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主义精神与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h309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集体主义环境下,为了学生更健康、更全面地发展,不能忽视学生个性心理的自主成长。如何处理好集体主义教育与学生个性心理的关系,是一个现实问题。对此进行了探讨。
  个性心理集体主义教育德育心育教育对知识的传授,对智力及生活、生存能力的增加,只是“部分使命”而不是全部意义,教育所肩负的更为重要的使命是“陶冶人性”。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都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迫使教育必须进行大胆改革。物质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同事也迫使教育者思考新课题。
  在个人主义、金钱主义悄无声息地滋生蔓延时,我们真正意识到一种符合新时代特征的集体主义,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教育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而应试教育所带来教育氛围的压抑,又昭示我们教育应该回归人性,因此塑造个性心理与培养集体主义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教育内容,成为当今教育界最为关注的两大课题。
  一、塑造个性心理与培养集体主义教育分隔现状
  集体与个性总是被放在两个对立的层面上讨论,因此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被无限的夸大。现实教育中,但凡强调“集体主义”,往往与“统一、从众”紧密联系,压抑或者慢慢扼杀学生的个性,而最终形成的集体也可能只是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的模块,远离集体教育、教学和个性发展于一身的集体的本质功能。
  而强调培养个性心理的老师又常常处理不好塑造个性与建设班集体之间的关系。到头来,班级成员中各有各的观点,各有各的作法,组织活动,协调关系,困难重重。班级学生心不齐,教育力不从心,集体观念没有建立起来,学生的个性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
  个性心理与集体教育主义之间的教育分割,甚至矛盾存在与教育教学中,成为教育实践中的难题。
  二、培养个性心理与培养集体主义的教育整合实践
  1.被集体重视的个体才会重视集体
  每个班级里都有许多个性心理各异的个体组成,不论他具有怎样的个性,只有他在集体中找到一席之地,才有可能无怨无悔地在这个集体中生存和奋斗下去,否则集体没给他一个空间,他何以生存和奉献呢?每一个个体都需要集体中的、属于他的一块施展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天地。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集体的重视,每个集体都渴望得到所有孩子的拥护。集体对每个孩子的关注不是完全均衡的,不是一直固定的,但是我们必须留意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空间,不能长时间的让他们找不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让每一个个性不同的孩子时常感受到被关注的同时,孩子对集体的感情也逐步增加。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爱,哪怕只是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都会使他们愉悦一天。
  2.塑造个性,孕育集体的活动
  每个班级体都组织活动,但活动的目的、活动的方式、取得的效果有所不同。活动不是为了提高老师的知名度,也不是个别学生的舞台。每项活动都应该是孕育集体的摇篮,每项活动都是塑造学生个性的好机会。活动不同,提供的机会就不同,而每次回答都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这样个性发展的机率就会增大。活动是集体形成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我们可以充分进行活动准备,发掘学生特长,为不同学生找到发展个性特长的空间,在活动中加以培养、训练。我们甚至可以以塑造班级中某些孩子的个性为目的,有意思地策划一些活动。
  3.将对个体的评价内化为集体行为
  高明的教育者总把自己的意愿以集体舆论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集体去影响每个学生。
  任何一个集体中,对个体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有些评价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有些评价应时机不对,方法不妥,不但没有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且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只是好事变成坏事,问题愈来愈严重。
  表扬一个学生,不仅为他的个人成功而高兴,而且要对他给集体带来的快乐而由衷的感谢!任何一个集体中,对个体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有些评价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也有些评价应时机不对,方法不妥,不但没有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且还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只是好事变成坏事,问题愈来愈严重。同样表扬一个学生,不仅仅是老师个人对他的肯定,更应是集体的所有成员对他的赞扬。集体的鼓励和赞扬会使个体精神百倍,个性积极发展,同时也会让集体成员间团结合作,集体不断进步。对某一学生的批评,不仅仅是对他个人行为的否定,更应该让他认识到自己让集体形象受到了损害,同样批评一个学生,也不仅仅是老师个人对他提出意见,更要让全班同学认识他的错误。对他的错误行为作出应有的评判。只有集体的评价更能让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评判自己获得集体主义道德体验,也才更能调节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让集体稳步成长。
  4.让瞬间的“伟人”成为永恒的“主人”
  每个平凡的人都有伟大的时刻。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瞬间的“伟人”,做老师的就是要具备这样的教育敏感,抓住他们的瞬间。我们把它视为“伟大”的,我们真诚地赞扬它,并称其为伟大的行动。因此,我们的集体出现了许许多多瞬间的“伟人”。他们或者清理了无人问津的垃圾,或者问候了久未见面的老师……在一次次连学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集体褒扬中,他们的个人行为被一次次地作为模范,他们也一次次地成为集体形象的代言人。
  作为一个形象的代言人是相当有压力的,同学们时刻意识到自己代表着集体,这完全是自加压力。他们会松懈、会有反复,甚至有时认为集体会赞成自己的行为。我们不必着急和气愤,“主人”也有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主观错误并非他们视集体于不顾,而是替集体做了一次不恰当的“当家人”,大家会对他的作法提出正确的评价。
  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可能成为瞬间的“伟人”,当他意识到他的“伟大的个人行为”为集体塑造了美好的形象时,他愿意做得更多,他的人格也随着完善。
