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来,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_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两岁大的宝宝对什么都感兴趣,她每时每刻都从外界汲取知识,每一天她都学到新东西,每一天她都让我惊喜。生命之初那种对知识无限制的渴望,为什么后来却逐渐减退,甚至消失?
  我一直在反思我的课堂。如果因为我而让我的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这样的结果我不能接受,也无法面对。教与学方式改革之初,我有抵触,也有思考,到底要不要做?要怎样做?但当我走入其中,我的心慢慢坚定起来,改革的方向没有错。要做,具体到每一节课怎么操作,是每一位执教者该思考的。我更倾向于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科知识不应该只用教的方式呈现,学知识有更多更广的途径。下面我就一节课,谈谈我的做法。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一课,主要目标是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及其相应的特征,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果直接让学生预习,学生可能就只会去书上看看定义,做做练习,他们通过预习得到的知识很肤浅,流于表面。我是怎么做的呢?我让学生回家去做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等边三角形。学生接到任务,首先思考: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这时他就必须去书上了解相关知识。2.怎么做一个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每个学生预习的方式不一样,思考习惯也不一样,做法肯定就不一样。数学说到底就是思维体操,问题是核心,有不同思维方式就有交流的渴望。当我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之间的智慧就能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展示课那天,真是让人说不出的愉快。学生们高高兴兴地带着自己的手工作品来了。我向他们提问:“怎么才能检验你做的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学生回答:“根据定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才是等腰三角形。”我继续追问:“怎么知道两条边是不是相等呢?”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尝试以后交流汇报,他们有三种方法。其一,量边,看边的长度是否相等。其二,折,把等腰三角形对折以后,看看两条边有没有完全重合。在这样的量和折过程中,他们找到第三种方法——量角,发现等腰三角形有两个相等的角。在操作中,学生还发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可以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两个相同的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很多令人惊喜的发现。有学生提出:“等腰三角形并不是怎么折都能完全重合的,这正说明等腰三角形只有一条对称轴。”……借这个机会,我趁机让学生们给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命名,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腰、底、顶角、底角等概念。
  学习等边三角形的几个环节和等腰三角形基本相同,但难度更大。大部分学生做的等边三角形其实都不是等边三角形,小组交流时大家都反映制作过程中很难保证第三条边的长度和其余两条边相等。有聪明的学生提出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但反对者却指出这样做出来的三角形大小是固定的,怎么办呢?大家讨论了很久,发现等边三角形的角都是60°,只要在等腰三角形的制作过程中保证顶角是60°就可以了。讨论结束后,关于等边三角形的特征学生已经了然于胸,很快,一节课结束了。
  上完这节课后本单元就结束了,我有意考考学生,在没做任何练习的情况下直接给他们进行单元考试。结果出乎意料,学生的平均分达到了90分,不管题型见过与否,学生都能根据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去解答。这说明他们通过“做”与“交流”,把知识点消化后牢记在心中,解题的时候自然就得心应手了。这比以前我们靠大量的练习来训练学生牢记的效果还好。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课程改革带来的好处:会学比学会更好!动起来吧,让数学课更精彩!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开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对初为人师的新教师来说,迫切希望在开学初的教学中就能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得到学生的喜爱。这就需要在开学之初,建立起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秩序。怎样做到这点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对上好低年级体育课的一点粗浅看法,以便进一步搞好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  一、巧借形象树威信  (一)树立体育教师形象  教师要恰当包装自己,让学生喜欢。体育教师的外观应让学生有
近年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教师们都在改革旧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拓展能力等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那么如何创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我们需要分析的是传统教学存在着的很多误区,如教学观念的误区,教学方法的误区,以及学习评价的误区。其次,需要明确的是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式相比是有其特殊性的。小学英语注重的是听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上也出现了分化。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由于受农村地域特点及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习惯、意志等方面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有效实施差异教学,关注到每位学生的成长,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现状剖析  1.学习经历的差异  为了解学生电脑操作基础与信息素养的差异,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对平水镇
这是一堂很普通的习作指导课。我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窗外明媚的阳光、醉人的花香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丝毫激发不了我的兴趣。此时此刻,我正在为小作文的内容发愁呢。随手翻开语文书,练习2的口语交际是《学习采访》,要求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进行一次采访活动,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采访一位班主任或者一位同学(如优秀班干部、运动员、小书法家、小手风琴手、故事大王等)。我想,何不将交际内容作为一次小作文的内容,一举两得呢
《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水”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交代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火线运输员在路上捡到一个苹果。接着描写了八位志愿军战士在防炮洞里两次传递苹果的经过:第一次,大家彼此推让,谁也不肯吃这个苹果;第二次,苹果在八位志愿军战士手中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最后描写了战士们及“我”的内心活动。  研读此文,我感觉文本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志愿军战士在极其艰苦的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可喜的变化,音乐课更灵活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学生更快乐了。喜之余也不得不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新课堂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堪称为“天籁之声”的美妙童声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丢掉了一些传统
前不久,南阳市卧龙区组织了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马闯老师执教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我学习观摩了这节课,并且有幸对这节课进行了现场点评。马闯老师的这节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整节课脉络清晰,学习活动自主开放。由于学生之前已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并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基于此,马老师创设了由长方形面积引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究情境,这种从学生经验出发的设计,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课堂上马老师有激情、丰富的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的朝夕相伴,让我对一(1)班47个性格迥异的新生有了不少了解。但这一个月里,孩子们的交流却是一般。这不,一到发作业就犯难,总有人问:“老师,这是什么字?”“老师,他叫什么名字啊?这个字我不认识。”也有的小朋友在发完作业本以后,发现没有自己的,就直接跑到我面前,伸出小手:“老师,我的作业本呢?”还有的小朋友索性“将错就错”,拿着别的小朋友的作业本,就直接动笔写作业了,批改时才不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纵观我们的教育,虽然自上而下,都在进行着改革,也取得较大的成就,但作为承载着教育直接执行力的教师队伍,在为人师表、更新理念、转变教育方式等专业自觉发展方面依然不容乐观,虽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主体,自身迷失也不容小觑。  一、生活中的自我迷失:一粒一粒尘埃聚集,就成了雾霾  社会写真  镜头一:《中国教育报》李炳亭主编的《高效课堂——教师角色再认识》讲座即将开始,一位衣着入时
一、引言  小学英语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基础英语对话能力,对话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话教学是以情境为基础,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型进行英语对话的教学方式。依托教学文本上的对话内容,教师让小学生进行对话,不仅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为学生在实际中使用英语交流提供丰富的材料。教师是如何依托文本进行对话教学,本文将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Part A的内容为例进行分析。  二、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