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探析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enumberon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材料中用量最大、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当今,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迅猛的发展,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本文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耐久性;策略
  1 干扰混凝土耐久性的要素
  1.1混凝土的质地
  通常讲的混凝土是用碎石、砂子、水等按照一定比例搅拌而成的,是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极为广泛的原材料。砂、石等材料的质量好坏对后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密度产生很大的影响。由此得出,为了得到耐久性优良的混凝土,必须使用高质量的原料。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土木工程等建筑行业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在施工过程中却出现了质量把关问题,如对原料要求较松,只看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忽略了密度等现象屡见不鲜。其后果十分严重,这些将直接造成建筑墙体开裂,威胁项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1.2混凝土的密实度
  除了混凝土的原料是影响其耐久性的因素之一,还有其他的因素便是其密实度,是由其内部缺陷造成的。在建筑实施过程中易受到其他方面的干扰和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混凝土的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指的就是混凝土在液体等的压力作用下抵抗液体渗透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当混凝土外部侵袭的液体,主要指水,流入到其内部时,需要跨越混凝土这层障碍,因此不易侵袭到其内部,这表明该混凝土具备很强大的抗渗性。简而言之,混凝土的耐久性与水等液体流进混凝土的多少及渗透的规模息息相关。因此,混凝土的抗渗性与其耐久性成正比,二者息息相关。如果混凝土受到水及其他液体的侵袭时,在抗压强度不够、密度不高的情况下,容易受到较为严重的侵蚀,并会对其耐久性造成不良后果。
  第二,混凝土的冻融破坏。在严寒天气室外低温的状态下,因含水的空气进入到混凝土而冰冻,导致混凝土的体积急剧膨胀,就会使其内部成分和结构遭到侵害,称为冻融破坏。我们由此得知混凝土的抗冻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其内部的气孔构造和气泡的数量,与之成反比,即,抗冻性差时,气孔大又多,破坏程度越大。并且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饱满率、水泥和石灰的比率、混凝土的时长、集料的孔隙率以及含水率等因素。混凝土的耐久性遭到破坏是由一连串的效应造成的,其作用流程如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密度均不高时,水等其他液体极容易渗入到内部,在低温条件下,渗入的水就会冰冻起来,然后導致体积膨胀并伴随巨大压强,其内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
  第三,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的碳化是一个逐步受到侵蚀和腐坏的过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渗入到混凝土,发生漫长而复杂的化学反应后生成CaCO3和H2O,结果造成混凝土的碱度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碱度下降。混凝土碱度降低主要体现在其碱度的pH值由原来的11.5下降到后来的8.5-9.5之间。与此同时,混凝土对钢筋原来强大的保护作用也因为氢离子的数量增多而慢慢弱化了。当对其护卫程度弱化之后,在周围的水和空气影响下,势必会逐渐直至彻底丧失对钢筋的保护。此时产生的后果便是钢筋逐渐氧化,受到侵蚀的体积会越来越膨胀,严重到产生墙体开裂的现象。这一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威胁性不言而喻,严重影响建筑项目的安全和可靠,并扰乱施工进度。
  2 混凝土耐久性危机的表现与起因
  2.1混凝土原材料方面
  混凝土原材料方面,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第一方面是混凝土中碱等物质的细度增大,加水搅拌后,热量释放加快,干燥收缩随之增大;第二方面是混凝土中的粗骨料,它的颗粒明显变小,使得混凝土需要搅拌时用的浆体量大大增加。
  2.2混凝土生产与浇筑方面
  混凝土生产与浇筑方面,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是随着水泥的活性加大,配制出的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增加,但是我们的设计强度并没有因为这些而提高。施工过程中就只有采用增大水与灰的比例来解决,导致混凝土坍落度的增加;第二方面是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原有的工期,在搅拌过程中,增加了水泥的用量,使得墙体开裂;第三方面是施工单位请的施工人员并未具有专业的施工素质,操作不规范,养护也不到位。
  2.3结构设计与使用环境方面
  结构设计与使用环境方面,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是现有的建筑物有向着越来越大型的趋势发展;第二方面是一些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也开始了基础设施的建筑;第三方面是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非常迅速,也由此带来了一些异常气候,比如说酸雨等现象。
  这些混凝土由于结构发生了劣化,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我国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像我国的首都北京,有一座立交桥,从建成到交付使用还不到二十年,就出现了大面积断板、网状开裂等现象,不得不拆了重新建造。
  3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
  3.1、掺入高效减水剂。掺入高效减水剂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以及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特殊的情况下,还可以节省水泥的用量。
  3.2、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之后的水泥结构更加密实,阻断了一些渗漏物质的路线。另外对于集料与水泥石的交界处有所改善,还能够改善交界面的性能,这些对于增加混凝土的耐久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搅拌得均匀,按照施工程序进行,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同时还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3.4、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水泥用量。控制好水灰比是决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密实度的关键要素,同时,控制好水灰比的大小也是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的要素。
  结语
