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提升语文语言运用能力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zi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吸收和内化,而写作是应用和外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语用训练,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活用词汇,学会有层次的表达,掌握新颖的段落结构,学会情景交融地层次化创作。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课程强调“读写悟道,一课一得”,要求组织学生展开主题阅读和写作结合的学习活动。在教学中要结合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展开主题阅读的活动,并尝试从中总结出写作知识,将其融合到自己的知识架构中,在写作的时候则加以运用。这样能有效地构筑读写结合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更好地展开语文学习。
  一、借鉴文本语境,活用词汇
  字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了解词汇的意思,其次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在文本语境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词汇。学生会发现在特定的语境中要选择不同的词汇,这样才能展现出隐藏的语义,更好地体现主题思想。鼓励学生在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后修改自己的作品,尝试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创作。
  学习六年级上册第26课《月光曲》时,我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语境分析其中的词汇。以“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为例,首先鼓励学生说说“恬静”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其是“安静、宁静”的意思。此后,鼓励学生结合语境思考作品为何不选择“安静、宁静”,而是选择“恬静”。学生在结合语境加以分析后认为,“恬静”有一种安适的意思。在文章中,妹妹虽然脸上的表情很宁静,但是实际上内心却是波涛汹涌。用“安静、宁静”似乎无法体现出这一点,但是加入“恬静”却能展现安适之意。此后,再鼓励学生读写结合:“大家的作文中是否也用了表现心理、表情的词句呢?你认为你的选择是否合适呢?”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品。
  在围绕作品的语境展开分析后,学生发现文章不仅有字面的意思,在特定的语境中很可能还隐藏着其他的语义。这样学生就能提升语感,在写作的时候也能创作出意味深厚的作品。
  二、尝试层次表达,整理句式
  尝试掌握各种不同的句式,并將其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不要将句式等语法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要在特定的语境中加以学习,所以在教学中也要利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有层次的表达,先掌握主谓宾的句子主干,然后思考如何加入定状补时空等附加成分,再思考如何调整语序,最后思考如何将若干短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复句。这样学生就会学会有层次地表达,掌握各种句式。
  学习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时,我引导学生以“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一句为基础,展开有层次表达,首先搞清楚这句句子中的主谓宾分别是什么,然后引导其思考:“诸葛亮此时的心情如何,能加一些修饰的词语吗?”学生尝试添加:“诸葛亮看到船一侧分量加重,快要沉了,于是焦急地命令调转方向。”再引导学生思考:“那么,船此时的状态如何呢?”学生认为:“船一边已经变得像刺猬一样了。”引导学生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尝试用复句的形式进行表达,并思考如何调整层次结构。学生按照时间先后排列顺序,先写船变成“刺猬”,再写诸葛亮心情变化,最后写发出命令。
  在教学中要选择课文中的若干句子,引导学生展开扩写句子的活动,让表达一层比一层更细腻。此后,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创作的时候要如何活学活用,学会运用不同的句式进行表达。
  三、创新结构特点,模仿片段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在自主表达的时候文章的结构常常比较混乱。针对这个问题,要引导学生模仿文章的片段,思考作品按照哪几个层次来安排写作,如何调整其中的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展开模仿创作,学生的作品就会变得更有条理。
  六年级下册第2课《匆匆》一文的结构很有特点,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一开始就提出了几个问句,请问作者是真的有疑问吗?”学生认为:“不是的,作者并没有疑问,所以他在下文解释了时间去哪里了。”“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好处呢?”学生认为:“这样的结构能起到设置悬念的效果,能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那么,你在写作的时候是否也能模仿这样的方法进行创作呢?”有学生便在《我们班里的能人》一文中运用了设问句:“如果我说有老师会请教学生,你相信吗?”这样就很好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
  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写法尝试用同样的形式仿写一段话。在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结构后,则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写的内容加以思考,选择最合适的结构进行创作。这样能让写出来的片段表意清楚,给人紧凑利落的感觉。
  四、讲究梯次推进,景情交融
  写作和阅读一样,都需要层层递进地展开教学,在学生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引导其以模仿为主,关注字词、句子和段落的仿写,而到了高级阶段,则要引导学生自主创作,还要引导学生关注一些更高级的写作手法。如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如何运用写景抒情等写作手法,想要借助景物描写表达怎样的情感,让学生的作品变得富有真情实意。
  学习五年级下册第1课《草原》时,我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内心情怀。“作者笔下的草原给人怎样的感觉?”学生认为:“草原十分辽阔,如同中国画一样,很美。”“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又是怎样的呢?作者如何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呢?”学生有所发现:“生活在这里的人内心也十分开朗、豁达。作者在看到这样的景物,接触到这样的人之后,内心也变得豁然,心中生出了一种喜爱之情。”“这样的景物描写和作者的内心情感是否是一致的呢?”学生体会到了情景交融的特点,此时鼓励他们修改自己的作品,写出真情实感。
  在层层递进的写作中,学生从学会选词过渡到学会写得有条理,学会写得具体,最后再尝试学会写得具有真情实感,掌握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种梯次推进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要不断有针对性地开发作品中的写作训练点,用这些训练点促使学生积累写作知识,深化写作素养。在教学中,要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展开读写结合的写作手法,促使学生掌握语用知识,提升语言应用和建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14(9):93-94.
