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flyg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总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看、学生练,这种被动的学习,学生兴趣很低,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各种自身能力也受到压抑,得不到发展。如何使学生上体育课时精神焕发,干劲倍增,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中体验到更多的体育乐趣,从而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实现体育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本人通过以下方式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趣味性
  初中的体育教学在遵循体育课教学规律的同时,还应该遵循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但有些体育课教学枯燥乏味,有些体育课教学使学生失去信心,有些体育课教学使学生松散无趣,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练为我要练”,这就得从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谈起。
  一、穿插教学的游戏,增添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
  体育课的教学与课的类型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体育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才智,用语言、眼光、手势等肢体动作去激励学生,特别是将游戏贯穿于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增添体育课的趣味性,实现体育课的目标。比如:在教《前滚翻》时,编顺口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穿插于教学中,背着顺口溜做着动作,同学们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如采取比赛式的教学方法,在中长跑练习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进行组与组“团体接力赛”,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
  二、融入生活的體育教学,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
  新课标要求我们:让学生成为课题的中心。学生只有对教学科目产生了兴趣,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认真锻炼。这就对体育老师主导作用的要求加大了,体育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想方设法提高体育课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体育训练成为他们的一种爱好,这样的体育课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也会更加的轻松。
  1.在师生情感的交流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忙于文化课学习,他们平时缺少和其他人交流的机会,这就需要老师主动走进学生,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特点,与学生一起参加各项活动进行情感要交流、沟通,比如在教学中善于运用多表扬和少批评的手段,经常和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贴和关爱学生。做到课上是严师,课下是朋友。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可亲可近,从而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而乐于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2.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激励机制能够提高学生让体育课的兴趣。我们都知道环境是影响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当我们的教学环境硬件好了,我们就可以运用游戏教学,运用自制教具教学,合理运用优越的环境服务于教学,以提高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
  3.在课堂示范动作中诱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谈举止都被他们信服和模仿。有时也可采用师生换位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细节,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当老师,老师来学习学生教授的动作。学生做示范时,自然而然就会把动作做到完美,同时更能促进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了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
  三、创新型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增强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
  新的时代,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增强体质,树立信念,积极进取,勇敢拼搏,团结协助,以及心理健康发展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初中学生从年龄结构及心理因素分析,都处在“养成”阶段,他们的情绪、情感很容易受到波动,能力与性格特征未能定型,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因此,体育老师采用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至关重要。比如:中长跑教学,在操场上每隔100米设一个日本鬼子的堡垒(标志物),让同学们去攻克(摸一下),同学们兴趣盎然,体育课的趣味性变强了。又如:中长跑教学,首先确立“看谁杀的鬼子多”情境,还可以每100米,站着一个见习生发放写着“鬼子”的纸片,结束时收回纸片,清点,表扬先进,鼓励后劲,提高了体育课的趣味性。
  四、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增加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
  体育教学设备,包括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合理运用,在增加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中,也有着较大的辅助作用。近年来,我校投入资金购置了必要的体育运动器材,改建或平整了部分体育场地,使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有了基础和保障。例如在体育课前,教师带领学生,将场地清扫干净、垫平,检察器材设备,不使用不安全的器材设备,这样可以避免场地、器材出现问题而影响学生的心理。根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把场地、器材布置更加新颖、别致,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首先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理念,通过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融合师生情感,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体育课堂上的成功与喜悦,从而大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周伟.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趣味性,2017.
  [2]刘平.初中体育趣味教学策略浅谈,2017.
  此文章用于润色此课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ALA150010)《聚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青少年体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子课题:合肥县域农村初中中长跑课程开发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课文预习指导,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够为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提升带来重要支持。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在本文中先对课文预习的原则进行简述,之后对课文预习的对策予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预习;朗读  预习是学生在老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养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手机又给小学生思想品德造成了一些不良消极的影响。但凡有弊必有其利,将信息技术整合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建设。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问题;信息技术  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自幼在溺爱中长大,凡事由爸爸妈妈代办,自理能力极差,劳动观念淡薄,在学校里不愿积极参加劳动,学习积
摘 要:语文作为小学的基础课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以及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生活化教学是教学的本质,将语文教育生活化可以很好的发挥语文学科的本质,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回归生活化是现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对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对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思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颖的教学技术被运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本文主要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了其具体的运用策略,希望能够给小学音乐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小学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也有很大的好处。多媒体是由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组成的。在小学音乐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育多元化已经成为了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我国综合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认知规律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多式多样,随着学生智力的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也应当进行多元化创新。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多元智能理论下高中地理创新教学,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运用创新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从而形成具有持久力的影响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