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探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灿烂的文明。在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如何让优秀的中华优良传统教育走进小学语文的课堂,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旨在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实施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来促进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华优良传统教育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重要意义
  让中华优良传统教育走进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是学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开展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关键。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对中华优良传统教育有深刻的认识,然后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从教材的教学实际出发,紧扣小学语文教材,将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寓于小学语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之中,有机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努力做到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统一。从学习中华优良传统文化中让学生充分的感受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从小学开始继承我们的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促进我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现状
  (一)教师不够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对于目前大部分的学校实践来说,教师的重视程度还是不足的。并不能很好的利用课本知识与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进行相互的结合,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记诵课文内容为主,更加关注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去忽略中华优良传统教育问题的精髓。中华优良传统教育融于到小学语文课堂之中,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小学生从小语文素养和文化品格的提高。所以,首先作为教师应该在自身知识的前提下,去带动学生的文化传承。
  (二)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可以借助许多的形式,但是在目前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得学生觉得语文知识也变的乏味难懂。教师只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采用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中华优良传统的理解,才能更好的促进中华优良传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措施
  (一)使其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特色
  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我们文化的基础,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从识字开始,进行阅读和背诗。学生从教师的讲授中学习知识,吸取文化。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体现,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以及古诗中,这些都是我们的优良文化。让中华优良传统教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特色教学,是激励教师也是鼓励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策略。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入的挖掘课本教学中存在的优良传统的内容,以此来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习惯。
  (二)在字词句之间理解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利用字词句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优良文化的理解。汉字也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大篆到隶书到楷书到草书到行书。经历了一系列的过程,我们如今书写的文字一般为正楷。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文字的由来,以及一些关于文字的故事,让学生对我们的优良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如今许多的学生会在课下参与书法班的学习,练习书法。书法作为我们的艺术瑰宝,是非常值得所有的学生进行继承和发扬的。
  (三)在领会阅读中感悟优良传统文化的深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离不开阅读课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讲到很多的文章,來从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中培养学生的品行。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文章情感的表达与中华优良传统教育之间的结合,从中提取精髓来帮助学生们理解和践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离不开古诗词的学习。唐诗宋词元曲这些都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它们的创作手法、形象的比喻都对我国的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生从小就背三字经、悯农、鹅鹅鹅等朗朗上口的诗篇,从这些诗篇中也可以看出我们优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值得我们传扬。
  (四)在习惯的养成中践行优良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最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让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在最初的教学中需要教师的指导,来帮助学生去理解中华优良传统教育的精髓,随着语文教学的学习,学生也就慢慢养成了优良的品德,对中华传统文化优良更加深入的了解,自觉的去做一名中华优良文化的传承人。
  四、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是必要的也是目前教育发展所必须的。中华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从小开始培养,让学生在继承中发展,去主动的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也是时代的要求。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也要在传统上进行创新,因为优良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所有文化知识的根基。
  参考文献
  [1]刘玲.传统文化应植根于语文教学中[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01).
  [2]杨移贻.文化传承、选择和创造──略论学校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和地位[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08).
  [3]吴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2):163-164.
  作者简介
  钟可(1981.07—),女,汉族,籍贯:福建省龙岩市,就职于武平县城厢中心学校,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手机又给小学生思想品德造成了一些不良消极的影响。但凡有弊必有其利,将信息技术整合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建设。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问题;信息技术  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幼在溺爱中长大,凡事由爸爸妈妈代办,自理能力极差,劳动观念淡薄,在学校里不愿积极参加劳动,学习积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的基础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以及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生活化教学是教学的本质,将语文教育生活化可以很好的发挥语文学科的本质,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回归生活化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思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颖的教学技术被运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本文主要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了其具体的运用策略,希望能够给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也有很大的好处。多媒体是由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组成的。在小学音乐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育多元化已经成为了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我国综合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认知规律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多式多样,随着学生智力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也应当进行多元化创新。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多元智能理论下高中地理创新教学,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运用创新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从而形成具有持久力的影响性。  关键词:
摘 要: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总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看、学生练,这种被动的学习,学生兴趣很低,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各种自身能力也受到压抑,得不到发展。如何使学生上体育课时精神焕发,干劲倍增,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体育乐趣,从而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