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优化路径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oyo2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实现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教学的效果,教师应结合教学进行改善。通过对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特点的阐述,提出初中数学教学优化措施,给数学教学带来更好的效果,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提供帮助,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深度学习;优化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达不到实际的要求。当前,深度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要求,在教学中应受到重视,教师可通过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乐于探索思考,这样才可加强数学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一、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特点
   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数学深度学习可使教学顺利开展。为了更好地把握深度学习,教师应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设计,保障教学的效果。深度学习并非是对难度大的知识进行探究,而是加强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在浅层认知条件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的本质,通过对学生学习经验的利用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开展深度学习需建立深度学习课堂,教师应在把握大纲条件下开展深度教学,使学生深入认识数学知识。
   二、初中数学教学优化措施
   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开展教学
   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经验进行恰当利用,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有效的辅助作用,让学生通过生活来理解数学知识,建立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创设生活场景,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增强,有利于教学的进行,还可使学生更主动地进行探究,获得良好的生活体验,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2.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资源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使学生形成数学探索精神,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起源及发展,对数学家的研究及贡献有一定的认识,还可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认识其重要性。在数学文化学习中,包括数学思想、方法、观点等,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等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数学本质。教师可在教学时将数学文化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创设故事情境,给学生讲述毕达哥斯拉拜访朋友时,在交谈过程中对家中的地板产生了兴趣,之后发现了三角形的规律。学生在听完故事后会产生相应的兴趣,教师可借此对教学中的例题进行引导,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其中的规律,思考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在故事的铺垫下,学生可从中理解数学家的探究精神,产生学习的动力。
   3.引导学生有效利用错题本
   在总结错题时,多数学生喜欢照抄正确的步骤,没有深入分析错题,不能修正错误的思路,避免产生类似的错误问题。教师应发挥有效的引导作用,要求学生将题目的错误解题思路写出来,了解错误根源(使用红笔来标记),将正确的思维写出来,使学生在复习时能更清晰地看到其中的思路过程,在分析的同时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每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对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回忆正确的思路,在交流过程中积累经验,更快获得进步。教师还需对评价方式进行改善,加强对学生的课堂评价,使评价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可将过程性评价应用其中,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通过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可使学生找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对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应帮助其理解二次函数图像性质,而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培养其分散思维能力,使其能更好地锻炼自身的学习能力,加强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利用错题本,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锻炼自身的思維能力,通过深度学习来实现学习目标,进而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银巧.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中),2019(11):224.
   [2]迟伟志.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新思路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6):83-84.
   [3]张萍,王彩虹,刘赣洪.深度学习视域下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行为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20(11):20-26,36.
其他文献
摘 要:重新定义乡村学校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并分析在乡村学校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是促进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核心,目前乡村学校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其教学方法、观念都存在一些问题。在此,主要分析如何正确应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其真正走进乡村学校。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乡村学校;应用方法   就目前来看,我们国家无论在教育还是在科学信息技术方面,都在飞速发展,且如今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
摘 要: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具体实施教学的重要环节。一节课的成与败、得与失,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合理。在目标设计中可以从挖掘教材特点,聚焦单元视角;突出学段特点,关注学生需求;精准目标陈述,凸显行为主体三方面加以考量。立足生本意识,优化目标设计,提升言语习得能力。   关键词:生本;学段;目标;陈述   如何在生本意识关照
摘 要:数学实验是为探索某个数学知识、检验某个数学结论或者解决某个数学问题,借助一定的工具或材料,在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开展的。这种活动融操作和思维于一体,是一种重要而且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教学价值。   关键词:数学实验;实践;研究   荷兰的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只有一个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自己把要学的东西去
摘 要: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为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一些教师尝试新的课堂模式,生态课堂就是其一。以一节初中生物学课为例,探讨生态课堂的相关课题。   关键词:新形势;生态课堂;构建方法   一、前沿教育动态下的课堂新模式   早在20年前,教育部就在启动基础教育改革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我国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奠定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到了2011
摘 要:针对当前儿童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技能缺乏的现象,实施家校共育,开展“‘小梧桐’爱劳动”班本特色活动,初步探索出五项行动策略:家校共商,制订劳动计划;家校共教,学习劳动技能;家校共建,营造劳动氛围;家校共育,培养劳动意识;家校共赢,塑造劳动达人。结合策略进行反思,让每一个孩子都爱劳动、会劳动。   关键词:小梧桐;劳动教育;家校共育;行动策略;理性思考   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
摘 要:小学数学应用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内容丰富,涉及小学的各个方面,它对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应用数学问题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数学应用题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和不足。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一、创设多样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情境由生
摘 要:通常来说,复习课主要由基础型、专项型和综合型等组成,不同类型的复习课有不同的定位和目标。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备课工作并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努力提高学生的复习效果和复习质量。首先分析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基本类型,其次阐述初中物理复习课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课;基本类型;实施举措   一、初中物理复习课的基本类型   初中物理复习课主要包括三个类型
摘 要:部编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说,“部编本”教材的编排体系,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作了很好的顶层设计,落实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部编本文言文教学为例,试图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入手,谈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部编本;核心素养;文言文;诵读;文道   新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以核心素养
摘 要:在新课改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而优化数学教学环节、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提升数学教学实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意识的关键,所以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不仅要学会数学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拓展应用。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初中数学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教
摘 要: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需要在探索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怎样做人。为此,教学要为学生创设适合学习的情境,并追求“一例到底”进行深入探究,将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能独立地、探索性地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