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历来是一个重点与难点。小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不高、社会阅历不广、生活经验不多等方面的制约,于他们而言,作文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学生之所以觉得作文难,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没东西可写,二是不知怎样写。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问中导,导中想,想中写”的作文教学法,通过扶持和引导,学生一般能在40分钟内完成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收效明显。下面,笔者以《我的妈妈》这道作文题为例,谈谈这种作文教学法的具体做法。
在大屏幕上或黑板上出示作文题《我的妈妈》,然后按以下步骤,出示一点就写一点:
一、写外貌
出示问题:妈妈的皮肤、身高、体重、头发、脸型、眼睛、衣着等是怎样的?抓住其中的几点来写,50字左右。
学生思考并动笔,规定6分钟内完成。
案例:
我的妈妈是一个农村妇女。她皮肤不是很白,身高1.5米左右,常常扎着马尾辫。一张瓜子脸,笑起来的时候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两个小酒窝十分抢眼。
二、写爱好
出示问题:你的妈妈有什么爱好?用一两句话写出来,60字左右。
学生思考并动笔,规定3分钟内完成。
案例:
妈妈爱打毛衣,一有空就不停地织。我们一家人的身上都穿着妈妈的“大作”呢。除了打毛衣,妈妈还爱唱粤剧,她是一个地道的粤剧迷。每逢过年,村里做戏,她都挤在戏地里,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全家人都说她“走火入魔”了。
三、写关于妈妈的两件事
事例一:妈妈悉心照料发烧的“我”
出示问题:你什么时候发烧?情况如何?妈妈发现后表情如何?她怎么说?她带你去哪里看医生?医生怎样为你看病?回家后,妈妈又是怎样做的?妈妈这样关心你,你有什么感想?
依据上面的问题,展开想象,写200字左右。
学生思考并动笔,规定15分钟内完成。
案例:
上周星期六早上,我起床后,觉得头很烫,全身乏力,整个人就软软地瘫在沙发上。妈妈买菜回来,发现我这般模样,关切地问道:“你不舒服吗?”她走过来,摸了一下我的头,说:“哎呀,怎么这么烫?你发烧了!”她十分着急,说:“妈妈马上带你去卫生院看医生!”她推来车,让我坐好后,便带我出门了。我们来到了羊角卫生院,妈妈忙着挂号,找医生。一位姓李的医生给我把过脉、量过体温后,就开了一些药单子。妈妈又忙着跑去拿药了。回到家里,妈妈忙着让我服药,她一边看着我吃药,一边叮嘱我说:“孩子,吃了药就会好的,等一下你得好好休息。”看着妈妈满是关切的眼睛,我十分感动。妈妈,你对我真好!
事例二:妈妈炖鸡汤给邻居的李奶奶补身子
出示问题:李奶奶的子女是否在她的身边?妈妈为什么要炖鸡汤给她?妈妈对你说了什么吗?你随妈妈将汤送到李奶奶家时,妈妈说了些什么?李奶奶又说了些什么?你有何感想?
依据上面的提示,展开想象,写100字左右。
学生思考并动笔,规定10分钟内完成。
案例:
我的邻居李奶奶,因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所以长期一个人在家生活,我妈妈常常照应着她。最近李奶奶老是咳嗽,一到晚上就咳得特别厉害。那天下午,我从陈煜家回来,一进家门就闻到一阵阵香味。“妈妈,什么这么香呀?”“妈妈在炖鸡汤,最近李奶奶总是咳个不停,她得补补身子才行呀!”妈妈真是一个好人。
妈妈炖好汤后叫上我一起去李奶奶家。
“李奶奶,我炖了点汤,您趁热喝了吧。”妈妈说。
“谢谢你呀,你真是好心呀!”李奶奶十分感激。
我在一旁看着,感觉李奶奶就是妈妈的亲妈,不然妈妈怎么会对她这样好?其实呀,妈妈天生就有一副好心肠,对谁都是这样好。
四、写感想
出示问题: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你打算如何赞美你的妈妈?
依据上面的提示,写20字左右。
学生思考并动笔,要求2分钟内完成。
案例:
妈妈,你太伟大了,我爱你!你永远是我的好妈妈!
