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来源 :成功密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4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项个性化的活动,集审美、理解、文化、文学体验于一身。小学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征决定了阅读教学不能以语言知识积累、字词辨析与理解等为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培育人文素养。为此,笔者认为若想切实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以生为本、创设情境、发展思维、技术支撑,以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的课堂素材、灵活的阅读策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育阅读习惯,深化阅读体验,在诗意课堂、灵动阅读中品悟语文的魅力。
  一、以生为本,调动学生阅读自主性
  长期以来,小学阅读教学沿用如下教学方式:教师向学生介绍文本的创作背景、作者信息,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分析文本语言,揭示文本的内涵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文本信息的被动接收地位,只能随着教师的思路了解文本,難以调动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等对文本产生个性化理解,久而久之便会削弱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需将阅读的主动权归还学生,通过启发、点拨、问题引导等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使其深入文本、感悟文本,理解人物的内心动态与所处的社会时代,真正领域文本的内涵与精神。
  以《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阅读教学为例,在讲解本篇课文的生字、生词后,笔者请学生们围绕“为何挖井?”“谁是挖井人?”“为何不忘挖井人?”等问题对课文进行“原生态”阅读,即在不揭示创作背景、介绍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将课文内容与自身经历做对比,找出明显的冲突之处,进而引发学生的疑惑。成长在生活富足、饮水资源充沛的年代里,学生难以理解“挖井”的用意及水井对人们的重要性,也无法感受到沙洲坝人民吃水的艰难以及毛主席对村民的恩情。当学生阅读后,笔者引入沙洲坝的历史信息,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土地干燥开裂、人们发白的嘴唇,要求学生联想自己在口渴时的感受。在拓展性信息的支撑下,学生理解了课文的主旨、内容,并自主调整内心的观点与想法,被毛主席为民着想的精神、沙洲坝人民立石碑感恩的故事所触动。
  二、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
  学生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认知的过程,需要学生浓厚的兴趣、良好的情感做支撑。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将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贴近学生生活与日常行为习惯、符合学生认知及兴趣的场景引入阅读课堂上,可使学生在场景中找到真实生活的缩影,从中汲取灵感、获得极佳的审美与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自主阅读、形成个性观点,并在入情入境中品悟文本的深刻内涵。
  以《秋天的雨》阅读为例,本篇课文语言精美、情感真挚,流淌着自然的气息与语文的诗意。为使学生在品悟语言细节中产生对自然、对秋天的热爱之情,笔者与学生分享了自己秋游的经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创设秋游情境。学生一边聆听一边在头脑中构想自己秋游时的画面,秋风微凉但十分讨喜,落叶缤纷如蝴蝶般美丽……当学生构想画面后,笔者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秋天、秋雨的理解。此时学生跃跃欲试,纷纷将自己头脑中的画面分享给同伴、教师。接下来,笔者请学生阅读课文,对比自己的描绘与课文语言有何不同,课文语言精妙在哪里。学生认识到自身词语、修辞手法的匮乏,对阅读内容及写作技巧产生了求知欲与好奇心,并在优美语言浸润下获得了别样的审美体验。
  三、发展思维,促成学生的阅读策略
  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学生阅读方法不当,便难以品悟流淌于字里行间的情感与思绪。为此,教师应从发展学生思维的角度入手,促成学生个性化、适宜恰当的阅读策略。
  以《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阅读教学为例,三篇课文皆为神话题材,通过塑造英雄形象宣传民族思想与精神。虽然三篇课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各有不同,但均蕴含着以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事迹等体现精神面貌的写作技法。为使学生从课文语言的角度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与精神,笔者以三篇课文组成群文,开展“神话”主题阅读活动,每讲解一篇课文便引导学生绘制以“英雄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思维导图,圈画出文中体现英雄形象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本单元教学结束后,学生对比思维导图分析中西方神话、英雄人物的异同之处,以培育学生文化意识。与此同时,将本单元选读课文“女娲补天”作为学生自主阅读的素材,借助上述三篇课文的阅读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女娲补天思维导图,以此实现阅读知识的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四、技术支撑,活化阅读课堂的氛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将原本抽象、静态的语言信息转化为直观、动态的图像、视频、音频等,能够活化阅读课堂氛围,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在讲授《盘古开天地》课文时,笔者引入带有刀砍、斧劈、爆炸等声音的视频,学生在配音中分段朗读课文。在震撼的听觉效果下,学生被盘古不眠不休将混沌一分为二的精神所触动,朗读时情感饱满且真挚,朗读后对盘古形象的理解也更为立体、丰满。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关键在于将阅读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审美、情感与思维体验,注重学法讲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可以自由想象、自主表达观点与情感、自发品悟语言细节及课文内涵的阅读空间,以此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育终身阅读习惯,促成良好的阅读意识与策略。
其他文献
