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作为班级里的管理者,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整个班级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而德育教育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德育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为了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开展德育教育非常有必要,且是一件关乎学生人生走向的大事。而班主任又是与学生见面、交流机会比较多的人,因此,可以在平时的接触中更多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针对性地给学生提供学习与生活上的一些建议。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一个优质的学习成长环境中,增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这对其以后进入社会都有很大意义。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开展德育主题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主题活动
一、 引言
学生在进入高中时期后,思维已逐渐趋于成熟,这一时期是学生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德育教育是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班主任此阶段开展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品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国家和学校高度重视下,高中生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迫切,只有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这也是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道理所在。因此,高校班主任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并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对高中生遇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在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进一步增强高中德育的实效性。
二、 当前高中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
德育在中国教育事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在教育活动中发挥出了引导作用。基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现在很多的高中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开展理解不够、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德育工作目标不明确。这是因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准备不足,没有详细的计划和系统的安排,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再加上班主任教学意识薄弱,教学方法落后,根本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导致德育工作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二)德育工作教育观念陈旧,活动缺乏新意
在高中教学中,德育工作与主题活动的开展基本都是来源于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德育的方方面面。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需要结合当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案例中升华思想观念。但是有些班主任自身能力不够,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开展德育工作的相关知识理论。而且教学观念陈旧,与时代脱节,缺乏新意,无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学生积极性不高。
(三)德育工作脱离了学生主体
高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的德育工作,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开展。所以德育工作的开展,一切立足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的开展中,有些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活动脱离了学生。这是因为班主任过多的是以学生成绩来衡量学生品德,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反感,且没有全面地进行德育考核。还有就是班主任制订的德育工作太复杂,过多地注重学生知识的认知,而没有德育行为的感悟与体验。
三、 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策略
(一)发挥主题班会在德育中的作用
高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在德育工作汇总的重要作用。班主任是主题班会的主要组织策划者,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对学生品德情操與价值观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一般来说,班主任都是以德育为主题开展班会,而班会的内容主要是正确引导学生对价值观念的认识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而达到德育目的。当然,主体班会的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如游戏型、娱乐型、知识竞赛型等,通过多种情境让学生对道德有一定的认知,且认识到的都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例如,高中班主任可开展“学会文明”主题班会,班会内容可由班级小调查、表演小品、文明小故事等组成,让学生全面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以拥有健全的人格与品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离不开实践,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为此,高中班主任应当协调学校各处,精心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以快速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高中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开展“励志感恩”和“节日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也可以在假期或课余时间,全班一起去参加“爱心奉献”活动,为一些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爱心帮助,可帮其打扫卫生、做饭、聊天等,为这些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和祝福。还可以组织“孝敬父母感受亲情”的活动,学生回到家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活,培养独立能力,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养成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三)以学生为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学生是德育主题活动开展的主体,高中班主任所开展的一切活动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通过日常观察理解学生所需,之后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主题活动,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只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这种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价值观念与得到素养得到很大提升,高中德育才更有实效性。例如,为了培养高中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高中班主任可先了解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深入研究后再开展与之相关的德育主题活动。尽管高中生思维相对成熟,但高中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高中生不仅有繁重的学业压力,还会受到父母、教师和社会上的一些压力,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压力下,学生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这不但对其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不利,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所以,高中班主任可以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上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减压方法,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开展“寻找快乐的学习方法”的主题活动,就非常适合高中学生释放学习压力。在活动中,班主任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花十分钟来总结他们今天的整个学习情况,并谈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及在今天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可通过快乐的有效学习方法,自己理想的学习状态等。在活动结束时,让学生分享在活动中发现的快乐的学习方法。这样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学习方向,有效地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逐渐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合新闻时事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人们获取数据信息的途径越来越方便、快捷,加上手机、电脑的普及,各种新闻时事足不出户就能够获取到,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高中生思维成熟,学习中也难免会受到生活中一些新闻时事的吸引,从而形成探究的欲望。高中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对这些新闻热点的好奇心开展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会理性看待事物,逐渐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从而自己在遇到各种事件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如,高中班主任可开展“分享新闻时事的感悟”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最近所了解到的新闻时事分享出来,并深入分析该事件,发表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通过此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民主的德育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对公共事件的評判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才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价值体现。
