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celyns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以“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为基本框架,提出微课设计方案并进行了课堂教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得产出导向法对微课的设计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和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微课设计 产出导向法 教学实践
  一、引言
  “互联网 ”时代的信息技术发展,使得教育领域也随之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微课的诞生使得传统课堂模式不断被挑战。本研究以“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为基本框架,对微课进行设计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中去。
  二、产出导向法与微课
  文秋芳教授于2015年正式构建了“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课堂输入是为完成任务输出的促成手段,一切与输出无关的输入都不应出现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即“学习中心说”。其次,该方法认为输入性学习应与最终的实际产出应用性紧密结合,即“学用一体说”。此外,产出导向法还指出教育要为培养学生的全面性服务,不是单纯地输入机械、单板的书本知识,而是重视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化修养、道德水平等人文性目标。根据产出导向法的这三个基本理念,笔者对微课进行了设计和实践探索。
  1.微课设计。微课设计的第一个步骤是选题,在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下,微课的选题应把握三点:选择学生最值得学习的,能为学生实际应用服务的,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
  微课设计的第二个步骤是教学设计,在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下,教学内容应选取能够为学生输出服务的最有效输入促成,教学活动和微视频情景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用结合的原则,并且培养学生的全面性,教学过程应体现文化性和人文性。
  2.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
  (1)微课设计。在上述理念指导下,进行了微课设计与课堂实验。实验依托于国内一所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一年级下半学期课程开展。制作出微课视频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该微视频时长7分41秒(图1:微课手机二维码),题目为“Writing a Contrast Essay”,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二册Unit3课后写作训练为依据。本研究选取河北省某普通高校本科大学一年级纺织专业120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个实验小组(A组和B组),每组60人(英语水平均等),微课内容未在课堂上讲授,小组A在课前自主学习微课内容,小组B自主学习书本相关内容。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SPSS17.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问卷在2016年3月1日课上统一对两个实验小组发布并收回,有效样本总数120份,问卷有效率100%。
  (2)研究工具。为了研究在导向产出法驱动下设计出的微课对学生学习输出的有效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调查,为保证调查客观性,学生数据收集一律匿名进行。调查问卷从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分类、应用三个方面对两个实验小组进行分析。定量数据的收集采用likert五级星量表(1=完全没掌握;2=没掌握;3=基本掌握;4=掌握;5=熟练掌握)进行,分别调查参与实验A组和B组对相同学习内容的掌握。以结构式书面访谈形式进行定性数据的收集,随机从实验A组和B组各选取20名学生,对其反馈文本加以编码、分类作为定性讨论的依据。
  (3)结果与分析。从定量数据结果来看,对于相同的自学内容,两种学习模式下,A组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分类、应用三个方面的掌握程度分别为88.3%、80.5%和75.7%,B组学生的掌握程度分别为68.1%、60.4%和52.3%。两组各维度数据对比差距分别为20.2%、20.1%和23.4%,说明在学生学习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基于产出导向法理念的微课对于学生的学习输出有积极意义,学生单纯自学书本内容效率较低,尤其在将知识转化为应用方面差异最为显著。
  从定性访谈文本来看,该微课视频对学生的学习输出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微课输入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输出。A组学生表示“看过微课就想自己写点东西试试”,“感觉自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说出关于比较结构的英语”。而B组学生大部分则表示“看了书也不太清楚怎么用”。第二,微课帮助学生尽快学以致用。访谈中要求学生简单用英文对比“苹果和桔子”,A组测试者基本能够用对比的结构进行英语书面表达,但是B组测试者很难正确使用对比结构进行英语表达。第三,微课的内容提升了学生人文水平和综合素质。A组测试者很多表示“通过微课视频还了解到了中西方的一些文化差异”,而B组测试者均表示“除了书上知识没有学到其他”。
  三、结论
  在产出导向法驱动下对微课进行规划设计,应把握三个方面。第一,微课作为知识输入应促成学生学习输出,一切内容应为输出服务。第二,微课设计要以学生生活、工作需求为依据,设计的教学活动、视频情景与学生实际应用紧密相关。第三,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微课设计应满足学生组合素质提升的需求。产出导向法驱动下设计的微课对于学生学习的输出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效率提高,更是在对知识使用方面效果明显,此外,其涉及的人文思想更是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640.
  作者简介:张莹(1985.11-),女,讲师,硕士,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技术、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能够促进高中阶段英语教学,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这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学习效果,还能够强化学生探索精神,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系统了解和全面研究,介绍了这一学习方式的特点,并针对这一学习方式的具体实施给出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 高中教育 研究性学习  针对高中英语所展开的研究性学习,更强调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
【摘要】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相对于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本文将根据Swain的输出假说探究英语输入输出的结合和口语水平及口语学习积极性的关系。  【关键词】输出假说 “英语口语集训基地” 英语口语  一、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学习现状  目前,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相对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例如:知识面狭窄;口语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口语表达能力差;语音语调不
企业实践环节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考核,是检验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一项标尺.笔者通过暑期的实习带队,对在岗实习生及企业走访
【摘要】语法教学是我国高中英语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良好的语法教学对增加学生英语知识积累,增强其语法认知,提高学生英语语法实际运用能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有多项教研资料表明,目前我国许多高中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不重视语法教学、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多种问题,教学效果不乐观。对于这种情况,有学者建议,于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合理运用情景教学策略,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在经济交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我国对高层次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翻译翻译教学也变得更为重要。有效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达到完成设定的教学的目的。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本文以传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及其弊端进行分析,分析有效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翻译实效性。并提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的、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英语课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指出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儿童好奇心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乐于模仿,表现欲强烈。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童这一特点,以培养兴趣为主,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帮他们开启英语学习这扇大门。  一、激发兴趣,第一
中西方由于历史发展、文化风俗以及地理位置等差异,导致其文化也存在巨大的差异。在我国英语教学中,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对学好英语具有关键作用,其对学生的英语文化分析以及英
【摘要】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而词汇又是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基础,所以我们小学生想学好英语,必须过好词汇这一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讲究策略,提高效率。本文从重视课前的预习、活化教学过程和活化作业设计三个方面着手,激发学生识记单词的兴趣,唤起学生认真对待英语词汇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词汇教学 策略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三要素之一,是英语的基本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词汇教学是特属于某个固定阶段的,本文选择性的提出了最适合初中起始阶段的词汇教学法。初一阶段的学习者,由于缺乏必要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需要教师优化教学设计,设计出符合此阶段的词汇教学法来展开教学,进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一、从学生现状出发,利用实物教学词汇  利用实物教学词汇,把生动的实物带进课堂,在全英文的讲解中让学生自然的把实物与词汇关联起来,既形象直观又生动有趣,这种方法最适合初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