学生写完后,将以上四点合在一起,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了。从上面的个案中,我们不难发现,按顺序写外貌、爱好、关于妈妈的两件事、感想,不仅定好了文章的构思方向,还确定了文章的内容。在每一点中出示相关问题,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如何写,如何写具体。构思定好了,内容在问答中落实了,即使是习作水平一般的学生,也能在40分钟内写出一篇文章来。
以问促思,问中导写的做法,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没东西可写,不知怎样写的难题。这种做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笔者发现,学生在这种问导式方法的影响下,遇到作文题时,都会自觉地去问自己,在问中思,在思中写,他们都觉得作文不像过去那么难了。
(责编 莫彩凤)
在大屏幕上或黑板上出示作文题《我的妈妈》,然后按以下步骤,出示一点就写一点:
一、写外貌
出示问题:妈妈的皮肤、身高、体重、头发、脸型、眼睛、衣着等是怎样的?抓住其中的几点来写,50字左右。
学生思考并动笔,规定6分钟内完成。
案例:
我的妈妈是一个农村妇女。她皮肤不是很白,身高1.5米左右,常常扎着马尾辫。一张瓜子脸,笑起来的时候眼睛总是眯成一条缝,两个小酒窝十分抢眼。
二、写爱好
出示问题:你的妈妈有什么爱好?用一两句话写出来,60字左右。
学生思考并动笔,规定3分钟内完成。
案例:
妈妈爱打毛衣,一有空就不停地织。我们一家人的身上都穿着妈妈的“大作”呢。除了打毛衣,妈妈还爱唱粤剧,她是一个地道的粤剧迷。每逢过年,村里做戏,她都挤在戏地里,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全家人都说她“走火入魔”了。
三、写关于妈妈的两件事
事例一:妈妈悉心照料发烧的“我”
出示问题:你什么时候发烧?情况如何?妈妈发现后表情如何?她怎么说?她带你去哪里看医生?医生怎样为你看病?回家后,妈妈又是怎样做的?妈妈这样关心你,你有什么感想?
依据上面的问题,展开想象,写200字左右。
学生思考并动笔,规定15分钟内完成。
案例:
上周星期六早上,我起床后,觉得头很烫,全身乏力,整个人就软软地瘫在沙发上。妈妈买菜回来,发现我这般模样,关切地问道:“你不舒服吗?”她走过来,摸了一下我的头,说:“哎呀,怎么这么烫?你发烧了!”她十分着急,说:“妈妈马上带你去卫生院看医生!”她推来车,让我坐好后,便带我出门了。我们来到了羊角卫生院,妈妈忙着挂号,找医生。一位姓李的医生给我把过脉、量过体温后,就开了一些药单子。妈妈又忙着跑去拿药了。回到家里,妈妈忙着让我服药,她一边看着我吃药,一边叮嘱我说:“孩子,吃了药就会好的,等一下你得好好休息。”看着妈妈满是关切的眼睛,我十分感动。妈妈,你对我真好!
事例二:妈妈炖鸡汤给邻居的李奶奶补身子
出示问题:李奶奶的子女是否在她的身边?妈妈为什么要炖鸡汤给她?妈妈对你说了什么吗?你随妈妈将汤送到李奶奶家时,妈妈说了些什么?李奶奶又说了些什么?你有何感想?
依据上面的提示,展开想象,写100字左右。
学生思考并动笔,规定10分钟内完成。
案例:
我的邻居李奶奶,因为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所以长期一个人在家生活,我妈妈常常照应着她。最近李奶奶老是咳嗽,一到晚上就咳得特别厉害。那天下午,我从陈煜家回来,一进家门就闻到一阵阵香味。“妈妈,什么这么香呀?”“妈妈在炖鸡汤,最近李奶奶总是咳个不停,她得补补身子才行呀!”妈妈真是一个好人。
妈妈炖好汤后叫上我一起去李奶奶家。
“李奶奶,我炖了点汤,您趁热喝了吧。”妈妈说。
“谢谢你呀,你真是好心呀!”李奶奶十分感激。
我在一旁看着,感觉李奶奶就是妈妈的亲妈,不然妈妈怎么会对她这样好?其实呀,妈妈天生就有一副好心肠,对谁都是这样好。
四、写感想
出示问题: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你打算如何赞美你的妈妈?
依据上面的提示,写20字左右。
学生思考并动笔,要求2分钟内完成。
案例:
妈妈,你太伟大了,我爱你!你永远是我的好妈妈!
学生写完后,将以上四点合在一起,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了。从上面的个案中,我们不难发现,按顺序写外貌、爱好、关于妈妈的两件事、感想,不仅定好了文章的构思方向,还确定了文章的内容。在每一点中出示相关问题,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如何写,如何写具体。构思定好了,内容在问答中落实了,即使是习作水平一般的学生,也能在40分钟内写出一篇文章来。
以问促思,问中导写的做法,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没东西可写,不知怎样写的难题。这种做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笔者发现,学生在这种问导式方法的影响下,遇到作文题时,都会自觉地去问自己,在问中思,在思中写,他们都觉得作文不像过去那么难了。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