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在心,做一个智慧的校长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wenpi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逸飞,张家港市第二中学校长,苏州市“十杰教师”,在《教育参考》《江苏教育研究》《中小学校长》等报刊发表文章三十多篇。
  2010年9月10日清晨,张家港市第二中学校门前,两排手捧鲜花的少女含笑而立。在她们前面,同样身姿挺拔的,是新上任的顾逸飞校长和二中的所有行政领导,他们的脸上,同样洋溢着春风般的微笑。
  这鲜花、微笑、敬意迎接的,不是领导、来宾,而是二中最平凡的老师。在惊喜中,教师们心中感动莫名:做了那么多年教师,过了那么多个教师节,从来没有哪一次享受过如此隆重的致敬。这真是一个不一样的教师节,这真是一个不一样的校长。
  学生们也敏感地发现,新来的顾校长与众不同。他会亲自给学生上课,让原本严肃的课堂中飘出浑厚而又高朗的《我的太阳》,将二中的责任课堂教学模式演绎得淋漓尽致;他常在升旗仪式上演讲,但从来不拿稿子,从来都是那么慷慨激昂,他会给学生讲西点军校的校规,讲沙漠胡杨的坚韧,讲许许多多的故事,讲许许多多的道理……每一次的演讲都使学生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将自己对责任的理解感染每一位师生;再紧张的时刻,他也不准任何人侵占学生自由呼吸的时间,他让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享受学校生活的快乐和自由,他让所有初三毕业生都对母校恋恋不舍,因为,他们的初三生活是彩色的……学生们喜欢顾校长,他们在作文中写道:“我们的顾校长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校长,是最浪漫的校长,是最帅的校长,是最有责任感的校长,是‘我们的’校长!”
  对此,顾校长说:“我在做一个校长应该做的事,并尽量做到尽善尽美。让老师幸福教学,让学生快乐成长,是我最大的责任。”
  的确,“责任”是两个简单的字眼,但在顾校长心中重如千钧。哲人说,道德能弥补智慧的缺陷,智慧却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道德的源头在于责任。顾逸飞深信这一点。在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匾额,上书“责任在心”四字,这正是其座右铭。
  
  责任,让管理最优质
  
  顾校长来到二中,在第一次行政会议上就明确了二中教育管理的方向和目标。他认为,二中的管理要突出每一位管理者的责任心,秉承民主管理的原则,形成系统的制度管理,实行人文管理的宗旨,注重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他常常提醒行政干部要多读读、多记记、多想想、多写写。他说:“《论语》上讲,君子要一日三省,我们行政人员也要做好每日责任五问。问问今天我在学校发展上思考了什么问题?今天我在分管工作中发现了什么问题?今天我在分管工作中解决了什么问题?今天我给师生起了哪些模范带头作用?今天我的工作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我们把‘每日五问’刻在了墙上,但更要刻在我们的心里!”
  他要求行政人员要把人做好,把事做好,要求他们为人正派、精诚团结、细致踏实、勇于担当、善于思考。他总是强调说,行政人员是学校的管理者,更是师生的服务者。管理干部就应该为师生办实事、办成事、办好事!而对于自身角色,他是这样理解的:“校长不是趾高气昂的指挥者,更不是只会高谈阔论的旁观者。他是学校发展的领跑者,做师生的表率是他作为校长的责任!”
  基于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他每天最早到校,最晚离校,用他的责任心感染着每一位师生,让师生以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去。他每天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巡视,每天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每天坚持写校长札记……在这种观察和思考中,他补救了学校管理中的一次次失误,解决了教育中的一个个难题。
  张家港二中是一所老校,教师的办公环境简陋拥挤。对此,一向把每一位师生的冷暖当作自己责任的顾校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从学校有限的经费中,专门拨款给老师打造了一个温馨的心灵栖息地——教工书吧。走进二中的教工书吧,轻柔舒缓的音乐像山间清泉缓缓流进你的心田,舒适安逸的休闲椅让你放松沉重疲乏的身躯。几杯清茶,几块细点,几本好书,几个挚友……一切皆在不言中,正如墙上高挂的横幅所言,宁静致远,二中的老师工作之余在书吧里放松了身心,在精神上做了一次温暖的SPA,重新储满了工作的能量。
  顾校长常说:“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这是一个校长该履行的最起码的责任。”
  秋冬季节的江南,天气阴寒。课间,学生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喝一杯热茶。可是,教室里的饮水机太小了,满足不了全班同学的需求,喝不到热水的孩子无法抵御骨子里冒出来的凉气,感冒频发,上课效率也日趋低下。顾校长深入教室,了解了这一情况后,马上召开校长会议,决定给每栋教学楼添置一个锅炉,方便学生在寒冷的冬季喝到暖心暖胃的热水。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喝热水难的问题,学生喝到热腾腾的水,健康得到保证,上课效率自然提高。
  以往教师找学生谈话,要么在教室外面,要么在拥挤嘈杂的办公室里,被谈话的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如芒在背,恨不得谈话早早结束,所谓坦诚交流根本无望。注重细节的顾校长敏感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马上宣布除原来的知心姐姐心理咨询室外,再开辟三个心灵沟通室,专门用于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和交流。从此,老师找学生谈话不再担心打扰同事工作,学生也不再担心自己的隐私公之于众,师生间的交流既顺畅又高效。
  顾校长以其作为教育者的责任心关注着学校这个“家园”的每个发展细节,关怀着“家”中每一个“亲人”的身心健康。在他眼中,所谓责任管理,就是要给全校师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师生在充满责任感的家园里,追寻教育的理想之境。
  
