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i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用技术课程与STEAM教育理念最核心的跨学科特征属性中具有相同的教育目标,且都期望学生在设计模型、利用技术、探索工程原理中构建知识结构,并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问题解决,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均衡发展,提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本文以《典型建筑结构赏析》STEAM教学设计为例,探究STEAM教育理念在通用技术课程中实践应用过程和应用思考。
  关键词 STEAM教育;通用技术;跨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TB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2-0129-01
  STEAM教育融合了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与Maths(数学)五门学科,引导学生以数学知识与逻辑知识和思维方法为基础,通过工程和艺术来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应用。它是STEM ARTS教育拓展的跨学科教育整合模式,最早源于美国科学教育者提出的科学素养概念,而后随着科学教育目标的改变,技术素养进入科学教育视野,被认为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
  2017年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从国家层面确定本门课程的性质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一门立足于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着国家科技竞争力,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技术创新能力重要途径,通过与时俱进课程发展可以推进全民技术素养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一、STEAM教育与通用技术核心特征比较
  (一)跨学科性
  余胜泉在《STEM教育理念與跨学科整合模式》的文章中指出,跨学科性是STEM教育的最重要的核心特征。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自然界奥秘、技术创新、社会实践都不能单独割裂成某一单独学科,分科教育的劣势已在科技领域已表露无遗。技术不是单一学科知识实践,是融合科学、工程、数学等思维的一种创造性实践,而通用技术作为一门技术课程,自身便具备了多学科、多样化、多元性的属性。在课程育人基本理念中更是强调培养学生对技术所蕴含的经济、道德、法律、科学、数学、审美等因素的综合性分析能力,具有典型的跨学科属性。
  (二)设计性
  设计性是STEAM教育的又一核心特征,通过设计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融合学科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设计是技术进步的源泉,技术创新主要来源于设计,通用技术课程中设计是课程实施过程中主要的活动形式,是课程最主要的核心特征。
  (三)情境性、体验性、协作性
  STEAM教育是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真实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团队协作精神的跨学科整合课程,有别于传统的学科教学过程,倡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基于项目学习、基于设计学习、基于问题学习的过程。动手操作在以上的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操作学习正是通用技术另一核心特征。通过建立真实的情景问题,利用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图样表达,进行技术创新设计并动手实践,使学生在操作中优化改进技术方案、工艺方案,提升物化能力。
  可见,二者在最核心的跨学科特征属性中具有相同的教育目标,且都期望学生在设计模型、利用技术、探索工程原理中构建知识结构,并综合运用知识进行问题解决,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均衡发展,提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因此,本研究将基于跨学科的STEAM教育理念,结合地区条件,探究STEAM教育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中的初步应用。
  二、STEAM教育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具体应用
  (一)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是世界著名建筑或其他民族地区典型建筑赏析,是《结构与设计》这一章节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教育专题,该主题强调教学的真实问题情境,而农村山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媒体,导致教师教学真实情景无法建立。STEAM教育理念是基于真实情境问题,应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设计将结合我县地区资源,从学生自己民族特色、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入手,选取我县苗族土家族典型吊脚楼建筑进行技术与文化的综合性分析与欣赏学习。
  三、STEAM教育理念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一)巧设问题,建立“真情境”
  STEAM教学真实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或文化有关,在问题设计环节教师应特别关注真实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关性。为提高问题与内容相关性,教师首先应重点分析学生学情,再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二者实际情况,巧设问题,建立真情境。项目式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建立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用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等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对技术的亲近感和敏感性。
  (二)预设问题解决方向,确定跨学科整合知识范围
  情境建立只是教育教学第一步,接下来教师还要围绕真情境问题预设学生解决问题方向,确定学科知识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匹配度。将知识情景化是STEAM教育理念的优势,但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知识结构不均衡,可能某些知识掌握较好,有些知识却没有触及,这种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偏差对于学生是很大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问题情境与项目设计过程中要预设问题解决的方向,保证对学科基础性知识结构全面、均衡的覆盖,保障通用技术学科素养与STEAM教育的全面对接。
  参考文献:
  [1]赵慧臣,周昱希,李彦奇,等.跨学科视野下“工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基于美国STEAM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6(10):94-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就重在于日常学习中的口语训练、英语习作训练;但是,小学生对于英语写作还比较生疏,也有待于教师的悉心指导,更有待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笔者能够就本文从培养小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养的多种策略来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生;英语写作;多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2-0083-01  如何结合小学生已有的
摘要数学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数学指导思想、数学教学基本方法、数学教学具体方法,以及数学教学方式等4个方面,其中教学方法还包括老师的讲课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这两方面统一教学的教授方法,必须要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数学教学模式,极大程度满足小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探索欲,处于数学教学方式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评价  中图分类号:C42,F272.
摘 要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幼儿时期的学生其认知心理发育都不成熟,该阶段的学生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所以幼儿园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民间体育游戏更是继承了我国优秀文化的精髓,所以幼儿园教师要充分利用民间体育游戏推进我国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民间体育游戏的结合,改编成为适合幼儿开展健康教育的体育游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高密度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学生课程紧张,学业任务重,教师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满堂灌。这种挤压式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各学科本身的趣味性,让原本生动活泼的课堂学习变得死气沉沉。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虽可在短时间内见到成绩上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理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 足球是一项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很大影响力的竞技运动,也得到了众多民众的喜爱。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小学课堂中早就开设了足球课程,这样的课程对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学生发育和成长的关键期,而小学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也意义深远。本文着重论述了童趣足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童趣足球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童趣足球;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本文从《生活中的不等式》的教学意义分析,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能用不等式表示生活中具体的教学关系。  关键词不等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200-02  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是初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后继学习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由于本学期教学内容的调整,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学习了一
摘 要小学是教育开始的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知识的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加强教育的同时,严格要求德育教育,也是小学生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章。在数学教育方面,学习理论知识、固定方程式、数学逻辑思维、解题技巧固然重要,但在知识教育下配合德育教育才是未来学生应该成长的方向,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比较关键的部分。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是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在我国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科学教学中课堂动手就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如何在实验中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动手实验有效性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就是就
摘 要随着素质化教学目标的提出,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及任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对学生实施个性教学培养,通过设置体育教学课堂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锻炼,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科学意识等,从而彰显学生的个性教学,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性实施多层性、多元化教学,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个性;彰显;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2
摘 要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相继开展了深层次的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益,也为课程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对于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要使合作学习环节更加全面,科学地运用各种方法。笔者就本文从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多层次运用进行研究,以期为广大一线数学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