李白诗云:“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宋人陈克诗云:“庭下芝兰秀,壶中日月长。”  壶是盛酒圣器,也是装茶的容器,更是人生的一种隐义。  口吐一壶,壶出男女,此壶之神奇,令国人竞相演绎,“壶公”乃在此典基础上,别出心裁,用全新的角度,道出人生的另一境。  壺公典出《后汉书·费长房传》。话说东汉方士费长房是一名勤心敬业的小“城管”,有一天,见市场上有个卖药翁,座旁悬挂着一把壶。歇市后,卖药翁竟然
期刊
人才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人才培养是人们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职业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要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构建高效的课堂,为社会和市场培养实用型人才。本文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构建了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吸引—保障—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师认清当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教学现状,结合当前教学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
期刊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自身终身发展以及社会长远发展所需的必備品格或者关键品质。数学核心素养可以分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六个维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了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发展,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技能技巧掌握、思维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教师掌握教学效果,调节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因此对练习进行有效的“二次设计”,让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不断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一、层次设计——凸显“异”的特点  学生因家庭环境、生活背景、性格脾气、爱好兴趣等不同,在学
期刊
我国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二孩政策很多家庭带来了欢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独生子女孤独、自私、唯我独尊的现象,但也给家庭教育带来新的问题。二孩政策下怎样实施小学生的家庭教育呢?  一、二孩政策后家庭状况的新变化  1.家庭成员的变化  原来的独生子女家庭,大多是三口之家。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孩子要什么,长辈就想方设法地满足。一个孩子不但受到父母宠爱,爷爷奶奶更是视为掌上珍宝,这就容易
期刊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树立良好品格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一些学生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逆反心理很严重。当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时,班主任有必要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青年。  1.强化交流,进行品德教育  在成长阶段的教育和培训活动中,班主任发现大多数学生仍然有一些不积极的心态。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应善于发现学生思想中的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疑虑。  
期刊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内容。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逐渐习惯用智能化通信设备进行沟通和交流,写字逐渐被敲击键盘和语音交流所代替。然而,写字毕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规范的书写方式,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汉字是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我国汉字是以方块字为型,以音节和字意为汉字的文化内涵。对
期刊
原国家教委主任何东昌曾提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因此,语文教师在借助文本传授知识之余,要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在渗透美育功能方面的独特优势,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接受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渗透美育,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文为例,浅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心得。  一、教材
期刊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学生在课堂内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等情况,探究式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高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探究式教学对语文课堂的重要性,了解影响探究式教学落实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方法,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育部进行了多次教学改革,但有
期刊
作文由文字、素材和想象组成。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基本上天马行空,教师教学时需要多加引导,鼓励小学生根据不同的主题,尽情发散思维。为了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素材,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教学实践,提出举办活动、倡导阅读等方法。  一、举办活动  作文属于一种体验及自我抒发方式。作文包含的内容,既有想象也有实际。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实际为主。生活是人们最好的老师,写作的学习同样如此,生活就是学生最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