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同课异构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进行了初步介绍,并对如何构建该教学模式进行了阐释,结合两节化学课例具体分析了基于该教学模式下的同课异构教学实践。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同课异构;化学平衡常数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9–0047–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近几年国内外教育者们关注较多的教学模式之一,其基本思路是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将传统“课堂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彻底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查阅资料、与老师同学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则利用大量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和参与小组活动、解答问题、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等等。它是一种将传统课上教学过程与课下学习活动进行转换的新型教学形式。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各要素的对比见表1。
  2.1 课前学习设计模块
  2.1.1 教师制作教学微视频
  在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微视频来完成。教学微视频可以由课程教师亲自录制或者使用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在化学教学中,笔者首先将每次课的课程重点内容置于PPT之中,然后通过话筒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同时进行板书演示,这样屏幕捕捉软件可以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会记录板书演示的每一个步骤,同时每一个点都会有同步录制教师的音频讲解。最后将制作好的微视频课程直接上传至视频网站,告知学生网址即可,学生根据需要自行观看。
  2.1.2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的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自主学习的成功与否关系到课堂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学生登陆教师提供的网址看完教师所发的教学微视频之后,对微视频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及时进行记录。同时,学生要完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课前练习,对学习内容进行熟悉和理解,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进行课堂交流和讨论奠定基础。   2.2 课堂活动设计模块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内化。
  2.2.1 确定问题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观看教学微视频、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根据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题目。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根据所选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其中,选择同一个问题者将组成一个小组,小组规模控制在4人以内。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类型进行小组内部的协作分工设计,最后再进行协作探究。
  2.2.2 创建环境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创建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环境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索以及协作学习环境让学生进行互助协作的学习,通过创建环境来解决课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要利用个体之间相互对话、商讨等形式的合作学习来发展学生的个体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相互之间的包容能力以及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
  2.2.3 自主探究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观看教学微视频的过程中能根据自身情况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时可自己掌握播放视频节奏和步骤,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还可以通过QQ软件、微信等在线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开始时选择性指导逐渐转至为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设计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分析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2.4 协作学习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随时捕捉学生的动态并及时加以指导。同时,在翻转的课堂活动中,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中,通过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形式随时检査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集思广益。
  2.2.5 成果交流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者小组的成果集锦。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功和喜悦。除在课堂直接进行汇报之外,还可翻转汇报过程,学生在课余将自己汇报过程进行录像,上传至网络平台,老师和同学在观看完汇报视频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评价。
  2.2.6 反馈评价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及时将学生在课前学习的问题进行反馈与课堂讲解,同时教师注意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问题的交流的结论进行完善总结,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调整和修正教学策略。除了通过学生对翻转课堂进行评价,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另外,建议多个教师可以参与课程互评,相互之间进行经验的交流,从而提升翻转课堂的应用效果。
  3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同课异构课例分析
  2014年3月28日,北京清华附中宋兆爽老师和山东青岛二中陈泽叶老师就“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教学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两节同课异构的教学展示,本文现以这两节课为例,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与应用。
  3.1 教学课例展示
  见表2。
  3.2 教学课例分析
  上述两个课例共同之处在于两节课从课程内容设计到课程实施均按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即均先进行录制微视频和命制知识前测内容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然后通过学生的问题反馈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问题交流和探讨,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均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学习和成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均对学生前测中及课堂交流探讨中的问题进行反馈评价总结,最终实现问题解决。
  上述两个课例不同之处首先表现为两节课在录制的微视频内容和命制试题的方向有不同的侧重。课例一注重化学平衡常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其前测试题也是关于微视频中讲解内容所命制的关于平衡常数在判断化学平衡进行程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平衡移动的方向几方面的具体应用;课例二注重化学平衡常数在表征可逆反应限度、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生活与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其前测试题也是围绕平衡常数在上述几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命制。课例不同之处还表现为问题设计和研讨及反馈总结评价环节的方向有不同的侧重。课例一问题的设计注重围绕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和化学平衡移动中各物理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总结评价时注重对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方法规律及分析平衡移动中“量”的变化方法策略进行分析;课例二问题的设计注重围绕化学平衡常数在表征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及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几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总结评价时注重对化学平衡常数在表征可逆反应限度、定量解决实际问题及如何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的应用功能价值进行归纳。
  总的来说,两节课例很好地展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教学设计,从不同的讲授角度很好地呈现了平衡常数的具体应用价值,两节课例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侧重方向进行知识引领,为当前课程改革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总之,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条件下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如何让其更为自然和有效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当中,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翻转课堂变革[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 12/1126/22/1658863_250423850.shtml.