  [2]高源.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4(6):39-40.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正是其中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教学的全面创新和变革,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有着积极作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所体现出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学难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等优势,并重点从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探索等方面,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加以
【摘要】自主探究是小学几何知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学生在实践探究中,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完成学习内容,同时感受学习的快乐。本文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为例,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  一、案例背景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探究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是
回想过去的几个月里,病毒肆虐,危机四伏。但是,就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国家的担当,记住了无数的英雄,明白了什么叫众志成城,体会到了什么叫中国精神。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灾难,也是一堂刻骨铭心的人生大课。大“疫”当时,教育部门号召我们“停课不停学”,开拓云端教学。一起战“疫”的日子里,我们放下课本,挖掘了生活这本教材,在历练中共同成长。  一、沧海横流,英雄本色  2月17,线上第一课,学生
【摘要】小学阶段学生们系统的接触和学习多种学科课程,而作业作为课程学习中强化和巩固的重要方式,需要打破传统的“多做多练”的教学模式。作业是学生们巩固所学并内化知识与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将课堂所学内容以再吸收的方式内化用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们良好心理素质、数学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方式。学生们在各学科作业完成实践中将所学理论内容转化为个人技能,教师们在学生们各科作业反馈内容基础上合理调整教学方式并实现查缺补
【摘要】小学属于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由于学生年纪较小,理解能力等尚不成熟,在学习、生活中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阻碍。为了能够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童年生活,在小学教育中学校有责任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尤其是小学各班班主任,具有管理班级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责任,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学德育的重要性,提出相关的教学对策,从而提高小
【摘要】小学生年龄小,普遍具有活泼、好动、贪玩、坐不稳的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设教学情境,及时创设悬念,提高数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把学生的注意力持续集中在学习上。本文就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情境的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在课前、课中、课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设;情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
[摘要]新课程改革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小组合作 导学案的更是这样模式的有效呈现,它淋漓尽致的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导的作用,本文结合我校教学实际,谈谈“小组合作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加强沟通;导学案;提升效果  我校典型的农村初中,一直以来,数学科都是我校劣势科目,看到每一次统考成绩,感觉都在拖后腿,学生每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家校沟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班级是一个需要努力构建的“教育场域”,班主任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力量。笔者根据多年班主任工作经历,提倡站高处想,往细处做,努力把沟通做实做细。  【关键词】家校沟通;细处做  一、沟通的意义  家校联系是家庭和学校为了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而彼此了解、相互结合,通过语言等多种媒介而进行的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的行为。是现代青少年教育中非常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的继续教育也越发得到重视,而传统的授课形式在时空界限下已不能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该文立足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学习环境优势,将直播教学、微课、教学案例等资源应用于教学,透过采用对比实验检测的方法,从技能综合水平、操作速度、掌握持久度和灵活应用能力四个维度对教师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评价。统计检验表明,名师工作室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活动能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学习效果。研究还发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全方位缩小。但在与人的交流上,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相比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的能力,让农村的学生逐步形成文明、和谐的人际交流的能力和素养,缩小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成为了广大农村教师研究和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1.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有轻松的心态享受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