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满足人们对地下空间的需求,应增加裙房底盘面积,这种情况下,致使整个建设项目内地下工程所占位置愈加重要。目前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地基承载力、变形、抗浮、不均匀沉降等,这些问题的大量存在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质量,为此,本文主要对桩基处理方式、地下室桩基基础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地下室;桩基;基础施工;施工流程;处理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不仅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更能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新时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充分提高结构设计水平,是确保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在建筑物地下室结构施工中,单位必须规范施工流程,重视质量管理与控制,才能为建设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桩基处理方式
当桩基发生质量问题后,若处理不及时,结果给工程留下隐患。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处理方法如下:
处理前应具备的条件:事故性质和范围清楚;目的要明确,应有预定处理方案。
事故处理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事故应及时处理,防止留下隐患桩成孔后,应检查桩孔嵌入持力层深度、岩石强度、沉渣厚度、桩孔垂直度等数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设计要求,就应及时分析解决,方能灌注砼、移动钻机,防止类似问题产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基桩开挖前必须全面检查成桩记录和桩的测试资料,发现质量上问题,必须经研究后方能挖土,防止基桩开挖后再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应考虑事故处理对已完成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的质量和后续工程的影响.如在事故处理中采取补桩时,应考虑会不会损坏混凝土强度和较低的邻近桩。
二、城建工程地下室桩基基础施工流程
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重视城建工程基础建设,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地下室施工。在城建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企业应与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相结合,重视施工技术选择,如桩基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为此在城建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1、测量放线
指派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放线及桩孔定位施工。在桩位定位时,可严格遵循施工网现状进行桩位控制线的确定,按照施工要求制作桩位图,并标注各个桩的编号,通过桩尺寸与轴线进行桩位确定。同时将样桩设置在施工现场,为确保桩位准确性提供便利。在设定桩位后可全面校核,防止误差的出现。在桩基施工中,根据设计规定有效控制桩基标高,并对桩端及桩顶标高进行及时记录。基于此,可在沉桩影响范围外布设施工水准点,一般水准点必须在2个以上。
2、护筒埋设
遵循测量结果,基坑开挖范围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要求高于设计桩径200毫米,护筒通过十字中心吊锤法在桩位进行垂直固定,并确保其符合施工规定。
3、制作、安装钢筋笼
制作钢筋笼前,应校直主筋,并将钢筋表面污垢、锈蚀等清理干净,并遵循料单进行钢筋下料作业。选用环形模制作钢筋笼,在地面分段制作全孔笼,孔口对接时,应点焊牢固主筋和加强筋,避免对主筋产生损害。遵循桩位图纸进行钢筋笼制作。并利用焊接吊筋、加水泥保护块等方式进行施工,在孔底放置钢筋笼时,笼顶标高测量可选用水准仪,当偏差多于设计范围,可将方木架在孔口,在吊环内穿入钢管,并对钢筋笼的放置高度进行适当调整。方木与钢管在混凝土初凝后拆除,避免钢筋笼下沉。
4、成孔施工
选用镐挖土作为挖孔工具,在胶桶内用铲装土,0.1到0.2立方米为胶桶容量,出土时选用手摇绞车。完成土方开挖工作后,应对桩孔直径进行详细检测,确保其符合施工规定。护壁钢筋混凝土浇筑工作应在桩孔开挖施工中进行,要求每天一节,开挖工作不能出现间断情况,经水侵泡后孔底与附近土体极易出现坍塌现象。挖出的土必须向地面弃土区进行及时运送,不能在孔口位置堆放。扩底部分必须先进行桩身圆柱体开挖,在由上向下根据扩底尺寸进行削土施工。
5、混凝土灌注
开挖桩孔后必须对护壁混凝土进行及时灌注施工,要求完成当天开挖部分的灌注作业。选用C20商品混凝土进行护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灌注前期,可将钢脚手板、半圆形钢平台设置在模板顶部,将其作为临时性操作平台。在桩孔内水抽干的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必要时可选用早强剂。不能选用振动棒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混凝土捣实作业可通过手锤敲击模板的方式进行。通常情况下一天后即可将护壁模板拆除,如出现蜂窝、漏水等情况,可进行堵塞及导流施工,避免桩孔外侧水或泥沙等向孔内流入,为此可将泄水管设置在含水量较大的位置。
三、建筑工程地下室桩基施工注意事項
