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晏子使楚”说开去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晏子使楚,不辱使命;短小之身,大智之心。面对突如其来的重重刁难侮辱,晏子皆能从容巧妙应对,是那般自然洒脱、轻描淡写,三言两语便化解危局,始终确保人格国格不失。其语言之犀利、辩术之高明、策略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具有这种大智慧,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做不到的。我们仿佛从中捕捉到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灵感。
  【关键词】突破创新;顺势牵引;缜密批判;兴趣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也是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应该成为中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然而每个人的思维却有其不同的特点:有的人思维深刻,有的人思维肤浅;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维呆板;有的人思维敏捷,有的人思维迟钝……那我们又当如何去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呢?“晏子使楚”这则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似乎让我们窥到了其中的真谛。
  晏子身为齐国大夫,在受到楚王让其钻洞进城、耻笑其外貌、嘲讽齐国人等三次刁难侮辱时,凭借其机智从容应对,迫使楚王步步退却,最终再也不敢不尊重晏子。在连过三关的过程中,既表现了晏子机智敏锐、能言善辩的才干,也展现了他优良的思维品质,而正是依靠这种非凡的思维品质,才成就了晏子能言善辩、机智过人的形象。
  由此看来,要想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敢于突破常规,发散思维。因为要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性思维,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思维定势,所以应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发散思维,求异创新,这样方能不落俗套,出奇制胜。如楚王让晏子从小门进城,还百般刁难与侮辱,而晏子最终却让对方打开大门,以礼相待,这都是突破常规、发散思维的结果。晏子由“小门”想到“狗洞”,再由“狗洞”想到“狗国”;“狗国”的概念,以及后面柑橘的比方,都是晏子在思维上的一种创造与突破。
  其次,要善于顺势牵引,将计就计,巧妙联系,借力打力。犹如回转太极,绵里藏针,往往能挫敌于无形。如晏子机敏的顺势牵引,巧妙联系,由“小门”想到“狗洞”,又由“狗洞”想到“狗国”,进而由“狗国”联系到“楚国”,从而得出楚国是狗国的结论。最终借彼之力,还施彼身,使楚王自讨没趣,不得不打开大门。
  面对楚王 “齐无人耶,使子为使?”的侮辱,晏子冷静自若,从容回击。顺势承认自己不中用,得出自己“宜使楚”的原因:“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就被派到这儿来了。”使楚王无言以对,反辱其楚。
  再如楚王及众人费尽心思,处心积虑,诋毁齐人善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难,晏子没有正面回应,反而顺势牵引,将计就计,巧妙设喻,联想到了气候。认为气候不同,产品就不同,推导出即便是齐人善盗也是“水土异”所致,“江南为橘,淮北为枳;民在齐为民,而入楚为盗”。最终使对方理屈词穷。其巧妙的应对、从容的对答、严密的思维让人叹服。
  再次,思维逻辑要缜密且富有批判意识。在整个过程中,晏子由“小门——狗洞——狗国”到“齐国访问上等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就被派到这儿来了”,再到最后的“江南为橘,淮北为枳;民在齐为民,而入楚为盗”。在三次交锋中,晏子都能反客为主,从容应对,着实让人佩服。而这一切,没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意识是很难做到的,这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大启发,值得我们深思。
  “晏子使楚”的智慧让我们体悟到了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性,而在写作中要想具备这种思维品质,并将它转化为切实的写作能力,除了做到以上几点外,还应有兴趣。要乐于阅读,乐于写作,乐于思考,关键是要乐于品味语言的魅力。
  语言虽然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东西,尤其可粘住学生,这种粘力就是牢牢吸引学生的魅力。而学生是否愿读,愿写,愿思;是否读的持久,写的投入,思的深刻,就要看我们能否激起学生对此的兴趣。如果我们能以有趣的设计、创新的思路、优美的语言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那么就定能使之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定能从根本上“粘”住学生,使之从此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思考,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其写作能力。简言之,就是“以趣激趣,粘住学生”。 那如何“以趣激趣”呢?我这里简单归纳了如下三条:
  第一,新而生趣。中学生因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异的刺激往往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这里说的“新”,包括新的生活,新的知识,新的能力,新的角度等等。文学写作虽是艺术,但艺术却源于生活,我们应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用当今社会新生活的活水充盈课堂,让时代的春风轻轻拂动学生心田的绿水,再让生活的活水、心田的绿水汇入素质教育时代改革的大潮,卷起催人奋进的朵朵浪花。
  第二,疑而生趣。阅读美文固然能激发写作兴趣与激情,而学生的智力活动本身我想更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因为学生能在思考解疑的过程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从而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启发学生“以疑促思,以思生趣”,有目的有步骤的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从而引导他们在此过程中爱思、会思、多思、深思。