(五)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中国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高中班主任可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感受学生心中不一样的节日与情感,让使学生能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得到熏陶升华,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道德素养。如,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是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都能够感受到千家万户团圆的亲情。而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节日文化,强化传承和发扬传统的思想,班主任可开展“感悟中秋文化”的德育主题活动。活动前,先让学生自主搜集关于中秋的故事、习俗和诗词等,也可让学生在家亲手制作月饼,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此活动,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下,体会到了民族自豪感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进而树立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意识,这也是开展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开展学生德育量化考核
班级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高中班主任通过德育量化考核表来约束和监督学生的行为,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此考核表虽然是有班主任依据学生实际制订,若学生有意见可提出来,只要合理便可对其进行优化。考核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从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个人卫生、学习态度、体育活动等多方面考核,以打分的方式,通过自评、互评与班主任评价综合评定。通过德育量化考核,让学生培养出榆次相应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以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四、 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高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素养,对其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当下高中开展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为了让德育主题活动影响深远,高中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当下,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开展多样化的德育主题活动,把高中学生培养成具有积极向上价值观、高尚品德以及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詹益仕.互联网时代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与策略[J].高考,2020(35):87 89.
[2]张静.文化活动提升高中德育有效性的意义和策略探究[J].家长,2020(24):43-44.
[3]张如军,车玫芳.高中班主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J].新课程,2020(33):231.
[4]宁德芬.关于改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举措的探讨[J].文理导航,2020(9):96-97.
[5]汤胤胤.浅谈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J].高考,2020(31):95-96.
[6]安永成.“管育并重”在高中班主任德育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2):3-4.
[7]李海青.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研究[J].高考,2020(24):106.
[8]李星星.高中班主任实施德育管理的途径研究[J].成才之路,2020(19):23-24.
作者简介:
唐林,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石室白马中学。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主题活动
一、 引言
学生在进入高中时期后,思维已逐渐趋于成熟,这一时期是学生道德素养和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德育教育是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班主任此阶段开展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品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国家和学校高度重视下,高中生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迫切,只有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得到提高,这也是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道理所在。因此,高校班主任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并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对高中生遇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在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的同时,进一步增强高中德育的实效性。
二、 当前高中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
德育在中国教育事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在教育活动中发挥出了引导作用。基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现在很多的高中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开展理解不够、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德育工作目标不明确。这是因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准备不足,没有详细的计划和系统的安排,德育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再加上班主任教学意识薄弱,教学方法落后,根本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导致德育工作无法真正开展起来。
(二)德育工作教育观念陈旧,活动缺乏新意
在高中教学中,德育工作与主题活动的开展基本都是来源于生活,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德育的方方面面。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需要结合当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案例中升华思想观念。但是有些班主任自身能力不够,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开展德育工作的相关知识理论。而且教学观念陈旧,与时代脱节,缺乏新意,无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学生积极性不高。
(三)德育工作脱离了学生主体
高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的德育工作,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所有工作都是围绕学生开展。所以德育工作的开展,一切立足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的开展中,有些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活动脱离了学生。这是因为班主任过多的是以学生成绩来衡量学生品德,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反感,且没有全面地进行德育考核。还有就是班主任制订的德育工作太复杂,过多地注重学生知识的认知,而没有德育行为的感悟与体验。
三、 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的策略
(一)发挥主题班会在德育中的作用
