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来源 :教育界·综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956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我党对教育工作提出的目标。为此,教育部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文章以“地理科学的核心素养”培养为主题,结合“工业区位因素”教学实践经验,在活动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活动型课堂;地理学科
  帕斯卡尔认为:“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然而教学现状是往往侧重于应试能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越来越欠缺,地理学科的天文地理知识并不能被有效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何在课堂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成为新的追求。
  2014年4月,教育部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当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具体反映在地理学科,既有人文积淀、价值取向的文科情怀,又表现为理解运用学科知识的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理科要求。
  新时代下,如何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在设问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运用科学的思想和谐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独立、全面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何在人文熏陶中让未来的接班人做有生活品质的人,是教师教学应该思考的问题——师生双方要做善于思考的人,在思考中强大教学,改变人生。
  本文以“活动型课堂”为研究对象,以“工业区位因素”为媒介,探索一种在活动型课堂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教学方式。
  一、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学者常珊珊认为:“语言素养、数学素养、信息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各国普遍重视的素养内涵,绝非是通过语文或数学等单一学科课程来获得……核心素养会强化学科素养的养成,学科素养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实践途径,学科素养以核心素养达成为基础。”
  笔者认为,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空间认知和区域分析能力。后两者又可以称为地理学科能力,它体现在简单预测、合理想象能力、空间分布格局觉察能力、空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空间定位能力、区域差异的比较与概括能力,并强调突出这些能力在现实中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采用比较、归纳、分析、分类、演绎、综合等方法,可实现对上述能力的培养。
  二、活动型课堂构建体现学科能力培养
  活动型课堂,指的是将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是活动化的课堂。它将传统的灌输地理理论知识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活动是课堂内容目标的承载,这样的课堂符合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题中之意。解读2017版地理新课标,我们发现在描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时,始终在强调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在一节常规课堂上,如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理现象并总结归纳地理特征,是课堂上最核心的问题。为此,笔者通过湘教版《地理二》中的“产业活动”一章节来进行阐述,在学生学习较为抽象、宏观的经济活动问题时,如何创设情境,设计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得关键能力。
  (一)打好基础
  创设情境,启发思维,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及空间的分析概括能力。
  在“工业区位因素”的教学实践中,引入材料进行模拟投资。例如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的资料,通过增加港口的区位条件、港口的配套条件、港口的政策条件,设问:“你愿意来西港投资吗?具体是哪一种产业活动?主要考虑的优势区位因素是什么?……”
  學生合作提出可以投资建服装厂、袜子厂、饰品厂、热带农特产加工厂、旅行社、酒店、中餐馆、语言培训机构等等。由于本地区家庭多从事小加工厂及商业,大环境正是“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的背景,学生可以快速地将生活中的所感所想融入地理学习中,不仅将工业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分析得透彻,而且将上节课的农业活动及下节课的交通产业活动联系起来,构建了完整的产业活动区位条件分析的模型。
  (二)学会思考
  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区资源,走出课堂,强化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比较、归纳及综合实践能力。
  在本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调查、统计各类地理相关信息。如针对超市商品的信息收集:“百事可乐、娃哈哈矿泉水、汇源果汁、青岛啤酒等的产地,分析此类工厂选址的主导区位条件是什么?”学生呈现出统计结果后发现,知名品牌的生产商一般有多家,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南北均有。教师提问:“那么本区的该品牌饮料应该是出自哪家厂商,理由是什么?如何体现工业生产上的地域联系?”学生可以快速得出此类工厂选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得出此类情况常见的地域联系方式——商贸联系。
  教师带领学生到汽车生产车间观看生产过程,提问学生:“本区汽车生产的受限因素是什么?如何弥补不足?”通过现场讲解员的介绍、园区规划建设、政府发展方向政策解读,学生合作学习,提出引进技术,开发新能源解决动力不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仅体现地域联系的生产协作,而且可以因地制宜分析本区引入机器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案例,使得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锻炼地理学科能力的同时,了解家乡的产业发展状况,激发学生发展家乡的热情,建立良好的家国情怀。
  对于一线教师的常态课而言,上好一节课,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教育改革中,打造活动性教学课堂应该服务于学生,关注学生的体验,以核心素养为框架,将地理学科要求的多个能力进行交融整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习的目的,提高地理核心素养水平,促进活动型课堂的构建。简单地说,就是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未来生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好基础。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考的力量让人类变得强大。在高中各学科中,人文熏陶、是非判断并不仅仅是文史哲的任务,教学生学好各科的基础知识并不是学校教学的唯一目标。如何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学科知识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对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对我们地区的未来,对祖国的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地理学科兼具文科和理科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决不能单纯地培养考试机器,将教育和素养的提高分离开来,这是教育本身的误区,更是社会的不幸。因此,在活动型课堂中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常珊珊.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5(09):29-35.
