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引“思”,以“学”促“学”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y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的历史就是数学思想的发展史,抽象、推理、建模等数学基本思想原本就是和“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基于数学基本思想来规划教学流程,引领学生经历探索性的学习过程,用“再发现”的方式习得数学基本思想,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向这个方向努力有很多的途径和方式,以“思”引“思”,以“学”促“学”是理想的选择。
  一、以“思”引“思”
  以“思”引“思”,就是以“数学基本思想”为主导来谋划教学,重在改变课堂形态,让教学彰显数学基本思想的力量。
  1.以“基本思想”引导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是整体的,也是流动的。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施,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前,我们比较多地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确定教学思路,如导入、新授、巩固、拓展、提升,其核心是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当我们将视角转换到数学基本思想后,我们更多地要考虑如何来抽象、如何来推理、如何来建模、如何来应用等。而要落实到这些点上,或许流程不必有多大改变,但是目光要聚焦到过程、聚焦到学生、聚焦到如何将数学基本思想蕴含在教学内容之中,以及如何通过过程性的学习来感悟数学基本思想,提高学习水平。
  2.以“基本思想”引领数学“思维”。
  孙晓天教授指出,学生在探索、挖掘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维活动,就是数学基本思想的再现。而数学的思维活动往往都是面对问题解决的,可以是从现实情境中产生问题,再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形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而扩展运用,也可以是数学的逻辑推演。但不管怎样,要让思维活动具有“含金量”,就要有意识地围绕数学基本思想来展开,并让隐性的思想逐步浮出水面,鲜亮起来。
  3.以“基本思想”引发评价“思考”。
  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是当前比较盛行的口号。然而,教学不是喊口号。一堂数学课到底“新”在何处?它和先前的教学到底有哪些不同?具体到每一节课,这些问题都是由实实在在的内容来回答的。如果我们认同史宁中教授所讲的,“数学基本思想是学习过数学的人所具有的思维特征”,那么,毫无疑问,“基本思想”应该是一节好课、“新”课的重要标准之一。也只有将其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才会从根本上让我们的教学出“新”、出奇、出彩。
  二、以“学”促“学”
  以“学”促“学”,就是围绕学材、学生、学程来展开教学,坚持儿童立场,让数学基本思想真正地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以此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基础学力”的发展。
  1.“学材”的有效“指引”。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主要依据,但教学不是纯粹的教教材。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性首先是要将教材变成“学材”,也就是从学生及其学习的角度重新组织学习材料。好的“学材”并不是学习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有“魂”的,这个“魂”就是蕴含在学习内容中的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好的教学一定是将“学材”中蕴含的数学精神、思想、方法充分“释放”,并以此“打动”学生,让其有强烈的感受,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生”的相互“促进”。
  课堂学习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可以将学生的差异变成学习资源。“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教学实施建议。不难想象,哪怕是同一班级、同一年龄的学生,对数学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感悟程度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有人站在“山顶”,有人居于“山腰”,有人甚至还停在“山脚”。然而,课堂教学的贡献就是在相互对话、交流、碰撞、启迪中,让全体学生都看到“山顶”在哪儿,哪里是“山腰”,为何有人会驻足“山脚”,然后,携手并进共同登上数学基本思想的巅峰。
  3.“学程”的大力“孵化”。
  这里的“学程”,是指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有人说,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与数学史的发展过程相似,而数学基本思想正是推动和支撑数学科学产生与发展的思维活动及其结果。因而,当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都能与该内容的数学发展历程相仿,学生经历着类似于数学家们的研究、挖掘、发现、发明、创造的过程,那一定会对数学基本思想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数学学习将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其“基础学力”。
  上述两点,以“思”引“思”侧重于“教”,以“学”促“学”侧重于“学”,二者并非分离,而是有机交融的统一体。只有教与学的同步变革,才可能让课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韦钰院士曾针对当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弊端提出“小学科学应该围绕一定的科学概念组织教学”的观点。2017年2月新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分别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工程与技术等领域选取了18个“主要概念”,并多次明确指出“应帮助学生形成这些主要概念”。笔者认为,这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小学科学教育“探究活动主义”的价值澄清,是小学科学教育的一次理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自1989年开始,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已经成功举办了28届。28年来,“教海探航”征文竞赛有效地激发了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投身教学改革的热情,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及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广大中小学青年教师及教育管理工作者中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已经成为公认的促进我省基础教育師资队伍建
【摘 要】教育作为人类历史所特有的现象,革命战争时期也同样,须臾不能离开它。抗日战争时期,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华中解放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性地创办了众多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一大批革命干部和各类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贡献是不朽的。  【关键词】华中解放区;游击教学;联立中学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
【摘 要】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核心领导力。然而,校长的核心领导力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校长这个职务所赋予的,而是随着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改革本身也在不断地倒逼校长的专业成长和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双语教育,就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性课程改革。能否迎难而上,勇敢面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双语教育课程改革,这不仅是对一名校长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和前瞻性教育视野
【关键词】复习;主线;情境;语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60-0059-03  【作者简介】黄慧,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江苏江阴,214400),高级教师,无锡市英语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名教师,江阴市黄慧英语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众所周知,复习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复习课往往沦为已学知识的简单
【关键词】办学行为;办学活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4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2-0056-01  挂牌督导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尤其是如何构建“督导主动服务学校、学校主动依靠督导”的新型合作关系,让挂牌督导精准发力、释放活力,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实践。  一、坚守基于服务的价值取向  在当前教育转型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挂牌督导要以坚持满足学
【摘 要】教材是国家课程最重要的载体,是教育教学专家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知识结构、学生认知、技能发展等编制而成。教材是教师实施、推进国家课程的重要工具,但教材在中小学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是过度依赖教材,二是基本忽略教材。  【关键词】信息素养;国家课程;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3-0013-02  
【摘要】艺术是人的高层次精神追求,只有具备良好的、健全的审美意识,才能使人的自由自觉的精神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张扬。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儿童的审美意识对于音乐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能帮助儿童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儿童也能从音乐活动的各种审美属性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敞亮和人格的升华。  【关键词】审美意识;音乐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设计理念】  《走进聪明屋》是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生活》二上第三单元“我也能研究”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过程的同时,走近科学研究,学会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童年生活有着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求和特征,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因此,课堂教学在关注儿童未来生活的同时也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未
初识吴素红老师,是在2010年的初春时节。  记得当时盐城市小学语文“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阜宁县实验小学举行,吴老师是滨海县选拔的参加课堂教学展示的老师。活动历时两天,评委要连续听十二节课,说实话,还是有些疲劳的,而吴老师恰恰就是下午的最后一节课。  她一出场,就让大家眼前一亮,只见高个儿的吴老师,脸上挂着恬静的微笑,待孩子们安静地坐好后,迅速环顾四周,然后轻声地问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