  责任,让教师更闪亮
  
  教师是立教之本,是立校之本,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顾校长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把塑造一流的教师群体当作一名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上任的第一天,他就确立了教师是学校发展第一力量的理念。
  2011年教师节,顾校长在全校师生面前慷慨演讲:“我们二中的教师是太阳,他们每天都精神抖擞,把爱撒播,让快乐蔓延,让我们的生命灿烂绽放,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盈充实。我们二中的教师永远与时俱进、永远年轻,我们二中的教师是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这是对教师的至高评价。顾校长向来不吝对教师的赞美,坚持不断挖掘教师身上的亮点,让教师为自己的职业深感自豪,并得到学生诚挚的爱戴。
  在这个教师节前的三个月时间里,顾校长就在二中展开了隆重热烈的“十佳责任教师”评比活动。他发动所有的学生、家长、教师写一写自己心目中的责任教师,并将他们写下的典型事例让学校教师发展处汇总,上传学校网站,让全校师生和家长共同投票选举,最终评出校“十佳责任教师”,在教师节进行颁奖。不仅如此,顾校长还组织人马将所有老师的优秀事迹配上照片,编印成书,亲自写了序言《我们的教师像太阳》。教师节那天,当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杏坛沁芳》发放到每个教师的手中时,教师们都欣喜地翻阅着,看着学生、家长、同事对自己的赞扬,看着自己的点滴事迹被人铭刻在心,心中顿时升腾起浓浓的骄傲和自豪,感受到暖暖的理解和欣慰。
  在顾校长看来,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老师,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责任感的种子传递给学生。“十佳责任教师”的评选,使教师从关注职位职称移位到关注修身做人,在这种正导向的作用之下,一种良好的学校风气在无形中形成。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顾校长不是居高临下地指派、要求,而是力求把前进的能量融化在教师们的心里,以高度的责任之心做好身边的每一件细微之事。
  二中青年教师众多,激励教师、发展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走向成功,应成为学校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顾校长为了磨练他们的内功,推出了青年教师五项全能“责任杯”大赛。在原来青年教师基本功、优质课比赛的基础上创新评比模式,将评比贯穿于整个学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更为务实地培养科研型责任教师。
  五项全能分别是粉笔字、即兴演讲、常态课、教学反思、理论素养等五项,其中的即兴演讲和常态课(又称推门课)是在青年教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促使青年教师时时刻刻责任在心,分分秒秒研究教学,切实推进了青年教师的发展。五项全能活动才进行半个学期,就已经涌现出很多新生力量,多位教师成为市教学能手。
  在顾校长看来,幸福传递幸福,人格熏陶人格,责任感染责任。只有教师和谐发展,才能保证学生的和谐发展;只有让教师拥有人类智慧和精神的力量,才能保证他们托起的太阳冉冉升起。因此,他非常重视陶冶教师的情操。他请教师去听易中天、张丽钧、曹文轩、余秋雨、于丹等人的讲座,让教师感受文化的魅力。他请来张家港茶道大师陆洪波先生给教师们讲座《茶悟人生》,不仅让教师了解饮茶的知识,还感知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责任在心”的理念驱使下,张家港二中通过校园责任文化的熏陶,开展了一系列德师风建设和业务培训,严格师德考核和制定落实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教师团队,近年涌现出市级名师25名,教师每年发表文章两百多篇,在各级各类评优课和基本功比赛中频频获奖。
  为了把责任文化的种子播撒向四方,今年学校坚持向周边及其他兄弟学校派出支教教师,至今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为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信赖和良好口碑。
  