  混凝土材料特性对其后期耐久性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要提升其耐久性,缓解其与能源、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就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对其材料性能进行改变,使其成为建筑工程主要材料的同时满足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璨.施工期混凝土材料特性对其后期耐久性能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李海波,赵丽,张国兴.施工期混凝土材料特性对其结构耐久性能影响研究[J].施工技术,2014,02(10):17-19
  [3]韦蓉蓉.早期水养下混凝土抗碳化与Cl-性能的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测绘新技术也在工程施工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得到了显著发展。众多新兴的测绘技术逐渐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中笔者对此展开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应用;思路  1 案例概述  项目A为商用写字楼项目,共88层,高度为450米,坐落于某市中心商务区。实际施工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对展开第三方检测。测绘内容如下:首级GPS平面控制网复测、
期刊
摘 要:我国的国土面积非常的辽阔,自身具有丰富的矿山资源,其中仅就煤炭资源从存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有着如此庞大的煤炭存储量,因此有关煤炭开采与煤矿的建设在我国相对比较普遍也相应的非常重视。尤其是在煤矿开采过程当中的安全问题,煤矿开采大多要人们钻入低下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地方展开开采的工作,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等方面的发展,煤矿开采方面的建设,有关开采工作的一系列生命安全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越來越好。而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效的完善施工工艺技术与控制管理策略,可以为机电安装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机电安装工程中的电气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构建更加有效的控制管理模式,营造更加健康的机电安装工作环境。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控制管理  电气施工在各个行业都进行了应用,从而需要电气工程
期刊
摘 要:为了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需对城市旧城区进行改造。改造必须道路先行,如何提高通行效率,完善城市使用功能,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针对旧城区道路交通的基础资料现状调查,采用 “四阶段模型法”,预测新区的交通需求。并通过道路改造项目的有无对比分析,为旧城道路改造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旧城区;道路改造  1 道路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道路改造中新老路基路面结合处是改扩建工程的最薄弱路段,道路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我国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为能够保证我国城市发展的顺利进行,本文对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問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对政府职能进行不断完善、数字化管理城市规划、对公众参与监督的力度进行提高、对法治规划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完善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体制;问题探讨  1.当前我国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的长远发展与建筑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技术的先进性对建筑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运用是建筑施工中较为普遍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运用中对于技术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针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运用全面分析。以期为建筑工程行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是施工建设中的重要原材料,浇筑技术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在
期刊
摘 要:本文在研究中以建筑工程管理为核心,分析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提出合理有效的控制对策,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管理方法;对策  1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1.1制度因素  相对于发达的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工业发展较为缓慢,建筑业起步较晚,这就造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相对不完善。还有就是,我国一些的建筑工程因为缺
期刊
摘 要:水利工程的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目标是为了达到整个建设的生命周期的最优化,水利工程的建设分为好几个阶段,不断地对生命周期进行优化分析,旨在实现建设周期的最优化以及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需要通过生态工学等专业知识为生态周期的规划作出指导,以期得到最优方案。  关键词:水利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关键因素  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旨在实现整个生命周期的投资最小化以及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包括很多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的发展推进我国各行业的高速前进,建筑行业也因此进入到了崭新发展阶段。由于建筑行业成本较高,如何进行成本管控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建筑企业发展中,成本控制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直接影响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可目前情况看,国内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控还存在很多不足,对这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并改进十分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经验谈  1 成本控制在项目
期刊
摘 要:结合实际,对道路桥梁施工裂缝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同时在分析裂缝出现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目的在于将道路桥梁施工水平提高,从而促进我国大陆桥梁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1 裂缝问题危害  (1)对于道路桥梁而言,出现裂缝,它会在一定的程度上给道路桥梁系统产生很大的破坏。并且在不同程度的情况下,导致结构的稳定性下降
期刊