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先学”的文章 通向高效的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_lww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效的数学课堂,既要把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落实到位,又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课堂中,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先生后师、先练后讲”可以说是一条基本共识。关于“先学后教”,教师们似乎对“后教”关注得更多一些。其实,学生“先学”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能否做到高效。只有做足“先学”的文章,才会有“后教”的高效,进而实现高效的课堂。
  一、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养成习惯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无非两个,或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或从自己的学习中获得。毫无疑问,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会有更深切的体验,有更透彻的理解,也会记得更牢。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愿望,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这是由人性决定的。所以,无论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有自我学习的本能。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这种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尤其是后进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看到,人的能力是有大小的,我们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自学任务,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先学”的成功者。学生通过“先学”获得新知时,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会体验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的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二、把握时机,指导方法,讲究策略
  很多教师反对数学课让学生“先学”,认为如果让学生“先学”,将使学生失去探究新知的新鲜感,使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求索变成对已知结论的求证。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或者说是没有把握好让学生“先学”的时机和内容而带来的后果。其实,我们强调“先学”,并不要求所有的知识都先行自学。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学习新知必备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可让他们“先学”。教师要把好这个关,切忌千篇一律,主要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正确处理好不同内容的关系,处理好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让学生共同完成,但这必须建立在学生对长方体各面面积计算比较熟练的基础上。我布置的课前“先学任务”是:找一个长方体盒子,量出长、宽、高,同桌任意指定一个面,迅速口头列出算式,看谁反应快。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是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得出的,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先学”,弄清几个思考题:正方体的面有哪些特点?表面积该怎样算?能否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你是否愿意这样计算,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同桌讨论,很容易获得新知。在自学的同时,我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后进生只要弄懂怎样做就可以了。
  数学教学要按照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就学生的智能发展来看,培养学生的“先学能力”也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逐步形成。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是培养学生“先学能力”的关键。一开始,教师可以对“先学”内容设计一些自学思考题,让学生按教师的思路学习,并从中掌握自学的方法。
  学生“先学”后,教师要及时检查和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信息反馈,使学生或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先学”中,开始还不知道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对是错,通过练习和自检就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先学”方法,使自学能力不断提高。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课堂反馈和平时测验来发现问题,进一步指导学生调整自学方法。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对于学生在“先学”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偏差,甚至错误,教师要善于包容,更要善于将错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即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千方百计地保护学生“先学”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三、保证“先学”效果的几个注意点
  1.先学后教的思想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切莫把“先学”狭义地理解为“课前先学”。事实上,凡是能让学生在课中先学的,教师应努力避免前移到课前。一方面是不增加学生的课余负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加“先学”的效果。因为,课内“先学”优于课外“先学”。
  2.要防止出现这样的问题:“导”之无方,“放”之无度,缺乏对学生“先学”活动的监控和指引,导致“先学”处于无序、无效状态,自主变成“自流”;或者给学生提供的导学提纲只是知识点和训练点及习题的堆积(应试教育的反映),缺乏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特别是问题的设计和生成。
  3.先学后教对学生的“先学”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低年级可以是教师先示范性地带领学生“先学”,高年级再逐步过渡到学生独立自主地“先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有效的“先学”才能带来高效的“后教”。有效“先学”是一个在充分发现并调动学生内在求知动机的前提下的“点火仪式”,并且每次“点火”的方式都随着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正因这种神秘的不同,教育才充满了魅力,教育的过程才让人翘首期待。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歌唱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可喜的变化,音乐课更灵活了,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学生更快乐了。喜之余也不得不静下心来反思,我们的新课堂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堪称为“天籁之声”的美妙童声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丢掉了一些传统
前不久,南阳市卧龙区组织了课堂教学研讨会。会上马闯老师执教了“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我学习观摩了这节课,并且有幸对这节课进行了现场点评。马闯老师的这节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整节课脉络清晰,学习活动自主开放。由于学生之前已学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并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基于此,马老师创设了由长方形面积引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究情境,这种从学生经验出发的设计,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课堂上马老师有激情、丰富的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月的朝夕相伴,让我对一(1)班47个性格迥异的新生有了不少了解。但这一个月里,孩子们的交流却是一般。这不,一到发作业就犯难,总有人问:“老师,这是什么字?”“老师,他叫什么名字啊?这个字我不认识。”也有的小朋友在发完作业本以后,发现没有自己的,就直接跑到我面前,伸出小手:“老师,我的作业本呢?”还有的小朋友索性“将错就错”,拿着别的小朋友的作业本,就直接动笔写作业了,批改时才不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纵观我们的教育,虽然自上而下,都在进行着改革,也取得较大的成就,但作为承载着教育直接执行力的教师队伍,在为人师表、更新理念、转变教育方式等专业自觉发展方面依然不容乐观,虽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主体,自身迷失也不容小觑。  一、生活中的自我迷失:一粒一粒尘埃聚集,就成了雾霾  社会写真  镜头一:《中国教育报》李炳亭主编的《高效课堂——教师角色再认识》讲座即将开始,一位衣着入时
一、引言  小学英语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基础英语对话能力,对话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话教学是以情境为基础,让学生用简单的句型进行英语对话的教学方式。依托教学文本上的对话内容,教师让小学生进行对话,不仅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为学生在实际中使用英语交流提供丰富的材料。教师是如何依托文本进行对话教学,本文将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Part A的内容为例进行分析。  二、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我两岁大的宝宝对什么都感兴趣,她每时每刻都从外界汲取知识,每一天她都学到新东西,每一天她都让我惊喜。生命之初那种对知识无限制的渴望,为什么后来却逐渐减退,甚至消失?  我一直在反思我的课堂。如果因为我而让我的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这样的结果我不能接受,也无法面对。教与学方式改革之初,我有抵触,也有思考,到底要不要做?要怎样做?但当我走入其中,我的心慢慢坚定起来,改革的方向没有错。
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早期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而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应以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为宗旨,发现和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循循善诱,让幼儿多观察,多发现,多质疑,使幼儿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幼儿独立进行科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选择适当的科学内容,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科学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雨雪雷电,下至花草树木、鱼虫鸟兽,幼儿都抱有强烈的
学生能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完全得益于学生的学习。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正在进行较为深刻的改革,探究性学习方式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含义  所谓探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与探索的方式去获取知识,然后运用所习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形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一种具有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
写作文时,大部分学生往往既存在搜肠刮肚“无材料可写”,又存在材料仿佛一大堆,“不知写什么好”的问题。其实,作文如炊。学生畏惧写作,原因无非有三:一是“无米可炊”——学生的习作脱离实际生活,无话可说,也无字可写;二是“有米不知该如何炊”——有许多话说,却不知怎样下笔。三是“有米不想炊”——对写作不感兴趣,没有写作的冲动。如何解决这“米”和“炊”的问题,结合新课标的理念,本人作了一些思考与研究。  一
对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复述”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复述是以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复述对于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可以进行记忆能力的训练,强化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有序、有节、有理地表达的能力。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师都把复述仅仅停留在口头复述的训练上,训练的形式与幼儿园语言课复述故事相差无几,只是提高了要求。可喜的是,近年来,在县教研室领导的引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