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万汇,方能笔有千钧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尝试将课堂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育中学会赏析;通过课内外阅读拓展视野;将乡土文化作为写作的活水源头;以作文教学来学以致用,推陈出新,从而帮助、指导学生发现、搜集和提炼写作素材,用活素材,做到胸藏万汇,笔有千钧。
  关键词:写作素材;课堂教学;课外阅读;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3-047-1
  一、向经典课文学写作
  语文课本是学生最直接接触的学习资源。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家精篇。这些课内经典不仅可以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染,还可以让他们在读写过程中借鉴、迁移,“取其法”,“用其材”,借“米”下锅,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学习课文时,我通过精读、分角色朗读,体味作者写法之精妙,语言之优美,达到审美的要求,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愿望。通过精讲,使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理解作者是如何组织准确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通过多练,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扩充语汇,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独创等等,写出富有生气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读写结合的原则,以读促写,使学生通过阅读实践,产生作文的欲望,习得作文的方法,为提高作文水平层层铺垫,真正利用好作文教学的近水楼台——课本。
  如在上《沁园春·长沙》时,我就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景物和青春风采的句子,进行赏析,然后要求他们在十分钟内,运用文中写秋景的句子写一个秋天的片段。通过多媒体,展示三个片段,逐一点评分析。老师以“正面引用”、“思维转换”和“学会联想”三步,逐一推进写作的技巧,让学生明白材料的活用。这是对课本内容梳理写作素材的一次教学尝试,目的是让学生醒悟,原来课本上有这么多可用的写作素材。然后,经过有意识的写作训练,一方面课本内容再次被复习,另一方面写作的能力会进一步提高,一旦学生尝到甜头,自然会按照教师的指导去挖掘课本的实用性价值。
  二、在课外阅读中学写作
  通过课堂的积累总是有限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写出语言生动优美的文章,就要有更广泛的积累,而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借鉴学习写作方法的广阔天地。
  我以《语文读本》为起始点,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圈点、勾画、批注、摘抄等,要求他们在平时做读书摘录卡片或摘抄本,随时摘录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或写下阅读后的感受、体会,使他们读书时有更明确的目标。另外我们坚持每天上课前欣赏一篇美文,定期完成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并且开设阅读课交流讨论读书体会,通过读、摘、写、谈的系列活动,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加深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强了作文的能力。
  如我在教授《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时,就结合教材,补充了课外阅读材料元稹的《离思·其四》、贺铸《鹧鸪天》、陆游《沈园二首》,引导学生作关于古代悼亡诗的专题阅读。同时把诗歌素描引入课堂教学,从赏析、再现到改编,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巧用诗歌中的元素,用文字传达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从乡土文化中学写作
  乡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生动的写作素材,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放眼农村广阔天地,挖掘农村特有的资源,那么这些就都能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使他们的写作有话可写,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成为充满乡土气息的特色化作文。
  于是我充分利用了校本课程,开展了“美丽的家乡”的活动。这里乡县众多,各县之间的风俗各异,甚至两乡紧邻,方言却完全不同;又有斧山、东屏湖、石湫湖等优美的风景,这些都是充满田园特色的文学素材。我先请同学们回去观察,并搜集相关的传说故事、名人诗作,在校本课上进行交流。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在探究、观察的眼光下,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同学们兴致勃勃,学习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这时适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及时记录下来,整理成文。
  四、在作文教学中学写作
  作文课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我结合教材,联系实际,踏踏实实地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方法,先引导学生先进行片断描写,再进行大作文的写作,以求扎实有效、循序渐进地提高。如08年浙江高考作文为“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我校本身是一所农村中学,于是我充分利用“感受乡村”这个题目,结合以往积累的素材,从审题、选材、描写等角度,对如何运用已有素材,写出充满乡土气息的作文做了具体的指导。
  如有位同学在作文里写:“雨后,村里的男人们都纷纷钻进水塘捞鱼虾,突然一个壮汉摔倒了,原来是旁边的小伙子把他的腿当做大鱼了。”我就以这个片段为例,教给他们“动作分解”描写方法,引导学生回忆课内学到的精彩的动作描写的片断,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雪地捕鸟”;《社戏》中的“驾船”等。然后设置情境,限时进行升格作文,并交流、点评。经过修改,她的文章生動了很多:“男人们卷起裤脚,打着赤脚,恨不得立即钻进水塘将虾兵蟹将捞个精光。不知怎么,只听‘噗通’一声,壮汉一个猛子扑向水面,顿时激起千层浪花。原来啊,是旁边的小伙子误把壮汉的腿当做一条大鱼了。”通过这类写作训练,同学们不再有“无米下炊”的痛苦,又对如何活学活用有了具体的认识。
