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感知、解释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叙事因其生动丰富而被班主任运用到实践研究中。但大部分研究只停留在讲述中,没有深入探究,出现了“越叙越平庸“的状态。本文以班规制定中发生的故事为例,用“叙述、感知、解释”三环节的教育叙事方法探究有效班规的制定。相信本文会给班主任一些启示。
  【关键词】 教育叙事 叙述 感知 解释 班级班规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1-178-020
  前言
  教育叙事是运用最广泛的研究方式,但部分教师只停留在“只叙不思”,导致了“越叙越平庸”的状态。Connelly(2000)把教育叙事定义为通过叙述在教育中真正体验过的故事,深入感知,解释隐藏理论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叙述、感知、解释”是教育叙事的关键环节。
  班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体现,是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通过观察,中学班规存在以下问题:部分班规是条款式的规定,班规充满了“应该、不应该”等字眼,体现不了学生主体意识。有些班规三年不变,有些班规形同虚设。下面将通过叙述、感知体验,深度解释的教育叙事方法来探究班规制定的有效方法。
  一、班规制定前认真观察班级,确定班级定位
  叙述:初一学前教育,从早跟到晚,观察学生的表现。这真是一个素质不高的班级,多数学生不听指令,没有优秀学生干部。小峰同学在军训时因不认同教官教导而愤然离班。
  开学第一天,小峻同学在班里打男生。开学第三天,小峰同学打女生。9月份进行了全区入学测试,成绩非常靠后,无优秀学生,后段生非常多。
  感知:从教十几年第一次碰到这样“暴力”的班级。主动跟同学和家长沟通,对全体同学也有了整体印象,班级定位逐步清晰。这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在行为习惯上不佳,部分同学根本没有集体服从意识,学习基础不好,因此定位为较弱班级,先不谈学习方法,从规范开始,班规要详细易懂。
  解释:李西顺(2011)认为,“班规是班级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是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根据相关守则、规范和本班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新生刚入学,对初中要求不清楚,如果一味强调全体同学参与制定,不合时宜。班级定位好后,班主任开始着手准备制定班规。百度很多班规,有些过于繁杂,有些过于敷衍。决定自己亲手制定,在制定前研究了“×校纪校规”和“中学生守则”,并学习了德育管理条例。初稿写得非常详细,以其中一段为例:
  二、班规修改时,学生、家长全员参与,明确班级要求
  叙述:班规初稿新鲜出炉后,感觉完美。在同学和家长中进行宣传,广泛征求意见。本以为完美的方案,提交上来被密密麻麻批注了很多。合理建议归纳为四类:1.有些用词过于累赘。2.奖惩措施不够具体。 3.一般违纪和重大违纪跨度不大。4.重大违纪需要进行集体表决。
  感知:自己当学生时,认为班规是老师制定的必须执行。通过集体讨论,才理解学生其实很在乎班规,独断班规不合适网络时代需要。考虑到本班学生性格暴躁,因此在重大违纪需清晰明确。班级进行了隆重的投票活动,大家一致同意,把“打人、恶意扰乱课堂、顶撞老师”等作为严重违纪。经过两周集体讨论,同学们开始清楚中学生管理制度要求。
  第二周班会主题“班级管理设想”中,全班学习班规并引出话题“你认为班级文化是什么?”,进而引出班训为“安静、勤奋、高效、文雅”,班级口号为“勤能补拙,静能生慧”。班级管理的理念为“学生成为班级管理和评价主体,创建团结奋进、永不言败的班级”。通过投票把“打架斗殴、恶意吵闹”等作为重大违纪。并规范了课堂行为、作业行为、仪容仪表要求等。班规细致具体,重要的就是执行。
  解释:班规体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影响学生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在班规制定时,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体现学生主体性。在几位班长的帮助下,再次修改了班级班规。并印发给学生,发到家长群里面,以下为修改后截取部分:
  三、班规定稿后培养学生干部,依法执行班规
  叙述:一次学委向我汇报,“刘同学三次没交作业”。我找了刘同学谈话,他很委屈:“这几天生病,家里只有外婆和弟弟在”。我心平气和地说:“交作业是学生本质工作,虽有客观原因,但应事先跟老师说清楚”,刘同学后来认真补了作业。每个同学都可以为违纪做出合理解释,如果任意放任,班規执行力度就会大打折扣。教育无小事,成就在于点滴之间。
  感知:班规实施过程中,总会有不同的声音。每天都会接到投诉,告诉自己要冷静,并教导学生,任何制度在执行初始,肯定有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但既然是共同修改的,就应先执行,再逐步调整。
  解释:李镇西(2012)认为,班规内容与法律有相似的性质,班主任可以借鉴法治理论成果指导班规的建立和完善。班规就是班级之法,必须执行,没有任何借口。依法治班的实质就是在班上尽可能推行民主管理,按照班规来管理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个人权威代替不了规则,任何集体运作都需规则来运行。
  四、班规实施中删繁就简,有形变无形
  讲述:第一个学期,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班规,班级氛围很好,但到了第二个学期,说粗口、抄作业、扰乱课堂,比比皆是。难道是班规出了问题?
