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注意力的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新课改的最终目的也无非是追求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这些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来实现。为此从学生的脑发育特点出发,从情感认知上关
  注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注意力,科学地进行教学策略探究。通过创设情境,调动整合,开展活动,展示自
  己等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僅是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了,而且学生得到了多方面
  的能力锻炼,真正实现了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关注注意力策略
  课堂教学作为教师首要目标就是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我们的教学策略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那么
  ,我们不能指望学生能学会多少。在新课改中,许多教学策略和测验形式都是对学生注意力的极大考验。
  例如完成练习题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做一些和现实生活完全不相关的内容,讲授式课程,为了更好的灌
  输知识,往往都缺乏激情,而目标测验,采用多项选择或者正误判断的形式,完全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其
  实在我们使用这样的教学策略时,完全忽视了情感和认知这两大记忆的基石。我们怎样能实现有效的教学
  呢?
  伯明翰大学的行为神经科学家LindaSpear博士,研究了青少年寻找新异刺激的倾向。她发现青春期脑内的
  生理变化会显著的影响青少年的关注点。青少年的脑喜欢沉迷于(或搜寻)新奇的充满激情的事物。因此
  语文教学策略只有抓住青少年脑的天性,通过创设情景,调动整合学生所有的感觉,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
  参与学习,鼓励学生用新颖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等方法,引入新异刺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带动学生多种
  身体感觉,让学生获得愉快的体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有效。
  1、创设情景,从不同的方面让学生感到新奇。
  一般情况下,新课导入时我们语文教师都比较重视情景创设,将学生带入课文学习的氛围之中。其实,随
  着课文教学内容的过渡、转换、变化、深入,学生的学习情绪、注意力也渐趋平缓、平淡,甚至出现疲劳
  状态。这时候教师变化讲课的语素和声调,在教室里变换讲课的位置,用彩色粉笔进行板书;或者在教学
  内容的转换过渡之间适当的给学生放一段喜剧片或动画片,让学生的脸上呈现出笑容;播放一段时装广告
  --这也是学生喜欢看的;为学生朗诵一首诗、词、曲,创设一种充满激情的学习气氛;当学生取得好成绩
  时,可通过庆祝的方式给学生一点惊喜,给同学们送上一些糖果或者一支笔,学生都将兴奋无比,信心倍
  增
  "青少年的脑最容易受到新异刺激的影响,但他们仍然渴望组织的归属感。"只有当教师真的想抓住学生注
  意力的时候,我们所有语文课程都可以设计出新异和令人惊奇的教学策略,才能可能让学生一直关注老师
  ,关注课堂,关注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
  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调动整合学生所有的感觉。
  新课改突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起着主导作用。学生
  渴望学习,但他们不会学习,这就要教师引领他们,调动整合学生所有不同的感觉来学习,进而学会,达
  到会学的目的。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可调动学生的视觉--看春天的画面,听觉--听春天的声音:鸟
  名声,春水声。并与冬天北风怒吼的呜呜声对比;伸手触摸春天,用脚踩一踩春天的泥土,或躺在草地上
  感受一番;嗅一嗅春天的气息,还可让同学们回忆春夏之交干燥的土地上落下雨点时那股强烈的泥土气息
  。并搜寻记忆里描写春天的诗句与课文相比较。"草色遥看近却无","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春草与那"一大
  片,一大片,满是的","绿绿的,嫩嫩的"春草有何不同;"二月春风似剪刀"与"吹面不寒杨柳风"有何异
  同;让学生联系"润物细无声"理解那细密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的春雨。鼓励学生说一说春天来
  了,农家都在干些什么,他们的生活和活动与冬天都有些什么不同。这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不同作用发挥
  出来了,调动整合起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对课文有兴趣,有体验,自然理解有一定的深度,不会是浮
  光掠影的,肤浅的。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时:有的同学津津有味,有的同学细细品味,有同学兴味盎然--学
  生学习的精、气、神都来了。
  3、以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也是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一些让学生能动起来的活动,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比如,设计各种不同的肢体语言来描述自然现象,表演作品人物的情绪,让学生尝试进入某个新角色
  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分别扮演一个令人喜欢的或讨厌的客人等等。这不仅文学作品教学适用,文言文学习
  中也适用。《核舟》中苏轼、黄庭坚、佛印三人的位置及情态,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之后,一方面分清记
  住了三个人的神情和具体方位,另一方面用肢体语言翻译了这段课文内容,形象直观的理解课文准确无误
  。《我的母亲》中大嫂、二嫂妯娌之间拉脸,在农村是司空见惯的陋习,让同学们表演一下,再读一读课
  文中胡适对这种神态的评判,学生对这一陋习从道德层次上认识会更深一些。这样学生也许就能在自己身
  上根除这种陋习,甚至影响家人根除陋习。这种方法用在写作教学的人物描写上也有别开生面的效果,学