1、为确保城建工程地下室桩基灌注施工强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必须遵循桩径、桩底深度,进行混凝土灌注量的确定,要求桩高度比桩顶标高多出0.5到1米,将多出混凝土凿除后,保证没有浮浆、夹泥等现象出现。施工前,必须进行试验钻孔(2个以上)施工,以此对钻孔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性等各项指标进行确定,确保选择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等与施工要求相符合。在孔壁检测过程中,要求其具有12小时以上的稳定时间。
2、缩颈、孔壁坍塌情况不能出现在灌注混凝土前,为确保孔底沉渣厚度与施工规定相符合,避免对桩承载力造成极大的影响,钻孔深度到设计持力层后,可循环稀释泥浆,以此对其密度进行有效降低,进而将悬浮在泥浆上的砂子、砂砾等彻底清理干净。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真空泵将端部沉渣清理干净。在钢筋笼放置后,吸渣作业在导管下放前仍需进行。
3、成孔后必须进行清孔作业,根据孔内沉渣具体情况确定冲孔时间,一般清孔选用相应的冲洗液。冲孔后必须进行混凝土及时灌注作业,防止孔底沉渣过多。在混凝土灌注速度有效提升的同时,如需添加掺加剂,可减小钢筋笼混凝土进入时的流动性,防止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4、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中,要求选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作为承台固结桩顶的防水材料。经过相关试验,确定其配合比后,应保证聚合物水泥砂浆抗渗强度符合设计规定,并与抗压强度规定值相一致。作为刚性防水层,在垫层交接位置桩顶防水层应选用密封材料与底板柔性附加水层连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事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地下室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期为提高建筑物地下室结构施工的合理性、准确性,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定,选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并在此基础上,规范各个方面的施工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地下室施工的科学性,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实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楷. 北京市某超高层建筑基础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吉林大学 2013
[2] 史佩栋. 我国深基础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21世纪头10年情况综述(节略本)[J]. 施工技术. 2011(19)
[3] 邹正伟,李莉. 质量管理在桩基施工中的重要性——以某工程为例[J]. 河南科技. 2009(07)
[4] 甘幼琛. 当前桩基工程质量合格控制存在的问题与随机控制新模式的探讨[J]. 土木工程学报. 2004(01)
[5] 谢晓兵. 地下室结构裂缝控制与防治措施[A]. 2015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5
关键词:地下室;桩基;基础施工;施工流程;处理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筑物地下室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不仅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更能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新时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充分提高结构设计水平,是确保建设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在建筑物地下室结构施工中,单位必须规范施工流程,重视质量管理与控制,才能为建设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桩基处理方式
当桩基发生质量问题后,若处理不及时,结果给工程留下隐患。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处理方法如下:
处理前应具备的条件:事故性质和范围清楚;目的要明确,应有预定处理方案。
事故处理应满足的基本条件: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事故应及时处理,防止留下隐患桩成孔后,应检查桩孔嵌入持力层深度、岩石强度、沉渣厚度、桩孔垂直度等数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设计要求,就应及时分析解决,方能灌注砼、移动钻机,防止类似问题产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基桩开挖前必须全面检查成桩记录和桩的测试资料,发现质量上问题,必须经研究后方能挖土,防止基桩开挖后再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应考虑事故处理对已完成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的质量和后续工程的影响.如在事故处理中采取补桩时,应考虑会不会损坏混凝土强度和较低的邻近桩。
二、城建工程地下室桩基基础施工流程
作为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重视城建工程基础建设,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地下室施工。在城建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企业应与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相结合,重视施工技术选择,如桩基施工技术,该技术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为此在城建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1、测量放线