  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方法策略是灵活多样的。只要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我们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才能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一名班主任,当面对50多名具有个性心理的学生时,显然不能忽视集体主义教育,但在集体主义环境下,为了学生更健康、更全面地发展,更不能忽视学生个性心理的自主成长。我认为,必须处理好共性教育和个性心理培养的关系,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阶段是少年到成年过渡期,由于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引起许多变化,特别是性心理开始性意识觉醒。这一时期,两性同学之间交往处理不当,易导致早恋,带来许多危害。而了解这一阶段身心特点、性心理特点,有助于与异性同学健康正常交往,从而促进高中生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关键词:高中生 身心特点 异性交往  一、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1.心智水平接近成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急剧增强  高中生心智水平接近成
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社会交往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聚合的纽带逐渐超越了传统的血缘、地缘、业缘范畴,各种趣缘群体日益兴盛起来,尤其是网络趣缘群体。认识网络趣缘群体这一重要的社会群体对社会的整合以及个人更好地社会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将近十年来(2005-2015年)国内学术界在中国知网(CNKI)上发表的篇名为“网络趣缘群体”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
当今社会,在教育前沿,信息技术已经整合于教育教学之中。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课堂教学过程融入了精彩纷呈的音乐、声音以及画面。突出了课堂的动态生成和师生互动。实现了课堂的高效、直观和生动丰富。而在信息技术的舞台上,交互式电子白板熠熠生辉。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闪亮登场,是对沿袭已久的黑板 粉笔 板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的一场革命性突破,顺应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使信息技术和新课程整合实现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人文背离”的现象。为了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进行了长期的尝试,一大批想象丰富、富有个性的佳作脱颖而出。  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创新个性《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
《指南》中提出: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能让孩子获得丰富的经验。衡量材料价值的标准是:是否能让特定年龄阶段的儿童获得新经验。在我们的区域活动中,我们选择的内容、提供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发展需要,是否能支持幼儿的持续探究,是否能促进幼儿间的交往等等,这些是需要老师去思考的。  区域活动内容选择材料投放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
从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出发,提出了提高课外阅读实效性的一些观点,力求通过激发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强化阅读指导、開展阅读活动等方式,促进小学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  课外阅读小学语文兴趣活动长期以来,课外阅读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的有益补充,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应试教育以及网络、卡通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不爱读书、阅读量小或应付读书的现象时有
就高中体育教学模块的展开分析,并进行分项互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素质,保证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实现高中体育综合教学应用效益的提升。分项教学互动模块解决问题教学效益  一、关于高中体育教学模块的探讨  为了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質应用人才的需要,进行高中体育教学模块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高中体育教学体系的健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升,进而优化其综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要任务,因此,专业技能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但是,作为一个技术型人才,他除了需要接受本专业的技能学习,还必须接受以培养健康人格和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为目的的各种综合教育。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就要善于利用语文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试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提升中职生的思想品格和文化素养。  诗歌内在美学生人文品格素养中等职业教育以
纵观现在的各种教育报刊,都有一个共同的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首要的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教育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人真诚合作、也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这种看法深深地触动了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作为班主任的我,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是有所缺失的,特别是忽视了学生的爱心教育。  新课程改革德育教育爱心教育记得有一次,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