构相似,可阻止细菌黏附于肠黏膜,促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母乳的生物作用不容小觑,婴儿出生后只喝配方奶,缺少营养性被动免疫,很容易发生肠道感染。
母乳喂养还有温度适宜、便捷、经济、利于婴儿心理健康等诸多优点。在妈妈给宝宝喂奶的同时,还可增进母子感情。母亲哺乳可加快乳母产后子宫复原,减少再受孕的机会。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母乳喂养超过6个月的女性乳腺癌死亡率更低。专家们表示这项新的研究可以证实母乳喂养的确对母亲的健康有着长远的有利影响,母乳喂养不仅有助于预防乳腺癌,而且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严重性。
然而有些母亲虽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但因为没掌握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导致她们一再失去信心而放弃。由此可见,不仅仅是思想,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哺乳是一种自然行为,每次一般为20~30分钟,根据哺乳的环境,可采用摇篮式、环抱式、交叉式和侧卧式等姿势进行,以母婴舒服体位进行哺乳。哺乳前母亲应做好清洁措施,洗净双手并用温水擦拭乳房和乳头。哺乳时,母亲及婴儿可按照习惯选择最舒适的位置,一手拇指放在乳房上方,其余四指放在乳房下方,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放入婴儿口中,用手扶托乳房,尽量不要让婴儿的鼻孔被乳房堵住而呼吸困难。让婴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乳房。每次哺乳后,母亲可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1~2分钟,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吐奶。哺乳后母亲应佩戴合适棉质乳罩,对乳房进行护理。
若母亲发生乳胀,大多数是因为乳房过度充盈及乳腺管阻塞所致。此时母亲应当学会镇定对待此类事件的发生,而不是焦急恐慌,迫切求医。具体的方法如下:在哺乳前可用湿毛巾热敷乳房3分钟左右,同时轻柔地按摩乳房。或者婴儿处于饥饿状态是,可以频繁地哺乳以便排空乳房,缓解胀痛。若乳头发生皲裂,症状不严重的话可以继续哺乳。在哺乳前同样先热敷3分钟左右,此时为了使乳晕变软可挤出少量的乳汁,以利于婴儿含吮乳头和大部分乳晕。哺乳过后可挤少量的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干燥,加强护理清洁。但是皲裂太过严重的话,应该停止哺乳,以免加重母亲的不适感与皲裂程度。此时可挤出或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出后喂给婴儿。
判断母乳充足的标准是:每日满意的母乳喂养8次左右;婴儿每日排尿5~6次,排便2~4次。婴儿体重增長及睡眠情况良好。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若母亲确实乳汁不足,应及时补充配方奶。不要因为坚持只进行母乳喂养而使婴儿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最终婴儿发生营养不良的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帮助母亲在产后1小时内开始哺乳、实施24小时母婴同室,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提倡母乳喂养2年以上纳入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措施之中。母乳喂养的好处远比我们能想象到的多。然而目前我国6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只有27%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希望越来越多的母亲们能够意识到母乳喂养的益处并且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增添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