指派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放线及桩孔定位施工。在桩位定位时,可严格遵循施工网现状进行桩位控制线的确定,按照施工要求制作桩位图,并标注各个桩的编号,通过桩尺寸与轴线进行桩位确定。同时将样桩设置在施工现场,为确保桩位准确性提供便利。在设定桩位后可全面校核,防止误差的出现。在桩基施工中,根据设计规定有效控制桩基标高,并对桩端及桩顶标高进行及时记录。基于此,可在沉桩影响范围外布设施工水准点,一般水准点必须在2个以上。
2、护筒埋设
遵循测量结果,基坑开挖范围以桩位中心点为圆心,要求高于设计桩径200毫米,护筒通过十字中心吊锤法在桩位进行垂直固定,并确保其符合施工规定。
3、制作、安装钢筋笼
制作钢筋笼前,应校直主筋,并将钢筋表面污垢、锈蚀等清理干净,并遵循料单进行钢筋下料作业。选用环形模制作钢筋笼,在地面分段制作全孔笼,孔口对接时,应点焊牢固主筋和加强筋,避免对主筋产生损害。遵循桩位图纸进行钢筋笼制作。并利用焊接吊筋、加水泥保护块等方式进行施工,在孔底放置钢筋笼时,笼顶标高测量可选用水准仪,当偏差多于设计范围,可将方木架在孔口,在吊环内穿入钢管,并对钢筋笼的放置高度进行适当调整。方木与钢管在混凝土初凝后拆除,避免钢筋笼下沉。
4、成孔施工
选用镐挖土作为挖孔工具,在胶桶内用铲装土,0.1到0.2立方米为胶桶容量,出土时选用手摇绞车。完成土方开挖工作后,应对桩孔直径进行详细检测,确保其符合施工规定。护壁钢筋混凝土浇筑工作应在桩孔开挖施工中进行,要求每天一节,开挖工作不能出现间断情况,经水侵泡后孔底与附近土体极易出现坍塌现象。挖出的土必须向地面弃土区进行及时运送,不能在孔口位置堆放。扩底部分必须先进行桩身圆柱体开挖,在由上向下根据扩底尺寸进行削土施工。
5、混凝土灌注
开挖桩孔后必须对护壁混凝土进行及时灌注施工,要求完成当天开挖部分的灌注作业。选用C20商品混凝土进行护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灌注前期,可将钢脚手板、半圆形钢平台设置在模板顶部,将其作为临时性操作平台。在桩孔内水抽干的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灌注作业,必要时可选用早强剂。不能选用振动棒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混凝土捣实作业可通过手锤敲击模板的方式进行。通常情况下一天后即可将护壁模板拆除,如出现蜂窝、漏水等情况,可进行堵塞及导流施工,避免桩孔外侧水或泥沙等向孔内流入,为此可将泄水管设置在含水量较大的位置。
三、建筑工程地下室桩基施工注意事項
1、为确保城建工程地下室桩基灌注施工强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必须遵循桩径、桩底深度,进行混凝土灌注量的确定,要求桩高度比桩顶标高多出0.5到1米,将多出混凝土凿除后,保证没有浮浆、夹泥等现象出现。施工前,必须进行试验钻孔(2个以上)施工,以此对钻孔孔径、垂直度、孔壁稳定性等各项指标进行确定,确保选择的设计方案及施工工艺等与施工要求相符合。在孔壁检测过程中,要求其具有12小时以上的稳定时间。
2、缩颈、孔壁坍塌情况不能出现在灌注混凝土前,为确保孔底沉渣厚度与施工规定相符合,避免对桩承载力造成极大的影响,钻孔深度到设计持力层后,可循环稀释泥浆,以此对其密度进行有效降低,进而将悬浮在泥浆上的砂子、砂砾等彻底清理干净。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真空泵将端部沉渣清理干净。在钢筋笼放置后,吸渣作业在导管下放前仍需进行。
3、成孔后必须进行清孔作业,根据孔内沉渣具体情况确定冲孔时间,一般清孔选用相应的冲洗液。冲孔后必须进行混凝土及时灌注作业,防止孔底沉渣过多。在混凝土灌注速度有效提升的同时,如需添加掺加剂,可减小钢筋笼混凝土进入时的流动性,防止对混凝土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4、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中,要求选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作为承台固结桩顶的防水材料。经过相关试验,确定其配合比后,应保证聚合物水泥砂浆抗渗强度符合设计规定,并与抗压强度规定值相一致。作为刚性防水层,在垫层交接位置桩顶防水层应选用密封材料与底板柔性附加水层连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事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地下室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期为提高建筑物地下室结构施工的合理性、准确性,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施工规定,选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并在此基础上,规范各个方面的施工流程,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地下室施工的科学性,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实现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楷. 北京市某超高层建筑基础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吉林大学 2013
[2] 史佩栋. 我国深基础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21世纪头10年情况综述(节略本)[J]. 施工技术. 2011(19)
[3] 邹正伟,李莉. 质量管理在桩基施工中的重要性——以某工程为例[J]. 河南科技. 2009(07)
[4] 甘幼琛. 当前桩基工程质量合格控制存在的问题与随机控制新模式的探讨[J]. 土木工程学报. 2004(01)
[5] 谢晓兵. 地下室结构裂缝控制与防治措施[A]. 2015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