高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主题班会在德育工作汇总的重要作用。班主任是主题班会的主要组织策划者,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对学生品德情操與价值观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一般来说,班主任都是以德育为主题开展班会,而班会的内容主要是正确引导学生对价值观念的认识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而达到德育目的。当然,主体班会的形式应是多样化的,如游戏型、娱乐型、知识竞赛型等,通过多种情境让学生对道德有一定的认知,且认识到的都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例如,高中班主任可开展“学会文明”主题班会,班会内容可由班级小调查、表演小品、文明小故事等组成,让学生全面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以拥有健全的人格与品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
开展德育主题活动离不开实践,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为此,高中班主任应当协调学校各处,精心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以快速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高中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开展“励志感恩”和“节日文化”的主题实践活动。也可以在假期或课余时间,全班一起去参加“爱心奉献”活动,为一些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爱心帮助,可帮其打扫卫生、做饭、聊天等,为这些弱势群体送去温暖和祝福。还可以组织“孝敬父母感受亲情”的活动,学生回到家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活,培养独立能力,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养成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三)以学生为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学生是德育主题活动开展的主体,高中班主任所开展的一切活动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通过日常观察理解学生所需,之后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主题活动,不管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只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帮助。这种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可以让学生价值观念与得到素养得到很大提升,高中德育才更有实效性。例如,为了培养高中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高中班主任可先了解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深入研究后再开展与之相关的德育主题活动。尽管高中生思维相对成熟,但高中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高中生不仅有繁重的学业压力,还会受到父母、教师和社会上的一些压力,长时间处于这样的压力下,学生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这不但对其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不利,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所以,高中班主任可以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上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减压方法,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开展“寻找快乐的学习方法”的主题活动,就非常适合高中学生释放学习压力。在活动中,班主任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花十分钟来总结他们今天的整个学习情况,并谈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以及在今天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可通过快乐的有效学习方法,自己理想的学习状态等。在活动结束时,让学生分享在活动中发现的快乐的学习方法。这样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学习方向,有效地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逐渐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合新闻时事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人们获取数据信息的途径越来越方便、快捷,加上手机、电脑的普及,各种新闻时事足不出户就能够获取到,这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高中生思维成熟,学习中也难免会受到生活中一些新闻时事的吸引,从而形成探究的欲望。高中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对这些新闻热点的好奇心开展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从中学会理性看待事物,逐渐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从而自己在遇到各种事件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如,高中班主任可开展“分享新闻时事的感悟”活动,让学生将自己最近所了解到的新闻时事分享出来,并深入分析该事件,发表出自己的见解与看法。通过此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民主的德育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对公共事件的評判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才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价值体现。
(五)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德育主题活动
中国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体会传统文化的内涵,高中班主任可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感受学生心中不一样的节日与情感,让使学生能够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得到熏陶升华,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道德素养。如,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是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都能够感受到千家万户团圆的亲情。而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节日文化,强化传承和发扬传统的思想,班主任可开展“感悟中秋文化”的德育主题活动。活动前,先让学生自主搜集关于中秋的故事、习俗和诗词等,也可让学生在家亲手制作月饼,进一步了解和感受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此活动,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下,体会到了民族自豪感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进而树立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意识,这也是开展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的意义。
(六)开展学生德育量化考核
班级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是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保证。高中班主任通过德育量化考核表来约束和监督学生的行为,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此考核表虽然是有班主任依据学生实际制订,若学生有意见可提出来,只要合理便可对其进行优化。考核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从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个人卫生、学习态度、体育活动等多方面考核,以打分的方式,通过自评、互评与班主任评价综合评定。通过德育量化考核,让学生培养出榆次相应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以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四、 结语
总之,德育教育是高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素养,对其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当下高中开展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而为了让德育主题活动影响深远,高中班主任首先要做好当下,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开展多样化的德育主题活动,把高中学生培养成具有积极向上价值观、高尚品德以及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詹益仕.互联网时代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与策略[J].高考,2020(35):87 89.
[2]张静.文化活动提升高中德育有效性的意义和策略探究[J].家长,2020(24):43-44.
[3]张如军,车玫芳.高中班主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J].新课程,2020(33):231.
[4]宁德芬.关于改善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举措的探讨[J].文理导航,2020(9):96-97.
[5]汤胤胤.浅谈立德树人视角下的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J].高考,2020(31):95-96.
[6]安永成.“管育并重”在高中班主任德育中的有效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2):3-4.
[7]李海青.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研究[J].高考,2020(24):106.
[8]李星星.高中班主任实施德育管理的途径研究[J].成才之路,2020(19):23-24.
作者简介:
唐林,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石室白马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