  责任,让学生臻完美
  
  顾校长常常在教师例会上指出:关爱学生,让学生幸福、快乐地学习、生活,是时代赋予教师的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学校、教师要对学生的人生负责,要不断研究学生,积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落实措施,从而切实地、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快乐指数,让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度责任感的现代优秀公民。
  由此,学校把“培养有责任的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主线,作为校园文化的支撑,从而加强德育的方向性。他们以习惯为抓手,凸现责任要求;以活动为载体,拓展责任外延;以感悟为突破,深化责任体验。他们还以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思考中演绎责任,在对话中交流责任,在体验中懂得责任,在行动中彰显责任。通过打造责任校园,培植责任文化,让每一个二中学生都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和自信的人生,让每一个二中学生都把承担责任作为自己的天职,让每一个走出二中校园的学生,都打上深深的责任烙印。
  为了打造责任校园,顾逸飞引导师生在养成教育中实现对责任文化的积淀。在张家港二中的老师们看来,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为了使学校养成教育具体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巩固养成教育成果,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举止,进一步深化学校责任文化的内涵,他们大力实施《注重养成教育,突现责任意识》的责任教育方案,建立养成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实施策略、环节,通过理论学习、问卷调查、抓常规、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好习惯大家练”、黑板报“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和家长谈教育孩子的良好习惯“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等活动,让学生在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习惯,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学生则在感受教室的窗明几净和自行车的整齐划一中,在师生的互相问候中,在尊重和被尊重的过程中,在帮助和被帮助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当习惯成了一种需要,习惯成为自然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的责任意识也悄然得到加强。
  顾逸飞引导教师在生活教育中进行责任文化的渗透。他们以“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和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尚人格”为核心,以责任文化建设为主线,抓好“责任畅想、责任阅读、责任体验、责任行动、责任反思”五大行动,以“生活教育”为载体,在活动中渗透校园“责任”文化,
  为了更好地突出责任德育,学校大力开展有关责任教育系列活动,如组织开展 “十佳责任学生”“星级学生”“十佳之星”等评选活动;给每一位学生发放“责任卡”, 把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的美德行动记录下来,经过教师、家长、同学的多重评价,达到实践责任、塑造美德的效果;组织开展“爱心屋服务队”,让学生投身“文明进社区、责任见行动”的道德实践活动;在庆祝建国60周年之际开展“迎国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系列活动和布置“学会生活、学会感恩、珍惜今天”国庆德育作业;在运动会中开展“生命因运动而精彩”德育系列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常规管理,深化了德育活动,增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家庭教育中实现对责任文化的延伸。在顾校长看来,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多重教育成分,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实践证明,家庭教育不同,子女成长迥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要有效教育年轻一代,须对家庭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推动家庭教育的有效开展,张家港二中开展了“十佳责任家庭”评选活动,要求家长从 “注重沟通、德才共育、避免冲突、民主协商、争当表率、建立规范、锻炼品质、关注发展、不断鼓励、谋求独立” 十个方面展开对照学习,在每天的家庭生活中落实责任教育。活动得到了二中家长们的一致欢迎和好评。在反馈表中,许多家长表示:“十佳责任家庭”评选活动的开展,为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标准,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这是家长的责任。作为家长,一定会配合学校,通过参加“十佳责任家庭”的评选活动,带给孩子勇往直前的人生动力。
  责任家庭的评比,带给家长的不是简单的荣誉,更多的是学习的标尺、前进的方向。家长在践行自己的责任中,完善了自己、发展了孩子。
  实践中,顾校长和教师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成功的智慧在于找到教育的支点,去撬起学生能力发展和生命成长,“责任”这一内涵丰富的词汇,或许就是张家港二中教育的最好支点。
  
