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习作点评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ifefov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习作要求,怎样的评语才算恰当?作文评语如何能最有效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教师的评语更具针对性,让学生更好地明確习作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原则性;灵活性;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1-0006-01
  作文评语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环节。作为作文指导的一个步骤,对语文教师和学生都有不容轻视的意义。就教师而言,学生是否达到自己在作文指导时所提出的要求?自己是否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今后应该如何确定作文教学的坐标和方向?往往要通过作文评语传达给学生。就学生而言,苦心经营的一篇小文,教师看后是否认可?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长处如何发扬?短处如何改正?常常要在作文评语中得以了解。可见,作文评语不仅是学生作文成绩的总结,也是教师作文教学成效的归纳,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中介。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并写好作文评语。作文评语写得是否恰当、评价是否准确,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在经历识字、学词、读文这些语文学习初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这种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的作文评语才算是恰当准确的?作文评语如何能最有效地发挥它的指导作用?无数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优秀评语和作文教学经验证明,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是处理好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
  作文评语的原则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紧扣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标尺,它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充分了解语文教学现状和充分体现汉语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和制订的,因而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深刻的指导性和广泛的可行性。新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方面,作出了富于层次性和阶梯性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规定。教师的评语也要体现出相应的阶段性,对这一阶段应该达到的目标要严格把握。
  其二,注重充分挖掘课文(课外)中的习作资源。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不可分,阅读能力是指导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而课文是学生最直接的范文,学生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学习文章遣词造句、构筑文章的技巧,经过模仿而走向独创。不仅如此,课外阅读也是重要的资源,从一种表达方式到另一种表达方式,从一种文体到另一种文体,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其三,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新课标对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很大程度上都依据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的评语因而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提出过高的要高,也不放过该改的错误。如果说课堂作文讲评注重的应是作文中带有共性的问题,那么,作文本上的作文评语就应多抓一些个性的问题,根据每个学生、每篇文章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的意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得。
  其四,兼顾内容与形式。无论以前的大纲,还是现在的新课标要求,都提出指导小学生作文,首先要从内容入手。作文评语首先也应从内容角度来度量,材料的选择、思路的清晰、详略的取舍、都应该有所引导。再者,新课标在不同学龄段都着重指出语句的通顺,标点的运用,格式的正确,所以当面对一篇言之有物、情真意切而语病甚多、句子散乱的作文时,教师会只肯定前者,而对后者视而不见,评语中只字不提,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作文评语在重视内容的同时,也应该不放过形式上的纰漏,使学生的作文从一开始就做到文质兼美。
  遵守原则性不等于拘于原则性,作文评语还应在把握原则的前提下讲求灵活性。
  其一,评价的标准因训练目的而异。一篇作文无论是在内容表现,还是在造词遣句,表现的思想内涵等方面的好坏是有一定的标准的,但这个标准掌握在教师手中,可能因训练目的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如各个学段的要求不同,教师的评语就随之不同。
  其二,角度因文而异。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一篇作文都有其独到之处,而在同一篇作文中,文章的长处或短处又是不均衡的,作文评语应该从什么角度入手,关系到能否对学生的作文作出公正评价的问题。同样是一篇优秀作文,其优秀程度又不一,这就要求教师写评语时能选择恰当的角度,抓住文章的突出之处。
  其三,语气因人而异。作文评语的接受对象是学生,学生能否和乐于接受并受到启示,是检验教师评语写的是否合格的尺度。学生的年龄、心理、性别、经历不同,写出的文章也会风格各异,这就需要教师变化各种语气,写出能让学生心服口服的评语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作文评语的指导作用。好的作文评语应该是一段短小精悍的文字,让学生有所收获,与学生有所沟通,互相理解。
  作文评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作为教师,应灵活地掌握原则,又不失原则地讲究灵活。无论怎样,语文教师都要重视作文评语的写作,对教师来说三言两语、信手拈来的作文评语,对学生可是字字重千斤,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作文甚至做人,所以,必须字斟句酌。
  参考文献:
  [1]王芸.提高小学语文习作评语的有效性评价[J].中华少年,2018(35):288-288.
其他文献
摘要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是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在我国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课堂动手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如何在实验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就是就
摘 要随着素质化教学目标的提出,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及任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对学生实施个性教学培养,通过设置体育教学课堂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意识等,从而彰显学生的个性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实施多层性、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个性;彰显;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2
摘 要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相继开展了深层次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益,也为课程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对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要使合作学习环节更加全面,科学地运用各种方法。笔者就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多层次运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 通用技术课程与STEAM教育理念最核心的跨学科特征属性中具有相同的教育目标,且都期望学生在设计模型、利用技术、探索工程原理中构建知识结构,并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问题解决,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均衡发展,提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本文以《典型建筑结构赏析》STEAM教学设计为例,探究STEAM教育理念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实践应用过程和应用思考。  关键词 STEAM教育;通用技术;跨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的关键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更能够综合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写作教学策略研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尤为关键。本研究尝试讨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具体应用路径,旨在帮助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  关键词 合作学习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平台,其中写作能力训练作为养成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路径,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没有得到应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涌现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而这其中的智慧教室环境教学模式,能够为老师开展高中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智能教学工具,能够帮助老师更高效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所以老师在高中教学课堂开展英语语法教学的时候,就要积极地创建智能化英语教学环境。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借助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以此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这对老师打造高
摘 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帮助学生在第一时间把握信息,还能洗涤学生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1,[D03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115
摘 要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如果能够准确捕捉学生的感知和心理特点,就可以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传统教学模式早已无法适应新时期下学生的身心特点,老师不能因为小学生心智发育的不成熟,便忽略了他们的个性,“以学生为本”永远是教学活动中不变的宗旨。本文围绕这一宗旨总结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语文;阅
摘要厌学心理是小学教学中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变化,一定程度上的厌学思想能够反映出农村小学生本身对于过强的学习压力产生的自发的防御反应,有助于学生释放和缓解学习压力。但过度的厌学情绪和行为表现,会严重影响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效果,以致产生主观上的自卑和弃学行为。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4-0114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各学科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自主探究”精神在小学各个学科中都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在语文中更为重要,是现代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精神。因此,本文就“自主探究”精神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主探究”精神;培养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