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音乐之美 细品语文之魅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yeas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音乐元素;意境美;结构美;韵律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1-0058-02
  音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让音乐元素有效介入,充分发挥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与渗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二泉映月》是苏教版五下的一篇课文,生动地叙述了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以及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我结合薛法根老师利用音乐执教这一课的相关片段,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在音乐中感受语文的意境美
  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空间,音乐有助于创设意境,意境之美将在音乐独特的音色中华丽绽放。每一种乐器的音色都有特殊的意味,表达着特定的情感。薛老师在《二泉映月》一课的教学中,巧妙选择二胡这种具有独特的柔和与恬美音色的乐器进行辅助教学,使音乐与课文内容相得益彰。
  薛老师的第一个教学板块着眼于文本的环境描写。上课伊始,薛老师开门见山,揭题导入:今天学习的课文叫《二泉映月》。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薛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五个关于描写月亮美景的四字词语: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这五个词语生动形象、美如诗画,将意境渲染得美不胜收,但学生的理解似乎并不理想,从第一遍生疏平淡的词语朗读中便可推测学生对这些词语似懂非懂。薛老师从字词本身着手,以“月亮美在哪里”为切入口,学生一下子就领悟到“月光如银,月亮美在颜色,是银白色的”“月亮美在清,如水般清澈灵动,所以说月光似水”……薛老师循循善诱,在引导学生对词语理解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朗读指导。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不时提醒学生要把词语“读得柔美些”。学生若有所悟时,薛老师插入一小段轻柔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为背景音乐,要求学生把词语再读一遍。即使学生在词语朗读的过程中还未形成清晰可感的画面,但结合柔美的二胡声,对课文中的词语所营造出的独特的意境美早已尽在不言中了。
  二、在音乐中感受语文的结构美
  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短小精悍的小令,都得讲究结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文本内容起伏较大,选用节奏感平平且一贯而终的音乐,往往给人平铺直叙、乏味无质之感,若在段落间恰到好处地运用音乐,则可以增加文本内容结构的层次感。
  薛老师在第二个教学板块中以阿炳的处境与心境的结合为着眼点。《二泉映月》这篇课文结构清晰,阿炳两次来到泉边,泉水叮咚,明月依旧,只是阿炳的处境与心境早已截然不同。薛老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出示五个关于阿炳处境的四字词语:师父离世、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生活穷困、疾病折磨。学生快速浏览这五个陌生而不具温度的词语,读懂词意不难,但当下这些词语对他们来说只是外在于生命体验的理性的语言文字。薛老师是这样以环境衬托处境,把抽象转为具象,引导学生进行强烈的情感体验的:
  师:此时的阿炳已经双目失明。当他再次来到二泉边,月光依然如银,月光依旧似水,可阿炳双目失明,再也看不到了。当阿炳再次来到二泉边,依然静影沉璧,可——
  生:可阿炳双目失明,再也看不到了。
  师:阿炳再次来到二泉边,月光依然照水,水波仍然映月,可——
  生:可阿炳双目失明,再也看不到了。
  师:阿炳再也看不到了,再也看不见二泉映月的美景,留给他的是什么?
  生:疾病的折磨。
  师:留给他的只有疾病的折磨带来的痛苦。
  师:留给他的只有——
  生:双目失明。
  师:留给他的只有双目失明带来的黑暗。
  师:留给他的只有——
  生:师父离世。
  师:留给他的只有师父离世带来的哀痛。
  师:留给他的还有——
  生:卖艺度日。
  师:留给他的只有卖艺度日的艰辛。
  此时此刻,学生的心似乎也与阿炳的辛酸经历同呼吸、共命运,对于阿炳的痛苦、不平、愤恨、抗争等心理会有更深入的体验与思考。薛老师在这份情感的基础上,没有过多的语言缀饰,而是把对生命的感性理解与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轻轻播放《二泉映乐》中精选的两小段节奏悬殊的音乐,让学生用心倾听。伴着第一段悠扬、舒缓、绵长的音乐,学生微闭双眼,尽情联想……听着听着,学生的表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心也随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们渐渐体会到文本两次叙写阿炳来到二泉的深意。此刻,学生对结构之美的领悟尽在意会之中了。语文的结构美,其内涵是丰富的。选择与文本内容格调相同、节奏相当的音乐辅助教学,对于领略文本的结构、体验文本的情感、领悟文本的意蕴必将事半功倍。
  三、在音乐中感受语文的韵律美
  语文之美,美在韵律。学生体会语文韵律美的主要方式莫过于配乐朗读,在或舒缓恬静,或铿锵激荡的旋律中,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薛老师的第三个教学板块着力于琴声与心声的相融。播放整首二胡曲《二泉映月》,让学生静静地倾听在这番处境与心境下的阿炳把月光、流水变成了怎样的音符。在音乐的感染与渗透下,学生基本上都能按薛老师的要求迅速从课文中找到并划出描述《二泉映月》琴声旋律的句子,薛老师随即出示这样一组词语:委婉连绵、升腾跌宕、步步高昂、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指名朗读,学生读得很生硬,薛老师指出要美读,读出“旋律的变化”,并引入“声音的延续”这个概念,如“舒缓而又起伏”,读完“舒缓”要延续一下再读。在薛老师有效的朗读指导下,学生再次朗读表示旋律的词串,读得有板有眼且富有层次感,犹如一串音符在跳动,阵阵琴声在飘扬。薛老师始终“文不离曲,曲不离文”,引导学生读好描绘旋律的词串后指名读,或者师生合作读,这样反反复复读表示乐曲“开始”“高潮”“尾声”的句子,其实就是在欣赏乐曲,使抽象的音乐旋律变得更加形象可触。边读边感,边感边悟,在优美的旋律、动听的乐曲中,阿炳用琴声倾吐着心声,诉说着他坎坷的人生路以及坚定不移的美好信念。