  感知:经过一个学期管理,学生们清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们在纪律上松懈,争取自己任性的权利,班规很难不折不扣执行下去。召开班长会议,把班规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分析给他们听,并抛出问题,征求他们对班级修改的意见。一致认为同学们都清楚班规要求,如果再沿用原来的细致班规,就不太适合,法大于情但是也要人性化,因此,决定以口号形式把班规张贴出来。
  解释:“男生温文尔雅,女生端庄大方,课堂高效合作,课后不打不闹,自习鸦雀无声”等。字数少但涵括了对仪容仪表、集会两操、课堂课后、课室环境等要求,朗朗上口,获得大家一致认可。   五、用心沟通,让班规内化成为一种优秀的习惯
  叙述:经过一个学年实施,班级学习良好,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执行班规,每周班级评比中都能拿到流动红旗。但步入初二,班级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比如学习上的躁动,几个青春期的男生特别难管,之前的细化班规和标语式班规已经起不到班规应有的作用。
  感知:通过“自律是真正的自由”、“做文雅人”、“团结就是力量”等,让学生从体验班规的内涵,逐步内化班。同时对班规中的积分制度进行调整,并确定小组评比和个人评比的加减法,进一步明确奖惩制度。每月评比改成每周评比,更有效促进小组合作。对个别屡次有重大违纪的同学,可以通过请家长、罚扫劳动等,加强他们的纪律观念。
  解释:班规应该是“因材施教”,班主任应该首先思考班级成员的现状,班规制定后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和问题的变化而改变,班规最佳形式就是内化成一种习惯。
  总结
  魏书生(2013)说过,做教师不做班主任,将会是终生遗憾。接到班主任任务后,仔细研读了《魏书生教育作品集》,他的班规重点是落实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得益与他的班规设置理念,自己在设置班规时候始终把握一个理念:让每个学生在班规实施行为习惯得到提高,让班级在班级管理制度中得到逐步提升,让班级充满生机和活力。
  班主任平时要善于对教育故事做深度描述和解释,再来调整管理思路。只有这样,班主任管理水平才能提高,才能真正成长为一个智慧型的班主任。
  [ 参
其他文献
【摘要】 写作是英语教学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难教内容、难学内容。写作是一种输出,是以阅读为积累的输出,反映的是学生英语整体学习水平。文章先分析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再探讨教材资源整合的原则,最后基于教材资源进行写作对策探讨。  【关键词】 高中英语 教材资源 写作能力 提升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3
【摘要】随着教学体制的改变,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而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变成高中化学教师关注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化学教学,教师还是多依靠口述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想象,但是却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探究实验却能够帮助教师解决这样的问题,本文将从什么是探究实验教学、当今的应用情况以及改进意见这三个方面进行展开。  【关键字】高中化学 探究实验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教育部门对初中的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初中的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初中的英語教学对于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正式的、系统化的学习英语的阶段。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初中英语教学工作者们在不断的实践中证实了互动教学的优势。所以,为了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运用互动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互动教学 初中 英语教学课堂  【中
【摘要】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预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可尝试通过“明好处——知方法—一懂操作——抓落实”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让他们实现“一步先,步步先”。  【关键字】预习 好处 方法操作 落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117-03  《礼记·中庸》写到:“凡事预则立,不预
【摘要】 現代生活中,安全风险如影随形,如:校园欺凌、游泳溺水等,这些安全问题无不困扰着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心,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非常必要。  【关键词】 安全教育 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2-136-010  学生的安全问题关乎到千家万户,关乎到社会
【摘要】 传统的词汇学习单调机械、枯燥无味,而且容易遗忘,在英语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常因词汇学习的枯燥或记不住单词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授词汇时我大胆尝试以游戏作为载体来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学生爱上单词,主动去记单词,从而让学生轻松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  【关键词】 单词 词汇教学 兴趣教学 游戏 培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摘要]英语教学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英语教学中需要改革教学观念、改革教法、改革教学手段、改革考试评价、改革师资现状。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应本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有利于思想情感教育;有利于智力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新课改 教学反思    英语教学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英语教学
【摘要】 仪式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而我们的德育常规仪式课程又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把德育常规性仪式课程作为德育活动来开发和建设,并慢慢地演变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制度,在内容上求贴近学生们的生活和实际,在形式上力求多样鲜活,切实提升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本文将根据龙城小学为例,把德育常规仪式做成校本课程。   【关键词】 德育 常规性仪式 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
【摘要】 随着我国在教育的领域中的投入越来越多,各教育工作者致力于以提高學生综合能力开展教学,在此背景下,各种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对策被提出来,在改变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理念等方面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育改革近年来也逐渐渗透进入了农村,英语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口语又是英语交流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学生的口语能力也应是教师重点培养的方面,本文结合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的教材中的案例,简
【摘要】 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能力,陶行知先生也要求教师“将开发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不是机械记忆,被动模仿,而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创新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提高有效课堂教学,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教育思想 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