  
  责任编辑 余志权
其他文献
人类灵魂以无象之象而在于无形无名之域。苟志于精神的凝聚,则安放于人内在幽深若谷的世界,虽隐隐约约,却牵绊着人的类性与个性魅力;苟志于人格的雅致,则沉积于人质朴如敦的纹理,虽无言希声,却外显出处处有端的举止;苟志于信仰的笃定,则皈依于终极意义的深邃之境,虽扑朔迷离,却在世间行走时表现出庄严的从容有方;苟志于理想的弥望,则化成内心最原初的动能,虽飘渺恍惚,却彰显出坚韧蓬勃且不屈不竭的朝气;苟志于情意的
摘 要:特色学校的本质内涵是一种强调差异性的个性化文化,其表征主要体现在风格独特性、整体统一性、形式标志性、成果积淀性、发展稳定性。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区棠下小学为例,全面剖析了学校“红色文化、绿色文明”办学特色在环境文化的打造、课程文化的建设及活动文化的开展方面进行的整体建构。  关键词:文化经营;特色学校;红色文化;绿色文明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
潘希武在《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第11期撰文指出,道德是一个经验建构的过程,是情感体验更是身体体验的建构过程。我们经常把道德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进行理性的规划,却很少审视道德建构的经验性。道德建构虽然获得情感的认同才变得牢固,但诸多的道德事实上是通过活在现实生活世界中的身体的“触、摸、看”建构起来的。所谓的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应当是回归到主体间建构的生活世界,而不能简单地说是日常生活世界。  现
“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  细细品味,余味无穷。  如果德育会呼吸,那会是一种何等的美妙!  那将是一曲天籁之音,陪同灵魂漫步宇宙,共舞嫦娥,手谈仙翁,在超越时空里,尽享心灵自由的妙好。  那将是一幅田园风景,牵引生命流连山水,日出而作,日没而归,在不经意间,感受自在生活的恬淡。  那将是一桌美味佳肴,呼唤儿童开启性灵,对话文明,感悟时代,在吐故纳新中,实现成长与超越。  在自由自在中实现生长的
2014年7月5日,惠州市大亚湾区中考成绩公布,大亚湾第三中学勇夺总平均分和七科单项共“八个第一”。教职工大会上,当这一成绩一公布,不少教师激动落泪,甚至轻声抽泣起来……  熟悉惠州教育的人都知道,这是何汝玉校长创造的又一个教育“奇迹”!有何汝玉出现的地方,就会有教育的奇迹发生,这几乎成了惠州教育的定律。这一次也不例外。  大亚湾三中地处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偏远位置,由于种种原因,学校新校区建成后
学习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较为稳定的特征,主要包括学习认知、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和学习行为等内容。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具有如下特征:强烈的求知欲、积极的自我评价、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其中,积极的自我评价是学生个体自信心的表现,是对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各方面的自我肯定。但是,现在的学业评价,多以他评为主。在以他评为主的评价制度中,学生形成了被动、依赖的习惯,导致学生缺乏自我学习能
【摘要】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环境或情景的创造,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社会和信息科技的发展,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已表现出一些明显的不足,我们提出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来提高小学英语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探讨了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相关实施过程,最后将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了实施应用,探索研究一些符合学生
摘 要 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而不是简单的功利的联系,除了服务和指导的关系外,教育理论本身的独立存在和发展同样是有意义的。我们必须用理性的态度重新建构两者的关系,既要更好发挥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的功能,又要让教育理论得到独立探索和自我建构的权利。  关 键 词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对话与博弈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1-0005-
公民法治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以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多元价值的冲击导致儿童价值紊乱,违法低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在小学阶段开展遵纪守法教育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法治教育呢?显然,由于受年龄和阅历所限,小学生不可能完全理解平等、自由、安全、共同福利等抽象的法律概念,但规则意识作为法律的初步形态,却可以成为法治启蒙教育的有效抓手。孩
本刊记者:于司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引发了社会热议。您能否谈一谈,此次《意见》颁布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于长学: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早已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