  生活有如同一座金矿,必须经过“淘金者”的千淘万漉才发掘出真正的黄金,经过精雕巧琢才能制出光彩夺目的作品。只有充分利用课堂教學、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帮助、指导学生发现、搜集和提炼这些可贵的素材,教会学生运用作文材料的技巧,用活手中的素材,才能够使他们不再有“无米下炊”、“有米难炊”的痛苦,才能够“胸藏万汇”“笔有千钧”。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采用讲授、板书和多种媒体为辅助,把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这远远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的需要。信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育教学进行深刻的改革,教师的角色也应随之转换,在以“学生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中,教师要由场上的“主演”改变成场外的“指导”,积极主动地充当好教学的组织者、辅导者、合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掌握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是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在改革后的每单元都设置了“综合探究”模块,同时这也是高中政治教学改革中的难点,实质上,学生很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探究”,这一教改措施在实施中阻力较大,因此,研究高中思想政治“综合探究”的相关问题很有必要。本文以高中政治必修教材中的“综合探究”为基础,对“综合探究”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
摘要:从文本到生活,从课堂教学到生活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作文课堂生活化,就是让学生有感而发,发于真情,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自己真实的所见所闻,以改变现在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模式作文”的无病呻吟之现状。关注生活,走进生活,感悟生活,重塑作文课堂的生机与活力,使写作更能彰显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要:今天,翻转课堂作为一个重大课堂教学改革的象征性符号,受到广大教师的热捧,但大家追捧更多的是物化资源和课堂模式。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次“翻转热潮”进行冷静理性的思考,努力触摸翻转之“本”,才能真正实现普遍运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翻转课堂;现状;本质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38-2  今天,“翻转课堂”正浩浩荡荡进军传统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44-01  教材分析:《绞刑架下的报告》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中的一篇报告文学,是作者在身受摧残又被严密监视的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从“死神那里窃取的时间里”,用生命写成的壮丽的英雄诗篇。  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伏契克的文学常识。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3. 品
摘 要:信息化教学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如何贴切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教学元素,在保持浓浓语文味的前提下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实现语文课堂的精彩与高效?笔者结合自身的思考与实践,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新质态;信息化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6-011-1  一、课前预“香”:新颖凝练的自学导引  语文课前预习
摘要:去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本届的研究主题为:“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自觉创新教学行为。”根据课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罗尔德·达尔的典藏作品之一——《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作为本次赛课的教材。主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读整本书的方法,感受罗尔德·达尔文字的风格,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名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高效课堂,不仅是要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新课程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完成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长远的发展。而打造高效课堂,需要找准路径。  关键词:高效课堂;良好切入点;清晰提问;扎实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69-2  高效课堂,不仅是
摘要:根据新课标要求,笔者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他们观察、体验、感悟自然;关注民俗、节气、气候特征;挖掘美丽、感人、神奇之景三个策略性知识引导学生汲取写作源泉,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唤醒他们的写作潜能。  关键词:策略性知识;感悟自然;关注民俗;挖掘自然;记叙文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60-1  高中语
摘 要:本文以课前预习目标的调整为例,阐述在出现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现象后,应及时调整,使其能在较短时间内回归有利于健康成长的正道。课前预习很重要,但教师在预习目标上的个人标准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它提升为校级标准,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预习目标;个人标准;校级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9-036-1  一、重要的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