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eng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需求。课堂教学模式也从传统的语言、文字以及板书等固化模式,向网络模式下的多媒体教学方向过渡。文中对于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进行简要论述,并对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以供广大教育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策略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信息技术也被广泛地运用到了教育、科研、军事等方面,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以其动态的表现形式,高效的运算能力而受到业内人士的大力推崇,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由于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多媒体功能,因此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一) 创设情境,改变數学方式
  在数学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展示出一个动态的、视听结合的表达方式,这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在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环境。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能够让信息网络转化为数学学习的有效工具,让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与顺利,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 化静为动,突出重点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是否能够顺利地将教材中的难点与重点予以化解并突出,是判断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基础。教师在教学当中,除了对学生进行教材讲解与点拨之外,还必须要按照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入信息技术。比如说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相遇问题》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向学生确立该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计算出相遇问题中的路程,而该章节的难点则是要如何正确地理解,并且掌握物体在相向运动时的距离变化。如果只是依靠讲授,学生是无法完全理解的。而引入信息技术演示的方式,就能够将相遇问题的动态变化完整地展示出来,高度还原概念中所表达的意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理解能力是极为有利的。
  二、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一) 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与其他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的认识过程较为简单。如果想要让小学阶段的学生掌握那些抽象的公式和概念,就必须要通过感性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来进行理解。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可以将教材中枯燥、僵化的概念与公式转化为动态,将公式与概念通过图形来演示,学生只需要认真观察、比较,最后再进行归纳,就能够顺利地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这对于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说在讲解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事前准备好的课件来向学生进行演示:
  1. 鼠标操作:教师利用多媒体平台先向学生展示两个圆柱体的简图,随后点击鼠标,将圆柱体的背景消除后,将两个圆柱体图形设置成闪烁状态。学生在观看这一过程之后,就能够轻松地想象出圆柱的图形,对圆柱的形状以及概念有所了解。
  2. 继标操作:利用鼠标画出一个长方形,并将长方形的其中一条边,旋转360°之后,就形成了一个圆柱体。通过图象的动态变化,就能够让学生轻松地理解圆柱体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从而计算出圆柱体的底与高。
  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不但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并且还提高了学生注意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强化课堂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刺激不同感官,有利于知识的获取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而视听结合对于人体感官的刺激也是多元、综合性质的,而这对于小学生获取知识是极为有利的。比如说在讲解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其中会提到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先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提问学生如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学生立马就回答将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随后,学生说将剪开得到的小三角形平移到另一梯形,从而出现两种平移过程。学生经过视觉、听觉、语言表达的方式,顺利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记忆也变得更加牢固与持久。
  (三) 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启发思维并获取知识
  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现代信息技术是现有的所有教学手段都无法比拟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但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观察与思考,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化理解能力与记忆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如说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数应用题》的时候,由于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复杂而且抽象化,解题方法的掌握难度较高。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静态知识转化为跃式思维,帮助学生学会寻找单位“1”的方法,以及数量关系式等等,为学生解答分数应题提供重要的思路,强化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发挥信息教学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在高度真实的教学情境当中参与学习,为实现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2):124-137.
  [2]宋云霄,吕延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农经,2015(3):155-168.
  [3]杨天强.如何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6):114-121.
  作者简介:
  张彦国,陕西省咸阳市,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项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又都面临着新的思考和研究,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让他们少一些书面作业,多一些动手与实践的机会,多一些户外活动的机会,从而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从孩子的长远来看,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孩子们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后,该如何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如何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摘 要:改革开放40周年,意味着我国的高考制度已经恢复40年了。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对我国的高考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在高中的学习中,数学一直占据着很大的比重,高中的学习一切都是为了三年后的那场考试。对于数学中的应用题,在最近的高考制度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以近些年高考数学中的应用题为基础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影响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高中的数学学习如何为高考打下基础,为高中的教师以及学生备战高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的迅速,教育水平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中,数与计算的应用十分广泛,同时数与计算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那么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能更加准确、快速地进行数学计算,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应用能力的目的。对此,本文就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育战略展开剖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
摘 要: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许多学科后续学习的基础,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困难。小学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需要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拓宽教学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的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各层级的教育教学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