  当琴声与心声相融,融进这茫茫月色中时,薛老师提问:“课文描写琴声的词简短有力,那么表达阿炳心声的句子是否也能用上四字词语,述说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想告诉人们的内容?”于是,学生把文本中“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这句话改成“阿炳用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音乐,他爱家乡,他爱清泉,他爱月光……”句子顺利改完了,但反复朗读修改后的句子,学生眉头微锁,总觉得读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了之前读词读句时的连绵起伏之感,薛老师当即点出琴声有旋律美,而这就是语言的韵律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及其规律,薛老师把用旋律表达情感的音乐引进文本进行配乐范读。薛老师的范读呈现出一种语言的生动美,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震撼与享受,激起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反复诵读这段话,读出文本的“无边风景”,读出那抑扬顿挫的韵律美,读出语言文字的深刻用意。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音乐是通往思维和记忆系统的高速公路,当高雅的音乐一旦被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的时候,语言就会通过音乐这个媒体开启学生获取信息的通道,让他们愉快地步入课文所营造的那座无比神圣的殿堂。”把音乐引入语文课堂,让音乐润物无声地诠释语文言语之外的博大精深,在音乐中不断催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在体验中不断思考,在思考中不断获得发展与超越。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自1989年开始,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28届。28年来,“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有效地激发了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及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广大中小学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中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已经成为公认的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師资队伍建
【摘 要】教育作为人类历史所特有的现象,革命战争时期也同样,须臾不能离开它。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华中解放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性地创办了众多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一大批革命干部和各类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贡献是不朽的。  【关键词】华中解放区;游击教学;联立中学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
【摘 要】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核心领导力。然而,校长的核心领导力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校长这个职务所赋予的,而是随着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改革本身也在不断地倒逼校长的专业成长和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双语教育,就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课程改革。能否迎难而上,勇敢面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双语教育课程改革,这不仅是对一名校长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和前瞻性教育视野
【关键词】复习;主线;情境;语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0-0059-03  【作者简介】黄慧,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江苏江阴,214400),高级教师,无锡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名教师,江阴市黄慧英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众所周知,复习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复习课往往沦为已学知识的简单
【关键词】办学行为;办学活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4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2-0056-01  挂牌督导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如何构建“督导主动服务学校、学校主动依靠督导”的新型合作关系,让挂牌督导精准发力、释放活力,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实践。  一、坚守基于服务的价值取向  在当前教育转型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挂牌督导要以坚持满足学
【摘 要】教材是国家课程最重要的载体,是教育教学专家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知识结构、学生认知、技能发展等编制而成。教材是教师实施、推进国家课程的重要工具,但教材在中小学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是过度依赖教材,二是基本忽略教材。  【关键词】信息素养;国家课程;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3-0013-02  
【摘要】艺术是人的高层次精神追求,只有具备良好的、健全的审美意识,才能使人的自由自觉的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张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儿童的审美意识对于音乐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能帮助儿童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儿童也能从音乐活动的各种审美属性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敞亮和人格的升华。  【关键词】审美意识;音乐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设计理念】  《走进聪明屋》是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二上第三单元“我也能研究”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过程的同时,走近科学研究,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童年生活有着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求和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因此,课堂教学在关注儿童未来生活的同时也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未
初识吴素红老师,是在2010年的初春时节。  记得当时盐城市小学语文“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阜宁县实验小学举行,吴老师是滨海县选拔的参加课堂教学展示的老师。活动历时两天,评委要连续听十二节课,说实话,还是有些疲劳的,而吴老师恰恰就是下午的最后一节课。  她一出场,就让大家眼前一亮,只见高个儿的吴老师,脸上挂着恬静的微笑,待孩子们安静地坐好后,迅速环顾四周,然后轻声地问道:“孩子
数学的历史就是数学思想的发展史,抽象、推理、建模等数学基本思想原本就是和“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基于数学基本思想来规划教学流程,引领学生经历探索性的学习过程,用“再发现”的方式习得数学基本思想,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向这个方向努力有很多的途径和方式,以“思”引“思”,以“学”促“学”是理想的选择。  一、以“思”引“思”  以“思”引“思”,就是以“数学基本思想”为主导来谋划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