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运用在教学中的优越性

来源 :华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好帮手。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关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在同一屏幕上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活动画面,并伴有音乐,声响,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多媒体进入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根据内容呈现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可以动用视听等多种感官参加语言实践,从而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全面补充教学资源。
  
  一、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教学中如果不注意学生的兴趣,不把握学生的兴奋点,学生就会由扫兴到无趣,一旦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多媒体以独有的综合能力,利用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直观形象的特点,让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直接走进了课堂。向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背景音乐,妙趣的益智游戏,把学生带进了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耳目一新,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习的积极性,牵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皇帝的新装》,可以先把课文的结尾制作成一个动画:一个赤身裸体,头戴皇冠的皇帝,身后是手中托着空气的内臣和一群大臣,摆着一副骄傲的神气在举行游行大典。两旁街道上,窗户上都是围观的老百姓,蓦地响起一个小孩子天真的声音——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穿呀!屏幕上显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场面呢?请看《皇帝的新装》。这样的导入使课堂教学富于情趣,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能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或过程,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发展他们的智力和陶冶他们的情操。例如教学《(论语)十则》一文时,可以在朗读教学这一环节上调用多种教学手段。一开课,先利用幻灯展示出一幅孔子画像,精要介绍了孔子生平事迹之后,老师满怀敬意地说一句:“现在请让我们一起聆听二千多年前的孔老先生的谆谆教诲”。接着放录音范读,在低缓的古筝曲中,男中音徐缓地诵读课文,再看看幻灯屏幕上端庄的孔子画像,俨然是当面聆听夫子教诲,紧接着放第二遍范读录音,此时童声齐读,声音清脆响亮,充满童真稚趣,与第一次朗读相映成趣,在这种美的氛围当中,学生通过对比、模仿,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听说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能让课堂化静为动,增强感染力
  
  动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媒体能为教学创设一个主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难免枯燥无味。多媒体教学克服了这一缺陷,它让静止的文体按指定轨迹运动,象拉窗帘一样呈现出多彩的教学信息;把静态的图画像动画一样变化移动,像流水般呈现一幅变幻的图像。并且变换色彩,调控速度。例如教学《春》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了感染力,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促进思维与创造。
  
  四、多媒体教学能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
  
  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能让师生处于一种相对开放、互动的学习氛围之下。教师只要抓住时机大胆构思,创设情境,学生便会情绪振奋,主动参与,他们的思维就会随着情境而飘动,情感就会随着思绪而变化,想象和联想就会自由而不受外界干扰……智慧的火花得以引爆,思维的能力得以拓展,情感的體验得以产生。例如教学《登泰山记》“领略泰山风光”片段时,先通过电视风光片的观看和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资料的交流、体会,学生对泰山有了整体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争做“导游”,一边让学生自由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点,一边出示景物图片的投影。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在课堂上,活跃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充分享受泰山的美,大自然的美,祖国秀丽山川的美。从而让学得到审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激发起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多媒体教学能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将教材按要求重新组合,调动所有媒体恰当操作,增加课堂信息传输量,加大教学密度,缩短教学时间,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做到动口、动脑、动手,投入积极的思考、参与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感知、理解、记忆和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为中介的整个课堂系统运转起来,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例如在练习中,如果教师在黑板上写一题,学生练一题,在抄写时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但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大大地提高了练习的效率。而且,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灵活机动,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六、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学生的发展潜能是巨大的,他们的身心发展遵循一定规律,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他们接受能力强,容易吸收各种知识;他们可塑性强,容易按照各种模式进行塑造。
  总之,多媒体教学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为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正视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根据各个学生特点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进一步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同时对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有重要意义,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就学困生转化工作,谈些粗浅看法。    一、热情关怀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学困生是班级里的“弱势群体”他们往往缺乏老师的关怀和温暖,有
期刊
[摘要]:本文从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习能力的要求入手,将历史学习能力大致划分为:历史想象能力、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历史迁移能力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四种能力。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 想,探索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历史学习 能力培养 方式方法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各国的竞争与其说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不
期刊
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记忆的历史。很难想象假如没有记忆,人类还能存在到今天;假如没有记忆,社会如何发展;假如没有记忆,人类文明早已是一片废墟;假如没有记忆,一切都无从谈起……记忆的重要性勿用过多阐述,人尽皆知!记忆力越强的民族社会就越容易发达与先进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我们的一切学习和考试中,除了理解力,创新力,表达力等,很关键的就是记忆力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理解了大量的知识,同时记住它们,之后才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除了要突出语言基本训练外,最主要应把语文的语言训练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掌握和运用知识之目的。对此,叶圣陶先生在致范守纲的信中强调指出:“再溯到根源,语言与思维分拆不开,语言要说得正确有条理,其实要头脑想得正确有条理。因此,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并举。”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并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呢?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期刊
[摘要]:本文对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意义和方法做一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明确指出:对学生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课程标准把发展学
期刊
[摘要]:化学课是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方式,它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掌控力和组织力。化学老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目标,来和合理的安排教学资源,而如何做到创造性的教學是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从情景设置、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网络资源、实验教学五个方面,对化学课堂创造性教学进行了论述,旨在提纲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化学 课堂教学 创造性    一、利用情景创设
期刊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导入课堂。在生活情境中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究欲望,克服数学畏难情绪,实现数学思维能力和道德情感的双重培养。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 数学思维 教学模式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把教材中涉及的公式、定理、推论等知识点进行单纯讲解和练习,忽视了学生的
期刊
教学课改的东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吹到了我们学校。在我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全体老师到了綦江隆盛中学去参观学习,看见他们的学生个个生龙活虎,使我受益非浅,觉得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深深的认识到:教学改革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兴趣浓,积极性才高。要改变死读书,读死书的教学模式,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
期刊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和对《考纲》的研读来看,地理高考命题仍立足于学科的主干知识,充分利用地图语言,强调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运用,追求人文精神,反映时代要求。以“能力立意”的高考指导思想始终贯穿在高考试题的命制过程中,在“体现时代性,注重实用性,凸现前沿性和渗透探究性”等方面会显得更加突出。本着稳中求进,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思想,地理命题仍会通过新材料;新情景和新图表,加强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期刊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中下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我认为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一、启发性课堂教学    (一)指导学生预习新课。  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