  第三,比而生趣。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人们认识事物往往是通过比较两事物之间的异同特点而认识的。对内容相同而文体却不同的文章进行写法不同的比较,对立意深浅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对不同的语言风格、布局结构进行比较等等,以激发学生阅读写作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我想,如能将以上几点做好,就能对学生有用有效,也能使其学得有趣有味。随着学生自身情趣的提高、洞察力的提升,必能“从平凡中看出不凡,从平常中发现非常”,写作能力随之也必将有质的飞跃与提升。学生的进步,我们共同的期待!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永恒话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广大教师要契合小学生的特点,巧妙融入古诗教学,从而不断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古诗;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标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圆润的瑰宝。作为伟大民族中的一员,我们无不为之自豪。但凡一种文化能够充满活力,是因为传承。语文古诗教学便是古诗
【摘要】语文,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在北京市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特别是增加语文分数权重,再次让语文成为社会各界焦点之一。这时候,语文的地位,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置、教学和考查……纷纷成为教育者和关注教育的人讨论的热点。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设置;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拿来美国语文教材读读,反观国内的语文教材,无论是从整体而言,还是具体到习题、小作文的写作,
【摘要】沈从文的《边城》,探讨其作品主题的意蕴,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字字真情、句句流露出作者对湘西人文世界的关怀与喜爱。水晶般透明纯粹的湘西人性美,琉璃般令人神往;热情真切的湘西民俗美,奔放热烈却又温婉含蓄;质朴简洁的语言文字,描绘着古朴传神的原始风情美,谱写着古朴和美中透着淡淡幽怨凄婉的田园牧歌。  【关键词】美育教学;《边城》;沈从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摘要】品读《史记》,拂去历史的尘埃,走入历史的风雨。从太史公的字里行间,去理解他眼中的历史。随着他的笔触去感知人物,去品评世事。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虚美,不隐恶。将每一个历史人物放入一个具体的的历史环境中去理解,去揣测他的心理,去体会他的言行。不孤立地去看待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是把与之相应的,或相似,或相反的人物放入时空的维度中去评价。在文学创作方面,通过具体翔实的动作、语言、心理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渐渐地发生着深刻变化。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老师,不应小觑单元练习。但是,根据笔者初步调查,对于语文教材中的练习一般师生常常有所忽略,研究不够,发挥其作用不多。特别是单元练习,各练习题不仅是对一个单元知识的规整,更带有举例的性质,是一个单元知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延伸。如何讲究教学策略,挖掘单元练习价值就成为我们的一个教学改进的课题之一。基于这样的
【摘要】本文研究《小狗包弟》主题内涵的多重性,即弱化的时代批判、浅层的良知忏悔、深层的人性赞美,研究中不仅有对《小狗包弟》的文本深入分析,也有对写作背景和作家生平经历及作品影响的分析,目的在于引导高中语文教师在对此文进行教学设计时,关注到此文主题内涵多重性对学生人格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小狗包弟;忏悔;人性;主题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小狗包弟》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一
【摘要】人的主体性素质是现代社会人的核心素质,在语文学科中倡导人文性,实际上是对“关注人、发展人”这一教育终极目标的重新认识。小学阶段的习作作为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是儿童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一种重要方式,更是儿童心智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习作指导中,教师走近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世界,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尊重他们的个性化理解,尊重他们的“未成年状态”,蹲下来与他们对话,引领他们同伴之间彼此敞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也进入到了一个实质性的发展阶段。目前,在很多地区掀起了“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热潮,这确实是转换教学观念、优化师生“双主体”关系、提升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为抓手,以教师的“引导”为媒介,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整个教学活动始源于“问题”的提出和即时生成,终结于这些“问题”的互动解决和“新问题”的产生。而有
【摘要】表扬是蜂蜜,批评是黄连。毕淑敏说,“批评就像是冰水,表扬好比是热敷。”彼此的味道不相同,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疗体治痛的手段,都要对症下药,对人体产生疗效。面对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给窗户安上玻璃,让他的心房窗明几净。面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心灵插上翅膀,让他的蝴蝶展翅高飞。  【关键词】班级管理;批评表扬;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批评表扬的界定  班级管理中
【摘要】小学生进入高年级,作文成了“老大难”。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多开动脑筋,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有兴趣写作。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多读书,学会积累,增加小练笔。生活中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有了自己的见闻和亲身的体验 ,学生的作文也就多了真情实感,作文也不再成为难题。  【关键词】兴趣;读书;观察;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