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三分钟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a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参考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多年以来的成功教学经验,提出灵活运用课前三分钟活动进行语文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给有关同仁以帮助。
  【关键词】课前三分钟 语文教学 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导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毫无疑问,课前三分钟作为一种热身活动,对于促进学生们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具体说来,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主要是由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形式多样的表现活动,这主要包括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两部分内容。
  一、温习课堂知识,妙用导语,引发思考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创设疑问,利用导语制造悬念以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发言,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们自主思考问题,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正如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如在教授九年级下册《简·爱》时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导入:“爱情历来被文学界称为永恒的题材”,大家从小就开始接触“灰姑娘与王子”式的纯美爱情故事,现在大家处于青春期,对于电影、电视中的爱情故事也都十分感兴趣,想必也都对未来的爱情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大家都知道哪些比较出名的爱情故事呢?这样,教师就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创设情境,制造疑问,鼓励学生们说出自己已知的、喜欢的爱情故事,充分活跃课堂气氛。然后教师继续发言,导入课本知识:大家说的故事都很美好。殊不知,在几百年前的英国,就已经有一位女作家将自己的“灰姑娘”梦和自己对于爱情的美好期望写成了一部不朽的名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简·爱》。以此将课本知识与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联系起来,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拓展课外知识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演讲会、辩论会、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素质教育要求培养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而不是传统的“书呆子”式人才,从这个层面上讲,课外知识比课堂知识更加重要。所以教师们应纠正以往落后的教学观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们的喜好实施课外知识的拓展策略。
  (一)课前小演讲
  演讲的形式是可以丰富多样的,教师既可以让学生们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看法,也可以要求同学们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从报纸、电视、广播上得到的消息或是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教师应尽量鼓励学生们原创,说自己想说的话,发表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通过这种自由、自主、随意、充满生活气息的演讲与交流,可以帮助学生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表现能力和面对许多人时的表达能力。
  (二)美文朗诵
  美文朗诵是锻炼学生们声情并茂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在人前的朗诵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情操的熏陶,增进语感、养成气质、提高修养,并丰富学生们的阅读面,积累素材,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感情丰富的高素质人才。
  (三)名人名言研读
  名人的导向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们轮流将自己喜欢的名人故事、名人语录收集起来利用课前三分钟讲解给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尤其注意一下几个方面:其一,要求学生们充分挖掘名人故事、名人语录所隐藏的故事及其内在含义,着重讲解名人故事、名言给自己的启示;其二,教师要给学生们一定的自由度。例如,目前很多中学生将许多演艺界、歌唱界、体育界的明星奉为自己的偶像,面对这种状况,教师们不应直接将其完全否定,激起中学生们的叛逆心,反而更不利于管理,相反地,教师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们挖掘他们工作、生活中可取的一部分,而不是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明星们的装扮、生活隐私、感情生活上;其三,教师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们关注历史上的伟人们的人格魅力,从伟人的事迹、名言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最后,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创新,不要总是将一些老生常谈的故事、名言挂在嘴边,而是勇于、善于开拓新领域,发现伟人们不为人知的亮点,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经过不断引导,就可以使这种名人名言的研读形式帮助学生们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储备丰富的知识材料提高作文水平,并对塑造中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叶胜陶先生曾说:“所谓语文,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可见,语文是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就应该是极具综合性的,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灵活多变的形式,因此,只要是能够从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两方面综合锻炼学生们的形式就可以拿来为我所用,笔者愿协同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寻求更多更好更有效的形式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积极为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白学军.中小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水平测验的研究.
  [2] 欧应龙.谈谈我对语文课前三分钟活动的理解.
  [3]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4] 王贵平.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原则及方法.语文教学与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主要通过:1、转变教育观念;2、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3、创设教学情境;4、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5、改变传统的反馈及测试方式。以上五个方面谈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  关键词:生物教学 培养 创新 能力     21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蓬勃发展的新世纪。国际间的剧烈竞争,国内社会的转型,无疑对人才的素质素养、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诸方面,都
小时候在书上看到,从古代就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老师就更苦更累了,但既然做了这样的选择,我只有忠于自己的选择,好好做好这份工作,并学会苦中作乐。  还记得我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学生们脸上那种轻松,愉悦的表情,让我这个刚才象牙塔里走出来毫无任何实战经验的大学生放松了许多。在接这个班之前,就听闻本班是一个闻名全校的乱班,差班,许多诸如课堂混乱,学生不听话,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具体性。他们的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成了入学儿童的一大难点,以致有些儿童产生厌学语文的心理。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可见,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从部分学生的作业反映来看,学生掌握汉字不太牢固,要么
【摘要】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求异,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提倡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激趣 创新 质疑 创造意识 发散型 聚合性  国际教育界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激发兴趣,培
【摘要】罗素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早期著作《哲学问题》较全面地阐述了他的许多哲学论点,渗透着其早期哲学思想,讲述了非常深刻的问题,其思想能够将人的思想从狭隘的偏见中解放出来,从而爱哲学,爱智慧。  【关键词】罗素 哲学问题 哲学 智慧  一、罗素其人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20世纪的哲学巨匠,也是一位政治活动家和新闻记者。第一次世界大
摘要:对即将参加新课程背景下高考的考生,研究新课程高考试题的特点,把握总体考复习方向,突破重点、难点进行有效复习,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提一些建议,和同行进行商榷。  关键词:把握方向 有效复习 完成任务  高考复习要讲效益,最终的落脚点是同学们在高考中能够取得好成绩!经历了艰苦的高中阶段,同学们已经身心很疲惫。临近高考,要讲究复习策略,否则,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同学们复习很认真,无用功太多,也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做到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    一、关注学生的自信心,创设适宜发展的情境    孩子可塑性很强,给他一份自信,还你一个成功。许多老师上课第一件事就是激励学生的自
新课程的理念应当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那么,什么是“发展”?什么是“学生为本”?所谓“发展”,就是指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所谓“学生为本”,就是指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的行为观。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在这个理念的解读中,学生这个元素无疑是居于核心位置,相应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应当围绕着这个核心元素来进行。既然这样,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本人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际,总结出了一些方法: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在教学中突出化学课程的实用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化学教学 激发兴趣 實用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人人皆知,但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做老师的重点研究的问题,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摘 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能够做的事、应该做的事有很多很多。但“让学生主动探索” “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让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这三步棋一定要走好。一旦走好了这三步棋,我们就会迎来一个不仅让学生会学、乐学,而且充满生机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 方式变革 一个主体 三步棋    语文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一讲到底,完全忽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严重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