  [2]王木君,张学枚.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王树声.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陈澄,段玉仙.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高考作文的改革,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强化,使其继承我国古代的文艺(或文学)理论“文以意为主”与“意高而文胜”的优良传统,时刻关注“思想写作”这一话题,并将其落实于高考作文写作中。现今,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高中“思想写作”需着重点关注以下三点:一为从“根性”高度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升;二为从“真趣”层面对作文教学美学法则进行思索;三为从“教程”角度对高中作文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远离城市的喧嚣,依山傍水,绿树成荫,北京市商业学校(以下简称“商校”)就坐落在昌平区温榆河畔这片怡人的水光山色之中。  “以人为本,和谐共生”——遵循这一办学理念,商校以创新、拼搏精神克服了职业教育转入低谷的种种困难,探索出了一套更加贴近市场、更加符合行业需求、更加完善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学校的办学规模也得以快速扩展,今天的商校,面貌已焕然一新:一座座造型大方的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
【摘要】将吟诵教学模式用于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工作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吟诵教学是一把让我国经典诗词文赋走入初中生内心的钥匙。在教师的引领下,大量吟诵经典诗词文赋,走进一个个传统文人的内心世界,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明确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生命追求。  【关键词】吟诵教学;初中语文;经典诗文;教学模式  一、理论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总目标中要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的教师们谈起园长冯惠燕,总是提到她的笑。在老师们的记忆里,冯园长总是笑呵呵的,再大的问题到她那儿,都能被她春风般的微笑化解掉;而在小朋友们眼中,冯园长总是那么美丽可亲,是她们最爱的“冯妈妈”。  30年前,冯惠燕成为一幼的教师,她把这份温暖和爱给了孩子;15年前,冯惠燕成为一幼的园长,她把这份温暖和爱给了园中的每一份子。人们总是看到笑着的她,但是岁月见证了她笑容背后的探索之艰、奋斗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名师们早已通过卓有成效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可资借鉴、极富启发意义的范例。他们或精心取舍,或巧妙拓展,或大胆改动,或多方整合,或沟通读写,或接轨生活,既遵循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凭借教材又能跳出教材,使教材内涵更加丰富,个性更加鲜明,赋予了教材蓬勃的活力,带给了语文教学无穷的魅力。      一、精心取舍      许多课文内容学生自己完全能够读懂,名师们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从
我校语文学科的“自主品悟”教学,就是为了让孩子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实语感的积累,让孩子在语言学习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获得审美情感,提高语文素养。我们针对这个研究,分不同课型、不同年段进行了研究,那么针对低年级来说我们怎样进行“自主品悟”教学研究的,现以《雨铃铛》一课为例写出我的点滴思考。    片段一    1.欣赏歌曲《小雨沙沙》  你们听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演示“雨”字课件)了解雨字
穿过东城区灯市东口的内务部街,在街巷的深处,醒目的“北京市第二中学”校名和“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的黑木金字对联牌匾让人眼前豁然一亮。走进有着浓厚古韵的牌楼式校门,映入眼帘的是以灰黄为主色调的整体建筑。这里的动感喷泉、艺术灯柱、碎石小路、林荫座椅相映成趣,给人带来心灵的触动。  6年前,一位校长满怀激情和梦想,提出了富有智慧的独特办学理念。6年后,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校长智慧的理念变
编者按:新课改推进至今,新的理念、新的策略、新的手段、新的方式层出不穷,这时,对新课改精髓的把握则显得尤为重要。本刊于2008年第一期曾围绕《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作了一期教师角色转换的问题探讨,这里我们同课异构,谈谈课堂教学如何切近新课改精髓的问题。    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实录    ◆陈耀文戴德明    【教学创意】  这篇文章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1958年访
考试是评价方式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如何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充分发挥考试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这是命题者和许多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新课程给考试评价带来了新的变化,笔者结合北京市语文模块考试样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考试评价的变化在于努力把促进教与学落到实处    例1.荆轲处变不惊,无私无畏,发图见匕刺秦王;樊哙拥盾闯帐,_________,披肝沥胆,_________。两位勇士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成为让学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当前,许多高中历史教师积极探究了基于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继续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为其他高中历史教师提供帮助,进一步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素养养成;教学策略  高中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