  [2]翻转课堂是教学模式的创新[EB/OL]. http://blog.sina.com. cn/s/blog_71ca7f3a01015jgr.html.
  [3]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9~10.
  [4]曹艺珂.浅谈“翻转课堂”式教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11):266.
  [5]张金磊.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73~78.
其他文献
从前,有个财主无知又吝啬。
摘要: 深度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针对目前高中化学事实性知识学习主要停留于浅层学习的现状,分析事实性知识的内涵与外延。以“钠及其化合物”主题为例,说明典型的化学事实性知识内涵深究的具体步骤和相关主题的教学建议,强调教师应当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在教学中渗透知识内涵,期望藉此为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帮助。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化学事实性知识; 知识内涵; 教学建议  
摘要:纵观近十届ICCE的主题和内容,可以看出当今国际化学教育研究的一些新趋势。本文从化学教育观、研究领域、实验教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研究方法等方面对此作一综述,并针对我国的化学教育研究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ICCE;国际化学教育研究;新趋势;反思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10-0044-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
摘要:在界定和解释素质、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观念、品格、能力等概念基础上,阐述对厘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的初步思考。以化学学习中涉及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的活动为逻辑起点,按照6个厘定准则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容的系统架构、一般表述和概括表述。指出学科核心素养不能、也不应该取代“三维目标”。  关键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逻辑起点;厘定准则;化学育人功能  文章编号:
摘要: 从对话教学的形式与本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内涵、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形态等维度,对一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对话教学”研究课进行思辨性评析,构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形式及其有效性评价的效标。  关键词: 对话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有效性评价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7005104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摘要:化学“三重表征”的构建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具有重大意义。以TPACK理论框架为指导,构建基于TPACK理论框架的化学三重表征教学策略,并结合高中化学“电解池”教学设计,初步展示如何利用這些策略帮助学生实现化学“三重表征”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三重表征;TPACK;理论框架;教学策略;电解池  文章编号:1005–6629(2017)9–0046–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  最近,八达国国王的头越来越大了,皇冠都快戴不下了。  没办法,身为一国之君,他要操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往上想,八达国的地位在所有国家中是不是足够高?怎样才能再提高些?往下想,自己的个子在所有国王中是不是足够高?怎样才能再长高些?  国王每天都在不停地想事情,不停地记事情,难怪他要头大。  于是,国王订购了一个记事机器人——吉陶乐。记事机器人就像记事本一样,可以把主人交待的一切事情都记下
摘要: 结合几则公开发表的教学设计,就融合化学史的教学是照顾历史事件还是知识体系,是遵循历史时序还是认知顺序,是进行事件重复还是改造重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便探寻融合化学史教学的更优途径。  关键词: 融合化学史; 化学教学; 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7-0036-04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近年来化学教师对“科学给人以知识,科学史则给人以智
摘要: 提出“情境解构,模型建构”复习模型的内涵、操作程序,并以“合成氨的意义与价值→均相催化→非均相解离吸附→缔合吸附→合成氨未来展望”为主线,设计“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分析”一课,为动力学催化剂反应机理专题复习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和教学案例。  关键词: 情境解构; 模型建构; 催化剂; 反应历程  文章编号: 1005-6629(2020)11-0057-08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
摘要: 以“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教学为例,围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探讨融入模型认知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化学教学。以“赏宝、寻宝、炼宝、用宝”为教学主线,基于真实情境,用逻辑严密的问题链串联教学;通过“炼石成铜、点石成铁、变石成铝”等教学活动实现模型的建构、运用与完善;通过化学史料等素材的学习实现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提出教学中应讲好中国化学故事,促进历史认同;展现化学独有魅力,增强学科认同。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