  生也很喜欢。
  4、鼓励学生用新颖的方式来展示自己。
  不仅要变换学生的桌椅位置,每学期还要变换几次学生的座位情况,让学生和不同的同学交流,拉近学生
  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也可和学生分享自己中学时代的故事,这将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如
  果故事讲得好,则能引起学生们的感情共鸣。不过我们应当记住,教师不能永远都做表演者,要适时适地   的鼓励学生用新颖的方式来展示自己,完成一些实践任务,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表现录下来,让他们分析是
  什么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或者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这一教学策略更适合于语文综合训练活动课,组织的
  好,往往同学们的展示是非常精彩的。如"献给母亲的歌"这节语文综合训练课,有的同学用真情唱《妈妈
  的吻》感动的一些同学都哭了;有的同学所讲的感动中国的母亲故事,声情并茂;有的同学展示献给母亲
  的绘画,有的同学朗诵献给母亲的诗,有的同学朗读献给母亲的散文,还有的同学表演母爱的小品。。。
  。。。等等,原打算用两节课完成的教学任务,由于同学们的踊跃参与,整整用了三个课时。同学们形式
  多样,各具情态的表演展示,令人感动。
  但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活动,并不是一定要具备趣味性和参与性。有的时候与课文相关的一些生活故事、
  科学知识,也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和关注的。"青少年的脑真的是渴望不断探索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而不是特别想要关注现在教室进来的是什么人,但同时他会评估刺激的新异性和不可预见性。"有时适当
  的故事对他们的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对学生的注意力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我的母亲》,母亲处
  理家庭矛盾,平息妯娌之间纠纷的事情,学生感到很乏味。我就将母亲(冯顺弟)割下自己左臂上的一块
  肉煎药给弟弟吃的故事告诉学生,这样学生不但对"我的母亲"刮目相看,而且肃然起敬。也自然有耐心去
  读课文处理家庭纠纷的一系列事情的文段了,并仔细体会"我的母亲"的美好品德。
  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当教室里没有其他分心刺激的时候,学生会很悠闲
  的看着教师,听教师讲课。这并不是说教师需要把教室里所有的装饰物都
  拿走,而是教师要改掉一些让人不舒服的或者习惯性的动作。比如习惯性的清清嗓子,或动动脖子上不舒
  服的项链。我们做教师的肯定不希望看到学生在那里默默的数着教师用笔敲了多少下桌子,或数教师"啊"
  的次数。教师的这些不自觉的教学习惯性動作也是会对学生的注意力有影响,一定要避免和力戒。
  我们教师只有抓住青少年脑的天性,就会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设计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策略,在新课改
  下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有效。
其他文献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  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  、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  美国教育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了,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这里我根据本  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内容要讲到点子上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  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  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  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
期刊
【摘要】当前写作教学的最大误区就是将写作教学与其他教学割裂开来。教师只重视对课文的分析,大都  把时间花在讲解课文上,条分缕析,几乎达到了"目无全篇"的境界,损伤了篇章的整体美。教师们只重视  对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倡素质教育,对于语文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  的写作能力。怎样改变这种状况呢?下面谈谈我关于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阅读观察思考练习修改  一、多
【摘要】创新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永恒的主题,在当今的中国则更为重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  划》明确指出要"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江泽民总书记也强调"创新是  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一个核心素质,必须  从小培养,为其打好基础。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之基础,所以  小学语文教
假期是学习的继续而非学习的中断,但假期的学习又与在校期间有别,所以假期作业也应与在校期间有别  。由于假期各科都有作业,所以某一科的作业一定要适量。作业太多,加大了学生假期负担,学生疲于应  付,不好;太少,学生的读写量达不到,还可能"退步",也不好。各个年级学习的侧重点有别,所以每个  假期的作业也应有所不同;学生的基础不同,作业的布置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有一定的弹性。还应考虑到  寒假过春节的因
期刊
目的:探讨IL-6-IL-17-CD13信号调控轴在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中的作用。  方法:1.分别在SHR大鼠及其野生型对照WKY大鼠4、6、10、30周龄测量体重和血压;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